劉燕平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提出修改習作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如何優(yōu)化指導學生修改習作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筆者認為必須做到細致指導,解決“為何改?”“改什么?”“怎樣改?”的問題,并關注評價,沿著“一扶二放三推”的模式,步步落實到位。方能領學生走上習作“自改”之路,使得習作修改,越改越精彩。
關鍵詞:為何改;改什么;怎樣改;一扶二放三推;關注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提出修改習作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必要環(huán)節(jié)。而傳統(tǒng)習作教學中往往忽略或淡化了教會學生自我修改的環(huán)節(jié),習作通常是“學生寫,教師改”;“老師改,學生看”。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如何優(yōu)化指導學生修改習作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還給學生修改作文的優(yōu)先權和主動權,讓學生在修改習作中反思、領悟,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一、為何改?——樹立修改意識
作為一位學生,完成一篇習作已經(jīng)是絞盡腦汁之苦差事,完事之后當然是萬事大吉,一樂也。想他們主動去修改自己的文章,那簡直是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
想要學生轉變這種觀念,樹立自主修改作文的意識,我時常利用語文二課堂跟他們開辦故事會,主要分享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動人故事。
“文章不厭,百回改”;“詩不厭改,貴乎精也”;“新詩改罷自長吟”。這都說明無論是好的文章,還是好的詩都是要“千錘百煉”——改出來的。連文學大師們都如此重視修改自己的文章,更何況我們小學生呢。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在故事中,他們的思想慢慢改變了,慢慢就有了要自我修改文章的意識了。
二、改什么?——知悉修改內(nèi)容
修改習作并不困難,那改什么呢?主要是“五看”:一看題目,是否符合寫作要求;二看內(nèi)容,有無文從字順,圍繞中心而寫;三看結構,是否次序合理、詳略得當;四看語句,是否通順、規(guī)范。五看標點,是否正確,有沒錯別字?!拔蹇础敝?,判定文章是要大改,還是小改。
在跟學生講授“五看修改法”后,我會出示常用的特定的修改符號圖表。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修改的符號,當然,學生還可以用其他自我的約定符號來修改,如遇到錯字時,可以用上圓圈圈起來,可以用花朵表示贊美。好詞好句下面畫橫線或者加星星,這樣可以提高學生修改習作的積極性。
三、怎樣改?——傳授修改方法
在學生知道了修改文章的重要性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修改手段以后,讓他們明白“怎樣改”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學生“會改”,“能改”,改出能力,改出習慣,是我們訓練的最終目的。可以按以下的途徑,教會學生“怎么改”,培養(yǎng)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
(一)扶——示范引路法
學生不會一下子就學會修改文章,所以在養(yǎng)成自我修改文章的起始階段,需要老師扶著走,一步一個腳印走好修改之路,最初我會選擇學生的習作精心修改,改后讓學生看看,解釋改了什么,為什么這樣改等問題,讓學生初步在實際操作中領悟修改文章的具體做法。
接著,我會選擇跟學生合作示范,同樣我會先找好學生的習作認真修改好,但并不急于出示修改稿,而是出示原稿,讓學生小組討論要改什么,怎么改的問題,充分討論后再出示老師的修改稿,看看誰的修改方法跟老師的是一樣的,就大力表揚學生。
就這樣,教師引路。師生齊步走,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明白了修改的方法,嘗到修改的樂趣,趁著這股東風,我又在班級中選出“能寫、會改”常出佳作的同學,成立一個“習作診所”,隨時為班級同學的習作問診,填寫“習作診斷小處方”。幫助同學修改習作,在班級中形成常態(tài)性的示范服務模式。
(二)放——自改習作法
在示范引領、合作修改之后,就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地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了。學生完成一次作文初稿后,我會按以下的步驟引導學生進行自我修改:
1.分發(fā)修改小貼士。
2.自由讀文去發(fā)現(xiàn)改什么的問題。
3.用上規(guī)范的修改符號修改解決怎樣改的問題。
4.把修改前后習作對照,找出修改的得意之處,準備小組交流。
5.小組交流自己的“得意之作”。
就這樣,每次習作后都安排一個自我修改習作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能按一定的標準來衡量,評價自己的習作,并找出習作存在問題,予以改正,使習作越來越完美,從而形成一種自改的能力。
(三)推——互改習作法
在學生已經(jīng)能夠掌握并嫻熟地運用修改方法之后,我會組織學生進行互改習作,有時是同座互改,有時是好朋友間互改,有時是隨機互改。通過互改,可以讓學生擴大閱讀面、開闊眼界,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了解他人的寫作方法與寫作風格,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常常這樣做,可以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評價的能力。
四、改好怎樣?——關注修改評價
改好怎樣?學生需要指導、也需要被肯定、被欣賞,這些都會激發(fā)學生一直堅持并樂于修改,所以修改完后關注修改評價很有必要。
運用修改評價表就是一種很好的促進手段。它能給學生的修改指明方向,激勵學生在修改作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綜上所述,重視習作的修改指導,必須解決“為何改?”“改什么?”“怎樣改?”的問題,并沿著“一扶二放三推”的模式,由“范改”到“自改”到“互改”。在這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落實到位,我們就一定可以領學生走上作文“自改”之路,讓學生的習作越改越精彩。
參考文獻:
[1]趙悅.小學生習作能力提升的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科普童話,2019(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