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齊林
1
深冬時節(jié),晨霧籠罩著村莊,睡眼惺忪的我匆匆走在鋪滿鵝卵石的小路上,往幾里外的學校趕去。走出家門幾百米遠,在緊鄰池塘的三岔路口,我隱約看見廣闊無垠的池塘邊有一團火。三條小路在這里交匯,而后又蜿蜒著伸向遠方。通紅的火昭示著一個村里人的離去。夜色還未完全散去,彌漫著死亡氣息的火讓我適才平靜如水的心忽然恐慌起來。這是通往學校的必經(jīng)之路,我必須跨過這團火。
穿過稀薄的晨霧,慢慢往前靠近,火的樣子愈來愈清晰。火越燒越旺,爆裂的響聲在我耳畔響起。在走近火的那一刻,我忐忑的心忽然安靜了,火營造出的肅穆莊嚴感在我心底彌漫開來。久久地盯著燃燒的火焰,我仿佛看見一個熟悉的人影在火里舞蹈著。百年來,每當村里有人過世,他在世時睡過的稻草席就會被搬到池塘邊的三岔路口點燃,直至燃燒成灰燼。睡過的床板會搬到“嘩嘩”流淌的禾水河里浸泡。不遠處一聲悲戚的鳥鳴讓我從遙遠的思緒中抽離出來。再次瞥了一眼燃燒的火焰,恐慌迅速襲來,我拔腿往學校跑去。早自習結(jié)束后,我回家吃飯,經(jīng)過池塘時,看見灰舊的稻草墊已燃燒成灰燼,零星沾染著晨露。水波蕩漾的池塘邊,宏德叔正挎著竹籃子,手握鐮刀在割豬草。目光相迎的剎那,他咧嘴朝我微微一笑。
回到家,剛踏進門檻,母親告訴我村里的鐵匠去世了。她叮囑我下午放學直接去鐵匠叔家吃流水席。
彼時,年幼的我懵懂不知。五年后,屋外寒風呼嘯,我年近八旬的瑪奇奶弓著身子如一尾蝦般去菜園子里澆菜時,不小心摔倒在地,骨頭發(fā)出“嘎吱嘎吱”破碎的聲音,從此臥床不起。兩個月后,瑪奇奶安詳?shù)亻]上了眼睛?,斊婺倘ナ赖哪翘烨宄浚铱匆娔杲逖暮甑率蹇钢斊婺趟^的稻草席,一步步走到水波蕩漾的池塘邊,走到那個熟悉的三岔路口。萬物凋零,路旁的樹木光禿禿的,田野一片肅殺。
曬干的稻草編織而成的草席,彌漫著泥土的氣息。稻草護佑著人的一生,它幫人抵御饑餓和寒冷。瑪奇奶睡了多年的稻草席是她親手編織而成的。稻草是她從種植了多年的稻田里一根根挑出來的。那些在烈日的暴曬下,變得柔軟、充滿韌勁的稻草成了她的首選。宏德叔把沾染著歲月塵埃的稻草席放在腳下,望著一望無垠的水波,從褲兜里掏出一根劣質(zhì)香煙,緩緩點上,神色凝重。我看見因為過度勞累而鬢邊發(fā)白的宏德叔貪婪地吸了一口煙,而后蹲下,掏出打火機,把稻草席點燃。一陣晨風襲來,火舌貪婪地吞噬著干燥的稻草席?;鸺澎o地燃燒著,一旁寂靜的水倒映出宏德叔疲憊的身影。
鄰近池塘的三岔路口是生與死的路標。一輩子從未離開過村莊的村里人對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了如指掌,他們在村莊里行走自如,永不會迷路。在村里人眼里,三岔路口是人世通往彼岸的路標,燃燒的稻草溫暖他們前行的路,有了這個路標,逝去的親人歸來就有了方向,出走也不會迷路。
記憶中的那天,深冬溫柔的陽光撫摸著大地上的一草一木。祖屋里人影憧憧,在宏德叔的吩咐下,我顫抖著雙手,心底頗有排斥地把瑪奇奶睡過的一塊塊床板疊在一起,而后扛在肩上,步履匆匆地朝禾水河岸走去??钢粔K塊床板,仿佛扛著瑪奇奶枯槁的身軀。我加快步子,急于擺脫它們。在即將抵達岸邊時,我忽然疾步跑到岸邊,一把把肩上彌漫著死亡氣息的床板摔到了禾水河里。一塊塊床板撞擊在一旁的水泥地上,發(fā)出沉悶的響聲,有一塊攔腰斷成兩半,其余的都順利落入水中。床板斷裂的聲音在我耳畔響起,仿佛瑪奇奶摔倒時骨頭碰撞在一起發(fā)出的“嘎吱”聲。我不敢把一塊床板斷裂的事實告訴宏德叔,只能偷偷把它們?nèi)拥搅怂醒???粗鴶喑蓛啥雾標略搅髟竭h的床板,我腦海里浮現(xiàn)出瑪奇奶的身影,心底忽然隱隱感到一絲恐慌和內(nèi)疚。
午后,我看見宏德叔把禾水河邊浸泡了一個上午的床板搬回到祖屋前的那塊打掃干凈的空地上。在烈日的暴曬下,濕淋淋的床板很快曬干了。那一晚,我做了一個噩夢,睡夢中有人忽然把我推進無邊的深淵里。我拍打著雙手,使勁掙扎時,瑪奇奶忽然出現(xiàn)在我眼前?!澳銥槭裁此辔宜诉@么多年的床板?”瑪奇奶質(zhì)問我,她面容模糊。我不停地說著“對不起”,在即將被深淵吞噬的那一刻,夢戛然而止。我大汗淋漓地醒過來,望著窗外如水的月色發(fā)呆。
薄暮時分,我看見宏得叔在院落中央架好干柴,而后擦亮火柴,點燃。在夜風的吹拂下,火越燒越大?,斊婺躺暗馁N身衣物被宏德叔一件件扔進了熊熊燃燒的大火中。他一邊燒,一邊念念有詞,像是在為漸行漸遠的瑪奇奶祈福。在故鄉(xiāng),每個人離去后,親人們都要在他出殯前,把他生前的衣物、稻草席以及睡了一輩子的床板在特定的地方燒給正奔赴在黃泉路上的親人。他們擔心親人在那邊饑寒交迫,流落街頭。
次日,刺眼的陽光下,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沿馬路而下?,斊婺淘嵩陔x村莊三里地的涌口。涌口,是祖輩的棲息地。山間的清泉從石頭上滑過,沿著窄窄的小溪,流到山腳下,在山腳的土井里匯合。溢出井邊的水在附近不停打轉(zhuǎn),在時間長久的腐蝕下,形成一個大水塘。鮮活的生命在時間的過濾下只剩下記憶的骨殖,在發(fā)黃的族譜上,白紙黑字,我看到了祖輩的足跡。道光癸卯年間,天祖父路過涌口,見這里青山環(huán)抱,泉水清澈,成群的鴨子自由地嬉戲,頓覺是風水寶地,迅疾在這里置下兩畝地,以作百年后的歸宿。宏德叔與我家同宗,他的祖輩也埋葬在此。天祖父曾經(jīng)開著一家名為“泉水塘”的藥店,在文竹村方圓十里都頗為有名,他樂善好施,每遇大旱便施粥舍米,周濟窮人。每有窮苦人家過來抓藥,他只收半價的藥錢,再送對方一小包紅糖。先輩生活上的富足映襯出兒輩的落魄和窘困。
一個月后,這些床板放置在宏德叔自己睡的那張床上。他天天睡在上面。床板斷裂的事,我未曾向任何人吐露,它成了我的秘密。時間流逝,年少時莽撞扔床板入河的點滴內(nèi)疚慢慢生根發(fā)芽,在我心底變成一種揮之不去的罪惡感。清明時節(jié),我總會在瑪奇奶的墳?zāi)骨安迳先?,默默鞠躬,為自己年幼時的魯莽和不敬致歉。
2
死亡的巨石砸入村莊這口寂靜的深井里,驚起陣陣浪花,迅疾復歸于平靜。
瑪奇奶的生命之火已經(jīng)熄滅,屬于宏德叔的生命之火依舊熊熊燃燒著。日復一日的勞動造就了宏德叔高大結(jié)實的身板?,斊婺滔略岷?,宏德叔又恢復了他忙碌的生活節(jié)奏。年近五旬的宏德叔正值壯年,仿佛一團正在熊熊燃燒的大火。熾熱的火烘烤著生命的陣陣寒意,寒意不斷入侵,卻一次次被生命之火吞噬。
夜幕緩緩降臨,村莊被一股稀薄的白籠罩著。
黃昏,晚霞染紅了半邊天,村莊里炊煙裊裊,鍋碗瓢盆撞擊在一起發(fā)出的聲音仿佛夜的序曲。只有夜幕降臨時,忙碌了一天的宏德叔才是悠閑的。我們一群小伙伴圍著宏德叔。宏德叔變魔術(shù)般,從褲兜里掏出各種各樣山上的野果子分給我們吃,烏米飯、火棘果、五味子、拐棗等,我們吃得津津有味。這些帶著山野氣息的果子是宏德叔上山砍柴時采摘的。
宏德叔每天像陀螺般飛速旋轉(zhuǎn)著。他喂豬、放牛,趕著一百多只水鴨在水田里奔跑。他養(yǎng)了四頭黃牛、八頭豬、三十多只雞以及一群水鴨子。飼養(yǎng)這些家禽需要大量的柴火與豬草。他細心呵護著這些家禽,像是呵護這個家庭的命運,他把大半的時間花在了砍柴與割豬草上。
卑賤的草有著旺盛的生命力。草,在禾水河的滋潤下,匍匐在村莊的各個角落,它們低調(diào),卑微,不張揚。村子中央那個水波蕩漾的大池塘邊是青翠欲滴的菜園子。池塘的淺水邊長滿了各種嫩綠的草。馬齒莧、魚腥草、車前草,這些彌漫著中藥氣息的草成了豬和牛最喜歡咀嚼的食物。有幾次清晨,挎著籃子割豬草的我與同樣來割豬草的宏德叔迎面相遇,翠綠的豬草已經(jīng)盛滿了他的竹籃。池塘邊的各類草兒割了又長,長了又割,一夜之間又長回當初的模樣,仿佛帶著某種魔力。
一根根干柴在細小火柴的點燃下迅速燃燒,發(fā)出噼啪的響聲。宏德叔用一根根柴火引燃生活的激情。
天微微亮,宏德叔就起床了。擦亮的火柴迅疾點燃灶臺里的松針,柴在幽暗中發(fā)出窸窣爆裂的響聲,仿佛清晨的序曲。他把三四個紅薯扔進火堆里,不久,一股誘人的香味彌漫在屋子里。隨著“嘎吱”一聲響,沉重的木門被拉開,黑夜中露出一張模糊的臉。豬食和牛食煮熟煮透后,宏德叔就拿著扁擔出發(fā)了,紅薯、饅頭等干糧放在白色飯盒里,拴在扁擔的一頭,他褲腰的行軍壺里裝著一斤燒酒。走進濃濃的晨霧里,瞬間不見人影,只聽見他的咳嗽聲。
出了家門,左拐,上了那條黃泥路,一直往前走六七里,就到了涌口。那條通往山間的小路滿是宏德叔的足跡,蛇一般蜿蜒曲折的小路像極了他一生的命運。
過了涌口,再往右拐,一直往前走,就是文竹林場了。林場的房屋后面是一望無垠的山野,山上種滿了密密麻麻的茶子樹。初春時節(jié),茶子樹開滿了茶花,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閃爍著一股灼人的白。林場的人大都認識宏德叔。林場有一口不大不小的池塘,草魚、鯽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幾十頭豬和牛分布在林場的豬圈和牛圈里。林場周邊種滿了桃樹,初春時分,紅艷艷的桃花格外耀眼。
每次靠近林場,那些舊時光就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里。
陰霾吞噬了頭頂?shù)年柟狻?0世紀60年代,成績優(yōu)異的他日夜在為高考準備時,作為知識青年,他被下放到離故鄉(xiāng)文竹比較近的林場。在林場,像是要發(fā)泄內(nèi)心的苦悶,宏德叔一頭扎進了無邊的農(nóng)活里。他是干活的能手,給農(nóng)作物鋤草,給果樹噴藥,插秧,收割稻谷,樣樣拿手。他不再是文弱的書生,膚色變得黝黑,彌漫著大地的色澤,干農(nóng)活時緊握鐮刀的他有如神明附身,整個人仿佛脫胎換骨一般,無比嫻熟。
閑下來時,他最喜歡去十幾里外的深山老林里砍柴。林場雞鴨成群,豬牛成圈,幾十個工人一日三餐的伙食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柴火。他被林場派去山間砍柴。他酷愛砍柴,走在寂靜的山林里,山風在耳邊呼嘯,靜聽著風的聲音,他苦悶的內(nèi)心在山野間得到了撫慰和釋放。山間搖曳的花朵、清脆的鳥鳴、嘩嘩作響的樹葉、淙淙流淌的水聲,都讓他的心變得無比安靜。農(nóng)場的生活經(jīng)歷給了他不一樣的生命感受。
很快,一個電話改變了宏德叔的命運:因為在林場工作突出,他被調(diào)到縣城新建的化肥廠做工人。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宏德叔沉寂多年的心被點燃了,一團無形的火在心間燃燒起來。在通往縣城的路上,溫暖的陽光透過車窗落進眼底,他感到一股久違的溫暖。然而上班不到一周,一個電話,他就被退回了林場。他的名額被村委會的人的親戚給擠掉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從縣城回到林場的,面對同事們好奇和不解的眼神,他選擇了沉默。內(nèi)心深處那團好不容易燃燒起來的火瞬間就熄滅了。他經(jīng)常借酒澆愁,砍柴時腰間挎著一壺自釀的米酒進山,喝醉了便躺在落葉堆積的山頂酣睡,溫暖的陽光落在他粗糙的臉上。酒醒之后已是薄暮時分。稀薄的夜色里,他挑著一擔近一百五十斤的柴火,在山間的小路上健步如飛。
3
宏德叔踽踽獨行在山間小路上的身影時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睡意未消的我默默跟在宏德叔身后。晨霧彌漫村莊,仿若仙境。長途跋涉,抵達山間時,太陽正探出頭。我們早已渾身濕透,山風呼嘯,樹葉嘩嘩作響,風裹著絲絲寒意由遠及近襲來。站在山頂,山下村莊的一景一物盡在眼底,炊煙裊裊,農(nóng)婦在禾水河邊浣洗衣服,幼童牽著水牛緩緩朝田間走去。我蹲在一塊鵝卵石上喘息的片刻,看見父親和宏德叔各自拿出腰間掛著的酒壺,而后揚起頭,喝了一口家里自釀的燒酒暖身。鋒利的柴刀在晨曦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宏德叔手持柴刀走進了荊棘叢中。
杉木、樟木、楠木、桃樹、梨樹、松樹密密麻麻、疏密有間地分布在山間的各個角落。這些是村里的保護樹木,不能隨意砍伐。他們把目標放在了枯枝干柴上。干柴輕,易燃,耐燒,適合做柴火。山間遍植著松樹,松樹割裂的傷口流出的松脂沿著樹干流到掛在樹半腰的白色塑料袋子里。我曾見過割松油的人拿著一柄磨得閃閃發(fā)光的彎刀,一刀刀朝松樹砍去。刀落在樹身上,樹震顫著,松葉簌簌而下。樹的震顫聲仿佛垂死掙扎時發(fā)出的最后呼救。山上的松木害上了一種罕見的松毛蟲病,林場的人也束手無策,枯死了一大片。父親用砍伐回來的松木做衣柜、做床板,賣給即將嫁女兒的鄉(xiāng)里人。
時歇時停,日頭慢慢往上移,柔和的光線變得毒辣,細密的汗珠爬滿額頭,砍完柴已近中午。宏德叔通常會把帶來的紅薯和饅頭當作午飯,塑料瓶里裝著從山腳下打上來的清泉水。樹葉落了厚厚的一地,彌漫著腐朽的氣息,飯后,我們躺在厚厚的葉子上休憩。陽光透過葉的縫隙落在身上,陣陣涼風不時襲來,疲憊仿佛長了腳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
午睡醒來,陽光正烈,宏德叔緩緩抽完一根煙,默不吭聲,仿佛深陷在無邊的思緒里。抽完煙,挑著一百三十斤重的干柴下山。走在山野間的小路上,肩上的扁擔伴隨著均勻的步履上下震顫著。他不時坐在山間的石頭上喘息片刻。兩個小時后,當他把彌漫著山野氣息的柴火放在院落里時,他已渾身濕透。宏德叔深諳山間一草一木的作用,他用撿回來的松針引火,一簇簇細小微弱的火苗慢慢起死回生,迅速擺脫奄奄一息的狀態(tài),轉(zhuǎn)眼間就變成了大火。他用松油做成松油燈,放在院落的長柜子上,上面放著瑪奇奶的遺像。夜風襲來,松油燈左右搖曳著,瑪奇奶的面孔在夜色里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宏德叔把松油燈放在睡覺的房間里,起夜時就擦亮火柴點燃,一路提著它。忽明忽暗的松油燈讓院落里的夜色彌漫著一股神秘的山野氣息。他會請我父親幫忙,把一些從山上撿回來的上好的木頭做成衣柜、床頭柜、飯桌等家具。山的氣息就這樣融化在房間里的一桌一椅間。
秋去冬來,寒風乍起時,宏德叔又忙碌起來。他在山腳下的斜坡上挖一個簡易的炭窯,把一根根劈好的柴放入炭窯中。年幼的我站在一旁看著宏德叔忙碌的樣子,幾近癡迷。燃燒的火焰映襯出他眼底的光。濃濃黑煙通過炭窯上端的幾個孔冒出來,朝天際飄去。當炭火的煙量漸漸變得稀少,縫隙里冒出的煙顏色發(fā)青透亮,宏德叔開始封窯,他烏黑的臉上露出興奮愉悅的表情,眼底滿是期許。宏德叔燒制的木炭耐燒、經(jīng)用、無煙。他把燒制好的木炭拿到墟上去賣,在眾人的夸贊聲里,他如沐春風。一個冬季下來,宏德叔能燒近千斤木炭。臘月時分,他們一家圍坐在炭火旁烤紅薯。不遠處的廚房里,燃燒的柴火,火焰通紅,煮熟的豬食冒出的陣陣熱氣,把鍋蓋不斷頂起來。這一幕長久地回蕩在我的腦海里,多年后的今天依舊清晰如昨。
4
時光從手指縫間溜走,隨著枯黃的落葉墜落在地。隨著三個兒子娶妻生子,宏德叔慢慢蒼老下來。過度的勞累讓他的腰彎曲成一張弓。
炊煙是一個鄉(xiāng)村的符號。沒有炊煙的村莊不是一個真正的村莊。當村里人過起便捷的現(xiàn)代生活,柴火慢慢絕跡,一個鄉(xiāng)村的炊煙便越來越少。宏德叔一輩子都在制造炊煙。當村里的炊煙漸漸消失,宏德叔家屋頂?shù)拇稛煴阃癸@出來。站在山頂,能清晰地看見縷縷炊煙透過瓦片的縫隙緩緩朝天際飄去。
炊煙的存在,暗喻著一個人對古老生活方式的堅守??萍嫉娘w速進步并沒有給他帶來絲毫便利。宏德叔依舊踽踽獨行在山間小路上。他時常選擇夏天快結(jié)束時或者深秋時節(jié),頻繁地上山砍柴。作為資深的砍柴工,他深諳山林的秘密。盛夏時節(jié),烈日的暴曬下,木材的水分蒸發(fā),變得很輕。秋收時,經(jīng)過一年的風雨侵襲,枯木很多。這兩個時節(jié)是上山砍柴的最佳時節(jié)。豎耳傾聽,他仿佛聽見季節(jié)的召喚聲,來自山間樹木體內(nèi)細微的爆裂聲。這種聲音他如此熟悉,仿佛多年前的黃昏,年邁的瑪奇奶摔倒在地,身子骨落在堅硬的石頭上,發(fā)出的“嘎吱嘎吱”的破碎之聲音。他循聲趕來,迅速把摔得鼻青臉腫的瑪奇奶抱起?,斊婺桃呀?jīng)輕得像一把曬干的稻草。
他對柴火的過度依賴,讓習慣了都市生活的兒孫們產(chǎn)生了極強的排斥心理,以至于到最后紛紛遠離,自立門戶。盛夏,屋外烈日高懸,他弓著身子蹲在灶臺旁燒火做飯。廚房里異常悶熱,柴火燃燒的濃煙彌漫在整個房間。他從煙霧里走出來,露出一張大汗淋漓的臉。待煙散去,廚房的輪廓復歸于清晰,陣陣涼風襲來,他正躬身坐在灶臺旁的小凳子上,盯著燃燒的火焰默默抽煙。適才廚房的悶熱映襯出此刻陣陣涼風的舒適。
顯然,他對柴火的依賴沒有隨著自己身體的日漸蒼老減輕,反而變得愈加濃重起來。他依然隔三差五去幾十里路外的山上砍柴,只是每次背回來的柴火由當初的一百三四十斤變成了七八十斤。沉重的木柴壓在他日漸衰老的肩膀上,他步履維艱。但彌漫著山野氣息的柴已融入他的生命里,他不甘心放棄。
一次上山砍柴,準備下山的途中,天空忽然烏云密布,隨之下起了瓢潑大雨。他挑著柴火趁雨水還沒降臨之前,疾步走到山間的亭子里。到亭子里剛坐下,漫天的雨就下起來,一雙無形的巨手把密集的雨珠織成一道細密的雨簾,山野間頓時一片迷蒙。雨霧籠罩著山川與河流。驟雨初歇時,宏德叔挑著木柴又上路了。走到半山腰,他踩在濕潤的泥土上,雙腳打滑,一個趔趄,整個人摔了個底朝天。一根木柴鋒利的一端險些戳進他右眼中。他的額頭磕在被草叢覆蓋的一塊石頭上,瞬時滲出鮮血來。他忍著疼痛,咬牙把柴火慢慢往回挑。那些歡愉的時光浮現(xiàn)在他腦海里,他挑著沉重的木柴在山間的小路上疾步如飛。村里人看著他矯健的身子心底暗暗佩服。他挑著柴,在稀薄的夜色中回到家里。夜色暫時掩蓋了他額上的傷口,但在屋內(nèi)昏黃燈光的映射下,他的老伴還是發(fā)現(xiàn)了。老伴進屋拿來紅花油,默默給他涂抹上。飯后,他默默進了房間。這一夜,在林場上班時的那些時光又浮現(xiàn)在他的夢境里。
歇息調(diào)整了一段時間,不顧家人的勸阻,宏德叔在晨曦中又上山砍柴了,這里有他熟悉的一草一木,有他的山野和清風,還有他遠去的青春時光。
5
一棵棵鮮活的樹移植到異鄉(xiāng)的馬路上,在暴雨、臺風中,在烈日的炙烤下,有的傷痕累累,有的被連根拔起棄之一旁,有的變成一根細長的干柴,等待著最后一團火的燃燒。
更多的火焰熄滅在異鄉(xiāng)的路上。宏德叔無法預料,他多年來小心翼翼呵護的那一團團生命之火,會瞬間熄滅在異鄉(xiāng)的路上。
宏德叔的小兒子昌海比我大十歲,那一年在深圳一個五金廠工作時,與一個1988年生的小伙子發(fā)生口角。本以為這件小事已經(jīng)過去,沒想到次日下班后,這個小伙子找來同在工廠上班的父親找他算賬。三個人圍在一起還沒說幾句,很快就廝打在一起。昌海被打得腎臟破裂,造成腎臟急性衰竭。經(jīng)過七天七夜的搶救,還是束手無策,昌海的生命只剩下一絲微弱的喘息。宏德叔和大兒子連夜趕到深圳,雇上一輛急救車,把只剩下微弱呼吸的小兒子從深圳拉回了老家。要死也不能死在外面,不能成為孤魂野鬼。昌海奄奄一息,他哥哥匆忙跑到附近一百米的鎮(zhèn)中心小學,把昌海正在上一年級的女兒叫回家。昌海的女兒小銀子跑進屋,看著奄奄一息的昌海,驚恐地叫了一聲“爸爸”,昌海囁嚅著嘴,扭過頭看了女兒一眼,吐出一口血來,頭慢慢耷拉了下去。
昌海睡了多年的稻草席早已換成席夢思床墊,衣柜里存放著的一件件衣服已沾滿細小的灰塵。這些曾經(jīng)彌漫著他的氣息的衣服早已過時,每次到年根,他都會帶幾件彌漫著城市氣息的衣服從異鄉(xiāng)歸來。衣柜成了擺設(shè)。柔軟的席夢思床墊只能供他睡幾天。
眾人深陷在悲傷中時,宏德叔轉(zhuǎn)遍了小鎮(zhèn)上的集市,才在一個偏僻的小店里買回來一張稻草席。透過人群的縫隙,我看見年過六旬的宏德叔把昌海抱到了稻草席上。眾人眼里可有可無的稻草席,在宏德叔眼里卻不可或缺。這是貼身之物。席子,意味著一席之地。我慢慢理解宏德叔堅持燒一床昌海睡過的稻草席的意義。他期望這個比自己先走的兒子在世界的另一端能有自己安睡的地方。
不知從何時起,池塘邊燃燒的草席,禾水河里浸泡的床板,這些村里曾經(jīng)流行的喪葬習俗漸漸消失。曾經(jīng)清澈無比的廣闊池塘已經(jīng)填成平地,曾經(jīng)水波蕩漾的禾水河已經(jīng)污濁不堪。城市的氣息無孔不入,村里人用來墊床板的不再是草席,而是帶著工業(yè)氣息的席夢思床墊。
曬干的稻草堆積在寬敞的稻田里,深秋時節(jié),在火的點燃下,稻草迅速燒為灰燼。面對一畝畝撂荒的土地,村里人不再像幾十年前那般把一捆捆濕漉漉的彌漫著晨露的稻草置放于烈日下暴曬,而是捆成一捆捆,再壘成碉堡狀,等待深秋結(jié)束時開著大卡車的司機來收購。曬干的稻草可以做成草席、草簾等草類制品。
村里那塊幾十年來帶著濃重隱喻色彩的三岔路口,也被一棟棟的洋房淹沒,無跡可尋。那些疾病纏身,像一顆釘子般留守在村子里的老人,在孤寂中煎熬著。他們的兒子與兒媳常年在外討生活,兒子與兒媳曾經(jīng)睡著的床鋪早已落滿灰塵。草席在村里的三岔路口燃燒時的圖景,我只能在記憶的深井里打撈。
年幼時的情景再次重現(xiàn),夜深了,我跟在宏德叔身后,來到村口馬路邊的三岔路口。遠處的燈火在夜風的吹拂下左右搖曳,月光灑落在路面上,泛著白光。宏德叔把還是九成新的稻草席擺放在三岔路口的空地上,月光映射出他那張溝壑縱橫的臉。掏出打火機,稻草席在暗夜里迅速燃燒起來,火蛇吞吐著芯子,火焰隨著夜風微微搖擺著。宏德叔從一旁拾起一根樹枝,不停地敲打在路面上,嘴里念念有詞,他的手微微顫抖著,面無表情。面向燃燒的稻草席,我和宏德叔深深地鞠了三躬,而后又跪拜在地,磕了三個響頭。
轉(zhuǎn)身離去的剎那,燃燒的稻草席很快變?yōu)榛覡a。亮光復歸于黑暗。一輛汽車從我們身邊疾馳而過的剎那,司機探出頭滿是疑惑地瞥了我們一眼。
三岔路口多了車流的喧囂,少了往日的安靜與河流的相伴。
這一年年底,父親正在深圳世界之窗的一個工地上做木工,我陪著母親在省城南昌的人民醫(yī)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復查身體。在彌漫著福爾馬林氣息的走廊上,看著從門診室走出來的母親臉上舒展的笑容,我那顆懸著的心終于落地。身患子宮內(nèi)膜癌的母親終于走出了死亡的陰影。薄暮時分,我和母親回到了村子里。清澈的天空顯得空曠悠遠,晚風帶著一絲涼意。母親坐在院落的老板凳上休息。這個板凳是父親十多年前用宏德叔從山上砍下的木頭做成的。來不及生爐子,我在院落里劈柴,而后生火煮飯,看著縷縷升起的炊煙緩緩朝天際飄去,看著母親平靜的面容,一股重生之感忽然在心底流淌開來。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縷炊煙,縷縷炊煙在流逝的時光中,在我心底呈現(xiàn)出復雜的意義。
6
生老病死的圓圈,優(yōu)美的弧度,首尾咬合,這是亙古未變的宿命,世人無法逃出。時光飛逝,2017年年底,一天晚上,母親在電話里告訴我宏德叔被查出肝癌晚期的消息?;氐郊?,我提著一箱牛奶和蘋果去看望病中的宏德叔。疾病的侵襲下,曾經(jīng)身強體壯的宏德叔瘦得變了形,他顴骨突出,肩胛骨深深地凹陷下去,打皺的皮膚牽扯著一身的骨頭。疼痛不時向他襲來,他一只手捂著右腹部,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床頭柜上的那碗米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一只蒼蠅在半空中飛舞著。曾經(jīng)的宏德叔砍柴歸來一口氣能吃下三碗飯,一粒粒白米飯迅速被征服,吞入口中,化成他的精氣神。現(xiàn)在,躺在碗中的米飯一直在等待著被宏德叔吞入口中,卻遲遲得不到回應(yīng)。一粒米飯從口到喉嚨的距離曾經(jīng)近在咫尺,如今卻遙不可及。疾病讓一切事物變得模糊、遙遠起來。
宏德叔睡在老屋最里間的暗房里,一陣風透過窗戶吹進來,案上放著的那盞松油燈左右搖曳著。從山間的松樹上撿回來的松脂油,他依然使用著。松油的味道彌漫在空氣里,熟悉的氣味讓他仿佛回到了廣闊的山林。一生的時光在他眼前一閃而過??粗谝癸L中搖曳的松油燈,他仿佛看見了自己即將熄滅的生命。
他漸漸老得像一根枯萎的柴,在疾病的折磨下,身體變得越來越輕。就像當年每次上山砍柴時,他總會先選擇枯柴。年尾時分,樹木經(jīng)過四季的輪回和一年的暴曬,體內(nèi)的水分慢慢干涸,木柴變輕變脆??莶褚兹?,容易被火吞噬。就像年邁步入寒冬的生命,骨頭變得疏松,肉身變輕,輕易就會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生命的火焰在經(jīng)過一世的燃燒后,慢慢趨向終點。
“宏德叔怕是沒幾天日子了?!秉S昏,村里人聚集在村后的那塊空地上議論紛紛,一生卑微如草、沉默寡言的宏德叔成了村里人關(guān)注的焦點,一個人的死驚醒了沉睡的村莊。
“宏德的病都是累出來的,可憐呢!”住在宏德叔隔壁的老人說道。
“砍那么多柴干嗎?現(xiàn)在人死了,柴還沒燒完。哎!”村里的木頭叔說道。
次年夏天,宏德叔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在劇烈的疼痛中閉上了眼睛。臨近生命的終點,宏德叔不停地咳血。
宏德叔臨死前的場景從春蘭嬸口中吐出來,仿佛一塊巨石,砸入寂靜的湖里,驚起陣陣巨浪。春蘭嬸在我們那個巴掌大的村里因為樂善好施而頗有威信。
宏德叔臨死前那一分鐘一直努力張著嘴看著他的大兒子春春。春春知道他還有話說,俯身細聽?!安瘛??!睔庀u弱的宏德叔用瘦骨嶙峋的手指了指天花板,使出口中的最后一口氣說道。宏德叔的氣息愈來愈弱,他躺在大兒子春春的懷抱里。有那么幾分鐘,他一動不動,正當家人以為他已經(jīng)離去時,他忽然又艱難地睜開眼,對春春說道,等龍龍滿月時,燒那些柴。宏德叔的最后一句話永遠停在了“柴”這個字上。他艱難地說出這句話,而后在胸口一陣劇烈地起伏后,閉上了雙眼。
“宏德叔臨死還在惦記著他砍的那些柴,惦記著他剛出生不久的孫子龍龍啊。”春蘭嬸感嘆著。
看著親人們把宏德叔從床上抱進漆黑的棺木里,我又看見了那一塊塊熟悉的床板,那是瑪奇奶睡過的床板。十多年過去,在時間的浸潤下,這些床板彌漫著灰舊的色澤。床板上鋪著的稻草席已經(jīng)破舊不堪,有幾處磨損成洞。這是一張睡了許多年的稻草席,宏德叔一直堅持著沒把它換掉。
薄暮時分,我看見宏德叔的大兒子春春抱著這張破舊的稻草席來到了馬路邊的三岔路口。春春沒有用打火機點燃草席,他手里攥著宏德叔生前一直用的火柴?!皳溥辍币宦暎遗f的稻草席瞬間被點燃,很快就燒為灰燼。
“要是能在池塘邊燒就好了。我爸他喜歡水,以前經(jīng)常去池塘邊割豬草?!贝捍簢@息了一聲,如水的月光映射出他那張疲憊憂傷的臉。
按照村里的習俗,宏德叔的葬禮擺了三天的酒席。喪宴用的都是宏德叔生前砍回來的柴火。我站在門檻前,望著院落里的一堆堆木柴發(fā)呆。在宏德叔大兒子的要求下,親朋好友把宏德叔生前在山上砍的部分柴火從暗房里搬了出來。柴火堆滿了大半個院子。喧鬧的酒宴映襯出死者的孤寂,一邊是生者大快朵頤的狂歡,一邊是死者家屬的悲傷與痛苦,命運呈現(xiàn)出荒誕的一面。
喪樂彌漫在房間里,宏德叔靜靜地躺在一副寬大的楠木棺材里。這是他大兒子花了近五千塊錢購置回來的。
夜,黑色幕布般降臨大地,飯后,村里人漸漸散去,遠處近處的燈火漸次亮起。與宏德叔相熟的人還停留在院落里。我跟著父親和母親圍坐在院落那團燃燒的柴火前,腦海里浮現(xiàn)出曾經(jīng)和宏德叔上山砍柴的情景。宏德叔挑著一百多斤的干柴一搖一晃地行走在山間小路上,背影忽遠忽近,模糊而又清晰。
夜深了,帶著些許涼意,村莊深陷在一股巨大的寂靜中。宏德叔的大兒子春春把兩根拳頭粗的木柴投入火中,奄奄一息的火又重新熊熊燃燒起來,發(fā)出“噼里啪啦”的響聲,仿佛在為宏德叔送行。按照村里固有的習俗,春春把宏德叔生前穿過的衣服一件件扔進火中。打著補丁的衣服迅速被火吞噬。
次日,在縣城位于后山的殯儀館,三號爐的火化工面無表情地把宏德叔推進了火化爐中。宏德叔雙眼緊閉,嘴巴微張,仿佛睡著了一般。推進火爐的剎那,宏德嬸忽然拉住宏德叔的腿,又撕心裂肺地哭起來。眾人掰開了宏德嬸的手。很快,我看看火化工嫻熟地按了下按鈕,熊熊燃燒的火焰瞬間就把宏德叔吞噬了。屋外的煙囪里冒出陣陣白煙,緩緩朝天際飄去,仿佛宏德叔生前制造了一輩子的炊煙。
火化到中途,透過那塊小玻璃窗,我看見火化工用長長的鉗子翻轉(zhuǎn)著宏德叔已經(jīng)火化過半的身體。這一幕讓我的心頭一緊,我迅速退了出來,怔怔地望著湛藍的天空。又過了半個小時,火化工推出一鐵盤冒著陣陣熱氣的骨灰。宏德叔化為了灰燼。
一棵在涼風中“嘩嘩”作響的樹,如此鮮活,它終究要變成柴,燃燒成烈焰,變?yōu)榛覡a。每一個過程都彌漫著生命的掙扎與抵抗。
人何嘗不是一根柴。
這年年底,多年未見雪的故鄉(xiāng)下起了大雪。雪,紛紛揚揚,在半空中飛舞著。看著雪,我腦海里又浮現(xiàn)出多年前的薄暮時分,窗外雪花紛飛,宏德叔一家圍坐在柴火旁,一邊烤火一邊吃豬肉燉黃豆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