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相艷
千年前,冬天,雪格外大,永州的山山水水一夜變白。江面上,一個孤獨的垂釣者,兀然自坐。
如果說,法國著名畫家羅丹先生,把思想者的痛苦濃縮為一尊雕像,那么,柳宗元則把孤獨者的思考抽象為一首詩?!扒进B飛絕”“獨釣寒江雪”。世人眼中的柳宗元是孤獨的,那只寂寞的釣竿,釣出了潛藏于人心的千愁萬緒。世人只是看到了一個落寞的背影,而并未感觸其絢爛的內(nèi)心。殊不知,真正的孤獨者并不孤單,他們有各自表達(dá)情緒與思想的通道。就像姜子牙渭水直鉤垂釣?zāi)菢樱灥囊步^非孤獨,而是經(jīng)略天下的膽略與雄心。
顯然,世人厭惡的孤獨,是排列層次的。
比如,獨行模式。有些人踽踽獨行,甚至抱著為理想殉葬的心而思緒萬千。當(dāng)年,汨羅江畔,屈原一路行吟,有幾人能聽懂他《離騷》里的清醒與堅韌。上百年前,瓦爾登湖畔,梭羅先生與草木結(jié)伴,與禽獸為鄰,他種豆、種瓜,也種下被孤獨撕咬過的靈魂幼種。隨后,一架外出的馬車,載著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流浪在荒涼的小鎮(zhèn)車站。當(dāng)時,托爾斯泰先生居然與自己的階層、家庭及五花八門的榮華富貴徹底決裂了。風(fēng)雨瀟瀟,馬鈴陣陣,無論多偉大的人物,都經(jīng)歷著一場人生劇場的翻轉(zhuǎn)。繁華搖落,新的生命仍將踏著前人足跡,繼續(xù)前行。
再如,普度形態(tài)?;蛘呷淌苤约旱耐纯啵蛘咦T钢鴦e人的幸福,靈魂,卻能在苦難的浸泡中日益豐盈。杜甫就是典型代表。自己尚且居無定所、食不果腹,內(nèi)心惦念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悲憫。天地間,孑然一身,奮爭的雙翼,越來越承載不動孤獨與沉寂,詩歌便是讓思想情感飛翔的翅膀,足以跨越楚河漢界、萬水千山。比如,多情才子李叔同,自詡把紅塵看遍,開始了最苦的修行,最終,世間誕生了弘一法師。深邃而厚重的智慧,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公眾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至于不同的頭腦能領(lǐng)悟到何種程度,只能看“和而不同”的智商與緣分了。
有位歌手叫樸樹,當(dāng)年,他一邊唱著《送別》,一邊掩面而泣,無論身陷紅塵,還是跳出三界外,哪顆充滿渴望的靈魂,不是在步步求索、悲欣自渡呢。其實,世人逃之不及的孤獨并不可怕,身陷孤獨而不能自拔,才算一場理智的較量啊。高境界的孤獨者,恰在行走探索的過程中與世界和解、與矛盾面對面,在挫折中打出一片新天地。這種情緒絕非梭羅先生在瓦爾登湖畔痛苦的自我調(diào)整,而是陶淵明鋤頭下的心靈田園。清貧,但自適、自安。正應(yīng)了尼采那句話:“假如你渴望靈魂的安寧與幸福,信仰吧;假如你要做一個真理的門徒,探索吧?!?/p>
生于巴蜀的蘇軾,命運多舛,常走下坡路,留給世人一抹柔和、堅韌的背影。黃州的細(xì)雨,惠州的輕風(fēng),儋州的海潮……都能滌蕩貶途中的陰霾。千年后,林語堂先生談到孤獨時,顯露出明顯的蘇子遺風(fēng),他說“孤獨”兩個字拆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余兩鬢風(fēng)。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dāng)然熱鬧,可都與你無關(guān),這就叫孤獨。這種情境,酷似朱自清先生的月下荷塘。對每個人而言,難以根除的孤獨,的確散發(fā)著淡淡的美感,成為過濾靈魂的鐵剪與木梳。
1965年,馬爾克斯先生辭去了一切工作,把所有的家當(dāng)——五千美元交給了妻子,接著,開始閉關(guān)寫作。此后,他不過問任何世事,傾心創(chuàng)作《百年孤獨》。毋庸置疑,創(chuàng)作與孤獨緊綁在一起,外界根本體味不到其中至味。
1988年,路遙先生寫下書稿最后一個字,隨后,用熱水洗了臉,在鏡子中,看了一眼形容枯槁的自己,隨即愴然涕下。他在《平凡的世界》中擺渡了六年之久,終于能在辛苦與煎熬之后采摘了成熟的果子,留下了屬于自己的精神文字??磥恚瑪[脫孤獨的最好途徑,就是不懼怕,然后,慢慢地走進(jìn)它、巧妙地利用它、深切地享受它,唯其如此,才可能心靈暢通、洞穿哲思吧。
確實奇特——孤獨需要靜享。任何浮躁與虛無,都會減損它天生的魔力。村上春樹曾說:“一個人安靜地待在井底,是我做了一輩子的夢。”期待每個人都有一個安靜的井底、一片悠遠(yuǎn)的湖畔、一方鳥鳴的田園。人心安放,孤獨相佐,月下,總能抓到獨屬自己的奮斗與清歡。畢竟,孤獨也孕育著奇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