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代昆
成都市博物館書畫院院長,成都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成都市“非遺”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對外交流文化禮品創(chuàng)作特別指定書畫家。
中國國家畫院沈鵬導師工作室第二屆書法精英班、學術理論班結業(y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研究院藝委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四川省書法家協(xié)會篆刻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草書學會常務副會長,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成都市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團顧問。作品入展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展覽22次(獲獎4次),西冷印社主辦的展覽2次(獲獎2次)。
作為一名“與共和國風雨與共的文藝工作者”,我深感榮幸。1949年,在新中國誕生的曙色中,迎來我生命中的第一聲啼唱。那以后,我的人生旅程,便和共和國的命運同步跋涉:泥濘和坦途,憂傷和歡愉,失落和獲得……倏忽間,七十二個春秋過去了,彳亍在這驀然驚心的歲月之門,回首瞻顧那條漸漸遠去的路,多少的人事,送來眼底,多少的懷想,涌上心頭,一顆感恩的心,馨香芳馥,久久縈回。
感恩改革
我曾以為,賜我以生命,原本是造物主的舛錯。兒時的往事,多已模糊不清,我只依稀記得那是一些沒有鮮花、沒有歡笑的陰沉的日子。時光流逝而去,在成都郊區(qū)的一個合作社里,我默默地度過了我的全部青春。依憑著黨的改革大潮流,在“人才解放”的勁風推動下,我的生命之舟向著理想之彼岸漸漸駛近。1984年7月,我調入了成都市博物館。此后,在鮮花鋪滿的道路上,多少次地,造物主將那成功的鎖鑰交予我手中。從最早的“四川省黨外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知識分子” 到“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殊榮的獲得,是的,造物主的仙果并不永遠賜予有幸的庸才,我的人生之杯中也終于盛滿了快樂的甘泉。我想從那千首萬首的頌歌中,以最虔敬、最真摯的感情謳唱:“黨啊,親愛的媽媽?!?/p>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所領悟的是,任何一個人才的成長,都需要來自兩個方面的東面,就是人們常說的內因和外因。從內因說,是來自這個人對他所從事的事業(yè)的真誠熱愛,只有這樣,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以頑強執(zhí)著、不避艱辛的忘我精神去追求,別人流一滴汗,他就得流十滴汗。從外因說,一是指大環(huán)境,二是指外部所擁有的條件。我把我的生命契機歸結于改革。我以前是成都郊區(qū)一個合作社的工人,如果沒有改革,我根本不可能進入成都市博物館,那么今天的一切也都不復存在了。今天,我們黨和政府尊重知識、尊重文化、尊重藝術的所有政策,都是我們文化藝術人最堅實的支柱。沒有這些利好政策,就沒有今天文化藝術的昌盛繁榮,當然也就沒有我今天的一切了,這就叫大環(huán)境。外部條件,是指辦公條件,即創(chuàng)作、研究所具備的條件。我在博物館工作的這幾十年間,館所給我提供了良好的創(chuàng)作條件,且多年來一直受到上級有關部門和領導的直接關心。我認為,我今天所取得的成績,都是和這一切息息相關的。所以我要說,我取得的那些成績,既是屬于我個人的,又應該是屬于集體的。
感恩師友
“文革”前、中期,誰也不敢收學生,因此那段時間應算名符其實的自學?!拔母铩焙笃?,氣候略顯松動,我便開始尋找文學、書畫上的朋友,朋友又介紹朋友,慢慢地這方面的朋友多了起來。朋友中,我最難忘的是陳昌厚先生,他比我大很多,和我算忘年交。陳先生的書法在當時的同齡人中是最棒的,他對我的幫助很大,不幸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藝術上正走入成熟期的陳昌厚先生突然英逝了;老師中,對我文學上幫助最大的應算李公甫老師,他是我中學老師李治修的父親,為人謙和可敬。李老于舊學功力非常深厚,特別在詩詞聲律方面對我的指導最深。我當時抄的書,李老處所借算是最多的,一部他最珍愛的三十六本套的《萬樹詞律》,也毫不吝惜地挨本借給我抄完;我于篆刻的啟蒙應是在劉秉謙老師處。在認識劉老師以前,我雖自習過《飛鴻堂印譜》和齊白石的印,但實際上是沒有入門的。劉老師為人厚道,對晚輩親和,青年人都喜歡到他那里去玩。當時我沒有向劉老正面請教過,只是看過他的治印,可算是偷師學藝吧;書畫家中過從甚密的是劉既明老師和趙蘊玉老師。我當時借來雙鉤和摹寫的帖本,有一大部份都是趙老師提供的。趙老當時工作的單位是省博物館,是“軍管單位”,趙老專事書畫鑒定和復制古字畫工作,他摹寫的作品,幾可亂真;我正式拜過師的老師,一是著名美術理論家、國畫家、文物鑒定家李行百老師,一是著名古典文學專家、美術教育家藍菊蓀老師。拜在著名藝術史家、藝論家殷蓀老師門下,則已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了。如果沒有這些老師的教誨、鼓勵、指路,我是很難走到今天這一步的。特別是菊蓀老師,他不僅是我學習上的導師,也是我事業(yè)上的領路人,在我事業(yè)的每一步關鍵時刻,他都會出現(xiàn),幫助我,扶掖我。常常為我的事不辭辛勞,奔走呼號。我常告誡自己,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記師恩和友誼。偉大導師列寧說過:“誰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边@是做人的一個準則,我們每個人都應牢守這個準則。
感恩自己
就個人來講,能成為我們事業(yè)依賴的是什么?是信念,是把一個自己所熱愛、所鐘情的事業(yè)推向成功的信念;是執(zhí)著,是一個為了完成信念,而不計得失成敗的執(zhí)著;是堅韌,堅韌是執(zhí)著的最忠實、最強大的后盾。有了堅韌,一切艱辛、疲勞、困惑,都會揮之而去。握住了堅韌,就握住了成功。是堅韌支撐執(zhí)著,是執(zhí)著完美信念。
我感恩自己所有的經歷。這些年,我哭過笑過、付出過承受過、努力過放棄過、得到過也失去過,這些經歷成就了現(xiàn)在的我,它們使我更加堅強和豁達,敢于追求勇于面對,也學會了平淡相守。所以,在對所有值得感激的人抱有感恩之心外,有一個小小的角落,是留給我自己的。我想和一直并肩作戰(zhàn)的自己,說一聲,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