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心睿
(云南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昆明 650221)
就目前看來,學界目前對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研究的成果體現(xiàn)為三個方面:一是從中華民族解放史的歷史方位中研究特定歷史階段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的特點及內(nèi)容或者將其與其他馬克思主義者關于婦女解放的觀點進行比較,從中再進行把握。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面對不同的時代背景,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因時而變,充分符合我國各階段的國情,理論在逐漸得到改造和揚棄的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邏輯結(jié)構(gòu)并不斷升華。二是從歷史的沿革中看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的發(fā)展軌跡,他的婦女解放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順應了時代需求,在歷史中不斷前進。三是毛澤東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式的貢獻,黨提出的解決婦女問題的方針和政策都離不開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的指導,毛澤東的婦女解放思想對于當今中國的婦女解放運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價值。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所包含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它將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與在中國不同歷史階段興起的婦女解放運動相結(jié)合,由此產(chǎn)生了該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理論成果,其理論來源于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
在以往的研究觀點中,有專家學者就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我國確立的時間與標志提出了不同的觀點:第一,有學者認為在192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中通過了《關于婦女運動的決議》,這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中國的確立;第二種觀點認為毛澤東在1927年發(fā)表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標志著中國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
但有學者還認為,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我國正式的確立不應只強調(diào)“結(jié)果”,還應強調(diào)“過程”,因為隨著中國的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也隨之發(fā)展,其中經(jīng)歷了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歷史過程,它并不單單是從發(fā)表的某一篇文章或黨的文件來確立,而是在中國共產(chǎn)黨以農(nóng)村為中心的婦女解放運動中所制定的方針與政策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
1.2.1 中國婦女長期處于不平等的地位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里中國長期處于封建社會中,在這一社會階段中,“男尊女卑”長久存在于人們的思想之中,“三從四德”是婦女不得不遵從的封建禮教,她們被很多社會枷鎖束縛著。自宋代起,封建禮教更為盛行,纏足等惡習使婦女不僅從精神層面,而且在身體層面受到更多的束縛。在家庭中,婦女遵守著“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的倫理綱常,這是她們終生都被框定其中的行為定律。女子在社會中處于不被重視的境況,甚至婦女生出女子與男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在女子的成長過程中,她們受教育的權利普遍被剝奪,對此梁啟超認為:“其耳目被封,手足被縛,腦筋不能蘇醒,學習的道路被堵塞,生存的道路被隔絕?!睕]有得到教育的婦女智識得不到增長,人格與自由也都被剝奪,長期被關在家庭的牢籠中成為奴隸,接受不到外界的新事物,一生都將處于蒙昧階段,備受壓迫。
1.2.2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和毛澤東自身的啟蒙經(jīng)歷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中國人民的思想在這一時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在這樣一種時代條件下,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被空前絕后地流傳開來。早期的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傳播者有李大釗、陳獨秀、李達、向警予等人,科學與民主的大旗被他們高高舉起,封建思想和文化受到了猛烈地沖擊。他們創(chuàng)辦刊物,使之成為婦女解放的主要輿論陣地,在刊物上男女平等、婦女教育和婚戀自由等思想被提倡,他們用知識和實際行動帶領廣大婦女走出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
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的鋪墊和啟蒙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前期的普及以及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對于婦女問題的深刻探討,而在五四運動之前,毛澤東自身的思想中就已有了關于婦女解放思想的萌芽,這可以從他自身經(jīng)歷的兩方面看。其一,在他年少時期,他父親為他包辦婚姻,對于此項舉動他是排斥和極力反抗的;其二,從小他目睹了自己的母親在傳統(tǒng)封建家庭中被男權至上的思想所壓迫的情形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感觸。在毛澤東的《祭母文》里對于男女不平等的憤懣他寫到:“恨偏所在,三綱之末,有志不伸,有求不獲,精神痛苦,以此為卓?!?/p>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啟發(fā)與解放中,毛澤東的婦女解放思想最終沖出思想的土壤,對婦女問題形成充分和深刻的認識,并逐漸系統(tǒng)化。
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是在長期的革命實踐過程中將中國婦女面臨的社會實際與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充分結(jié)合運用的結(jié)果,由此,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在革命的實踐與實際的國情中逐漸帶有了中國特色。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性質(zh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廣大群眾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壓迫和嚴酷剝削之中,而在這一特殊國情下的婦女卻受到比男子更多一種權力的支配。
經(jīng)過長期深入的調(diào)查,毛澤東于1927年《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里提出:“中國的男子,普遍要受到三種有系統(tǒng)的權力的支配,即:……政權、……族權、……神權……而女子除受以上三種權力的支配外,還受男子的支配(夫權)。”在那時候的社會條件下,廣大群眾基本上都在政權、族權和神權的壓迫和束縛中。所謂政權,也就是“國家權力”,即在政治上受到君主統(tǒng)治權力的支配;族權是指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整個家族都在族長的支配權下,或著所有的家庭成員都受到一家之長的管制權;神權即鬼神的權力,鬼神包括了閻羅王、菩薩、玉皇大帝等在民間為人所信仰的人物。在這三種權力之外,婦女還受到夫權的壓迫,而這些壓迫和束縛實質(zhì)上都建立在階級壓迫的基礎上,正如毛澤東提到的:“一切權力的基干是地主政權。只要其被打翻,則其余三權便統(tǒng)統(tǒng)跟著動起來?!?/p>
“四權壓迫思想”不僅揭示了婦女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也指出了婦女解放的道路——婦女只有在階級的勝利后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得到解放。婦女尋求解放的道路毛澤東將其歸納成“兩個結(jié)合”:即婦女解放必須與階級解放相結(jié)合、與社會生產(chǎn)實踐相結(jié)合。由此,婦女解放與男女平等之間就被區(qū)別開來,婦女與農(nóng)民不再是相互對立的關系。
根據(jù)廣大婦女所處的實際條件,毛澤東還注重保護婦女的既得權益。他認為,婦女運動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于整個革命的發(fā)展過程結(jié)合起來,與之相得益彰。將婦女權利公開化、社會化、制度化與法律化并貫徹落實是保障婦女權益的必由之路。婦女有權組織、開展和參與各項活動,有權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地位擁有選舉、被選舉權,經(jīng)濟參與權,婚姻自主權,受教育權和社會保障權。
第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抗日根據(jù)地的政權問題》一文中,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領導人上提出:只要是年齡在十八歲以上,并且贊同抗日、認同民主的中國人,不論其階級、民族、性別如何,都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這項舉措為婦女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生存發(fā)展的政治環(huán)境。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這一歷史時期,是中國的婦女在法律上的歷史新時期,男女平等的氛圍在社會上興起。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更是明令指出:男女具有平等地位,且都擁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在1953年到1956年這幾年中,在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女性的身影開始顯現(xiàn),其中不乏女干部、女領導,眾多婦女更是投身到了基層選舉活動與社會工作當中。這樣一種局面的出現(xiàn),離不開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人指引正確方向并結(jié)合中國實際長期的研究和實踐。
第二,經(jīng)濟參與權。在1940年2月,毛澤東寫給中婦委一封指示信,在信中他明確強調(diào),婦女對經(jīng)濟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這是她們作用的首要體現(xiàn),只有她們的參與,生產(chǎn)才能順利進行下去。婦女參與社會生產(chǎn)勞動,不僅可以改變婦女被視作“他者”的從屬地位,而且能夠使婦女擁有獨立的社會經(jīng)濟權。為了實現(xiàn)男女平等的目標,毛澤東對農(nóng)村土地的平均分配問題十分關注,他認為在農(nóng)村中,婦女問題解決的先決條件在于土地問題的解決,當婦女獲得土地,便能獲得經(jīng)濟參與權。于是在1950年,中共中央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其中規(guī)定:土地均由國家按男女人口統(tǒng)一分配。法律的頒布與實施保證了婦女能夠分得土地獲得自己的財產(chǎn)權。由此,毛澤東不僅重視城市婦女問題的解決,也重視廣大農(nóng)村婦女問題,將其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了改善。
第三,婚姻自主權。毛澤東在對社會的批判時將舊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融入其中。一位名叫趙五貞的女子在1919年11月為誓死反抗包辦婚姻,在長沙城內(nèi)其出嫁的時候自殺身亡。就此事,毛澤東在當時湖南的《大公報》上接續(xù)發(fā)表痛斥該現(xiàn)象的文章,共達9篇,深刻批判了當時的婚姻與社會制度,他指出:“這是婚姻制度的腐敗,社會制度的黑暗,意志的不能獨立,戀愛的不能自由?!敝?,毛澤東為社會能夠?qū)崿F(xiàn)真正平等的男女婚姻制度而努力,他在《蘇維埃婚姻條例》中廢除了包辦、強迫和買賣的封建婚姻制度,由此開始了新民主主義的婚姻自由。其中包含結(jié)婚與離婚兩項自由,婦女擁有離婚自由的權利否定了單向的、不平等的、腐朽的婦女貞潔操守觀,毛澤東頒布的這一條例大大促進了婦女的精神解放。
第四,受教育權。提高婦女素質(zhì)的關鍵在于使其獲得受教育的權利。毛澤東堅持提倡女子與男子都享有平等教育權,他在1920年11月撰寫發(fā)表了《女子教育經(jīng)費與男子教育經(jīng)費》一文,其中提到了男女具有同樣的納稅責任與義務,而男女之間對教育權利的享有卻是極不平衡的,“女子止當男子二十二分之一”,并痛斥男子的狠心。從此可以看出,毛澤東認為女子的受教育權十分重要,他在長沙辦學時,就注重學校對女性學生的吸收和培養(yǎng)。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影才哟髮W,其辦學的根本目標是提高婦女素質(zhì),導向為培養(yǎng)抗戰(zhàn)和建設祖國需要的女干部。延安女子大學為黨之后的建設培育了大批具有較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具有先進文化素質(zhì)的女性人才,其中包含了很多之后出現(xiàn)的對婦女運動作出極大貢獻的引領人。
第五,社會保障權。對婦女特殊權益的堅決保護是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他在土地革命時期提倡“婦女在月經(jīng)期間不做工,工資照發(fā)”的思想便是這一核心內(nèi)容的體現(xiàn);1939年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革命領導人發(fā)布《禁止婦女纏足條例》,其中提出“今后無論任何人,不準再給幼女纏腳。”,此項規(guī)定獲得尤以青年男女的深刻支持,女子自此不用再遭受存在于中國近百年歷史的纏足之痛;抗戰(zhàn)時期,婦嬰健康運動在多個革命根據(jù)地如火如荼展開,此中頒布的一連串內(nèi)容比較詳實的與“婦、嬰保健辦法”有關的綱領性文件為之后的婦女健康政策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3月,在政務院頒布的勞動保險條例中明確規(guī)定女職工在生育期間可以帶薪休產(chǎn)假。時至今日,對于婦女的社會保障權仍在不斷進步和完善。
3.1.1 提出“只有階級的勝利,婦女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毛澤東的偉大不單體現(xiàn)在他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當之無愧的第一人,而且婦女運動的開展也離不開他的親自參與和領導,他還根據(jù)中國婦女的實際提出了一系列關于解放婦女的理論方針和指導政策,把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發(fā)展成了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
經(jīng)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毛澤東根據(jù)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婦女受壓迫的根源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進行了長足的發(fā)展和延伸。他認為,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和剝削階級的壓迫是婦女受壓迫的根源所在,若想要實現(xiàn)婦女真正意義上的解放,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首當其沖。1927年毛澤東在他所發(fā)表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中通過性別視角將中國婦女受到的階級壓迫和性別壓迫概括為了著名的“四權壓迫思想”,全面且深刻地揭示了中國婦女受壓迫的根源?!八臋鄩浩人枷搿睘橹袊R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它是毛澤東立足于中國國情的基礎上透徹而深刻地分析婦女存在方式而得出的理論成果,由此,婦女解放與階級解放兩者的接軌點被發(fā)現(xiàn)。
3.1.2 提出婦女需在經(jīng)濟方面獨立,全面參與社會勞動與生產(chǎn)
毛澤東提出:“婦女占總?cè)丝谝话氲臄?shù)量,勞動婦女需要參與進革命之中,才能改變她們在經(jīng)濟上的受支配情況和在社會上受壓迫的境遇,而且她們的存在對革命勝敗起著關鍵性作用?!泵珴蓶|還提出,經(jīng)濟是男女之間關系的核心,對于他們彼此的戀愛,只能算作是附庸。1943年,以毛澤東為領導的革命領導人在“四·三決定”中明確了指導婦女工作的方針為“以生產(chǎn)為中心”,原本婦女參與生產(chǎn)只是作為具體任務,而現(xiàn)在則提升成為了“指導方針”,將其上升了高度,緊緊抓牢了婦女解放的本質(zhì)。
婦女發(fā)揮的力量不容忽視,只有婦女的參與,事情才能事半功倍,才能獲得成功。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果建設必須充分發(fā)揮婦女這一偉大的資源,我們?yōu)橹^斗。
3.1.3 提出婦女的解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也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
婦女的徹底解放若想要在真正意義上得到實現(xiàn),需要一個相當長時期的歷史過程,所需完成的歷史任務也不容小覷,因為階級解放只是婦女徹底解放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毛澤東認為,若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使婦女獲得徹底解放所要達到的首要前提是高度發(fā)達的生產(chǎn)力;其次,不能單獨依靠外部的力量獲得解放,婦女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和覺醒也不可或缺的;最后,婦女解放的有利因素離不開不斷推進家務勞動社會化。因此,毛澤東充分認識到當婦女擁有受教育的權利便可以使她們的思想素質(zhì)得到提高,這是婦女解放的必然要求。
為了提高婦女的自身素質(zhì),促進她們的覺醒,毛澤東大力興辦教育,就是在他的倡導下創(chuàng)辦了閩西第一所夜校。此后婦女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就在新泉接續(xù)建立的18所夜校,初步解放了當?shù)氐膵D女文盲;之后在各地,婦女不僅主動積極地接受教育,而且小學和夜校學校的教育工作由婦女主持,并擔任了重要工作;毛澤東在領導婦女運動的過程中,創(chuàng)辦婦女組織,并為革命培植婦女干部,依據(jù)形勢的變化對婦女干部的要求不斷提高。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建立的婦抗會、婦救會、婦聯(lián)會為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獲取的絕對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3.2.1 領導廣大婦女加入革命進程中
在革命的過程當中,毛澤東緊緊依靠馬克思主義這一強大的思想武器,在民主革命運動的進程中納入婦女運動,使其與政治革命互為補充、共同進步。1922年7月舉辦的中共二大通過了《關于婦女運動的決議》,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關婦女運動的綱領性文獻,其中明確指出婦女解放離不開與無產(chǎn)階級的并肩作戰(zhàn)。1927年在《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毛澤東闡述了一系列與中國婦女有關的問題,這些都標志著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的逐步形成。
中國婦女的解放事業(yè)離不開投注的大量心血和提供的充分支持,可以在各革命時期得到體現(xiàn):大革命時期的毛澤東帶領湖南的農(nóng)村婦女參與反帝反封建運動;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堅決與黨內(nèi)輕視婦女工作的王明“左”傾機會主義作斗爭,消除對開展婦女運動的不利影響;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廣大婦女也加入了各解放區(qū)開展的土地改革運動中。正如1947年鄧穎超在黨的全國土地工作會議上所提到的,在土地改革運動中,不止男子,婦女也在運動中分得了自己的土地。當婦女擁有了生產(chǎn)工具使用權就意味著婦女可以使自己經(jīng)濟獨立,相應的,社會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3.2.2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對婦女解放思想的發(fā)展
在毛澤東的帶領下,社會主義新中國建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婦女解放的新篇章由此開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同樣把婦女與男子一視同仁,把婦女看作是社會主義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提倡并支持她們在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中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
在歷史前進的車輪里,婦女地位不斷提高,婦女的解放事業(yè)也向前發(fā)展,這都離不開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毛澤東始終將國家政權和執(zhí)政黨的力量作為推進婦女解放事業(yè)的推力與支撐,不管是在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還是在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以國家根本大法形式規(guī)定的有關“婦女與男子在各方面均享有平等的權利”都得到了充分證明。
在毛澤東的領導下,中國婦女獲得了新生。破舊、腐朽的封建倫理觀念被徹底否定,男女平等與婦女解放觀被大力提倡,女性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頂起了半邊天。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中國的繼承和發(fā)展并最終發(fā)展成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的偉大實踐與理論成果離不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注釋
(1)這方面主要的研究成果和這方面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袁旭川.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的兩次轉(zhuǎn)變[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1,28(1):67-70;楊慧.論五四時期毛澤東的婦女解放觀[J].甘肅理論學刊,2003,6(160):41-44;孫暢.建國后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研究[J].江西.贛南師范學院,2012.
(2)這方面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康瓊.論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2,19(3):45-46;楊慧.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5.
(3)這方面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劉寧元,王峻.毛澤東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確立的貢獻[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3(6):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