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東
(作者系江蘇省特級教師,蘇州市教育名家,蘇州教師發(fā)展學院副院長。)
在朋友圈看到潘老師和她孩子做游戲,一下就被暖到了。
潘老師是我們語文組老師,她淡泊寧靜,不急不躁,永遠是微笑的樣子。我從來沒看過她著急,更沒見過她生氣。葉圣陶先生說,教育為人生,她完全踐行了葉老的這條原則。
很多孩子畢業(yè)之后,和她都成了好友,她教給他們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包括一些生活的細節(jié)。
潘老師有兩個可愛的兒子,一個沉穩(wěn),一個靈動;有一個非常愛妻子的先生,她先生很有能力,以前是某公司亞洲區(qū)總裁,現(xiàn)在自己開辦企業(yè),非常順利。潘老師把自己小家營造得特別和諧、溫馨、美滿。
很多朋友說,潘老師是人生大贏家,運氣好得不得了。但我不認為是運氣,一個人的幸福是自己獲得的。幸福也是一種能力,也是需要學習的,你是什么樣的人,你就獲得什么樣的人生。
你看,她在家里組織的比賽就很別具一格——穿針引線大賽。
比賽選手哥哥和弟弟,分列在桌子兩旁,中間是楚河漢界;一人一把小剪刀,線頭和一根大小長短相同的針。
媽媽坐在中間,手機上選擇秒表。隨著一聲令下,兩個孩子緊張有序地進入到比賽狀態(tài)。
穿針有一個特點,一定要有耐心,欲速則不達。線頭也很重要,是不是尖細?尖細還不行,是不是有彎曲的毛頭?有就是死路一條,基本上穿不進。這不僅考視力、考耐心、考方法,也考總結糾錯能力。
潘老師如此總結:“第一輪弟弟贏了;第二輪哥哥速度提升了50%,弟弟下降了20%。哥哥總結了三個經(jīng)驗:改變了洞口朝向,克服了手抖,加了一個抿線環(huán)節(jié)。弟弟驕兵必敗,是一只易輕敵的兔子?!?/p>
我相信這一次比賽,一定成為這兩個孩子成長中的一個重要事件。孩子們會明白不能輕敵大意,更會明白分解一件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找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要害,解決這個要害就解決了問題。如果這么好的素材在作文中被運用,一定是一篇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