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應峰
閱讀的功效為何因人而殊?因為,閱讀是有門道的。作為一個探求知識的有心人,究竟該怎樣去閱讀呢?
重經(jīng)典閱讀,也重時尚閱讀。閱讀,可以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可以是不簡單的事情。說它簡單,是因為閱讀之人可以隨心隨意,挑自己喜歡的文字瀏覽,腦子里能貯存多少算多少,不去強求;說它不簡單,是對有心研究學問的人而言,它是一種高強度的腦力勞動,通過他人的文字從中發(fā)掘自己想要的東西。后一種閱讀屬于經(jīng)典閱讀,比如劉心武解讀《紅樓夢》,隨之有一系列讓人鼓掌叫好的文字問世;而前一種閱讀沒有壓力,在輕輕松松的閱讀中,從“雞湯”里喝出人生甜美,從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人生真諦,找到自己的人生密碼,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和震撼,算得上是時尚閱讀。不管是時尚閱讀還是經(jīng)典閱讀,都可以令人睿智豁達、優(yōu)雅美麗。通過閱讀,夢想的翅膀就會更有力量,生命的延伸就會有突破的方向。
善于瀏覽閱讀,學會捕捉知識。我們在幼年時期總習慣于將到手的圖書一翻再翻,直到滿足了好奇心為止。這樣的瀏覽讓人生充滿了樂趣。稍大一些的時候,我們愛東走西逛,哪里熱鬧往哪里湊。一只螞蟻、一株草、一朵花,都是誘惑。正因為這樣,童年的生活才顯得別有滋味。正是這樣的東走西逛,開發(fā)了我們的智力,活躍了我們的思維。再大些,我們閱讀的選擇性就越來越強了。我記得有一次在圖書館,見一個讀者很短時間內(nèi)就將厚厚一摞報紙“看”完了。我問他怎么看得這么快,他說:“我讀報的習慣是先將標題瀏覽一遍,一看標題就明白的,不會往下看;若是不符合自己閱讀意向的,也不會往下看;只看那些符合自己閱讀傾向的、感興趣的內(nèi)容?!蹦且豢?,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善于瀏覽”。所謂“閱人無數(shù)”“閱盡人世滄桑”,其實就是瀏覽人生的一種經(jīng)歷。人們就是在這種看人生、看社會、看世界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不斷地增長見識。
學會利用零星時間,并存有“拜讀”之心。零散的時間,在生活中俯拾皆是,就看你是否有心加以利用。元末明初著名學者陶宗儀,就善于利用零散的時間。他科舉不中,搬到窮鄉(xiāng)僻壤的南村,一邊耕種,一邊研修,將耳聞目睹的一切重要事情、閱讀前人著作的心得,隨時記錄在順手采摘的樹葉上,然后將樹葉放進瓦缸里積存起來,整整十年,從未間斷。后來,他靜下心來加以整理,編修成了《南村輟耕錄》和《南村詩集》。很多人認為魯迅是天才。魯迅卻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他從不把時間浪費在閑談上,即使在養(yǎng)病時也抓緊時間看書?!鞍葑x”,就是懷著朝圣般的心境閱讀。有的古人在讀書前先焚香凈手,端正衣冠,然后才靜坐閱讀。還有的古人甚至在讀書前會向書行禮。我們所處的時代,音像網(wǎng)絡的普及讓人難免心浮氣躁。許多書,任它多好,也處于可有可無的境地。但正如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睕]有書的記載和累積,人類活動就會舉步不前。一個人,只有不斷地從書本中汲取前人的知識、智慧和力量,才有超越“圣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