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fēng)徐
那時候他們聚少離多,分離的時候總是牽腸掛肚,相聚時無限甜蜜。她有一手好廚藝, 他夸贊周圍親戚朋友從來沒有誰能像她把家常菜做得這樣走心。他的說辭毫不夸張,她周圍也沒有??诟怪畾g人人向往, 卻并非人人都會花心思,花心思也往往力所不能及。就像寫文章,也需要靈感, 需要與生俱來的悟性,稟賦超凡有望成為大作家,一般天賦的就自娛自樂,她覺得自己這點“小”足夠應(yīng)付人生,何況成為大器的代價她也舍不得。他長期駐外地工作,一兩個月回來一趟。往往是周末的傍晚,她下班路上買好肉、蛋、蔬菜,回家直奔廚房,打開暈黃色的燈光,開始忙碌。摘菜,洗菜,水龍頭“嘩嘩”一陣一陣響,鍋碗瓢盆叮叮當(dāng)當(dāng)像是互相打招呼。轉(zhuǎn)動灶具的旋鈕,藍(lán)色火苗暢快燃燒,跟著排煙機“呼呼”的嘯聲,過一會兒聽到門口有響動,原來是他回家了。洗手,換衣服,進廚房轉(zhuǎn)一圈算是打招呼。她繼續(xù)忙碌,不用看就知道他在研究紅酒,拿起這瓶,放下, 又拿起那瓶,選中了又進廚房找開瓶器、醒酒器。忙完了這一切,坐在飯廳餐桌旁點上一支香煙,等酒醒,也等開飯。他并不開燈,她能看到他的輪廓,以及香煙的明滅,他貌似只是休息,其實一直在打量廚房里煎炒烹制的老婆,滿眼的欣賞和疼愛。
有一回他出差臨時回來,她不在家。到了中午,他在冰箱里找到一袋冷凍餃子,他知道這是她的常備餐。煮熟,只咬了一口,剛嘗出豬肉白菜餡便放下筷子,蔥、姜的味道是他幾十年來都厭惡的,敏感至極。他們在一起吃飯時,她燒的菜里從來不放蔥、姜。兩人談戀愛的時候到飯館吃飯,他點完菜得趕緊叮囑服務(wù)員,有哪些忌口。再以后不等他說,她也會適時提醒。有時候服務(wù)員會跟進一句:“那能放蒜嗎?”他答:“蒜可以呀,可以多放?!币f蔥、姜、蒜味道中最沖的屬大蒜,但他吃蒜蓉吃得悠然自在。按說白菜沒什么異味,且營養(yǎng)豐富, 可他居然也不吃,問原因,答,什么味道也沒有,沒啥好吃的。確實是個怪人。而她燒飯秉持著一套傳統(tǒng)路數(shù),蔥、姜、蒜從太奶奶那輩人就不可或缺,燒蔬菜必須有蔥,蔥、姜在魚肉類或餡料里必不可少,為了去腥除味,沒有其他食材可以替代。后來結(jié)了婚,她燒菜就簡省了, 但總覺得少了點什么,牛、羊肉沒了姜、蔥的參與,仿佛回到原始部落,尤其包餃子,總覺得肉餡有血腥氣。后來她經(jīng)常包只能自己吃的餃子冷凍起來,如果上班忙,回家就下餃子,方便快捷。
他一年回來次數(shù)有限,她自然不會在吃飯上跟他較勁,時間久了,他以為她跟他的口味完全一致。甚至有一回喝酒喝到高興,忍不住高談闊論:“人家說兩口子要想過得長遠(yuǎn)有三點,吃到一起、玩到一起、睡到一起,看來這輩子就是你了,來,咱們干一杯!”她便配合干杯,卻隱約覺得吃到一起還差那么點兒意思。
后來他調(diào)回來工作,天長日久生活在一起,他對她和女伴們出去吃個臭豆腐、螺螄粉開始說三道四。她是個聰明的女子,她知道應(yīng)該適時表態(tài)。依然燒了四個沒有蔥、姜、白菜的晚餐,紅酒還是由他挑選,她是輕輕轉(zhuǎn)動著高腳杯說的這番話。她并沒有干涉他的不喜歡, 她對他早已超越包容范疇,遷就的前提是因為有愛。
或許男人的成長總要慢半拍。那天晚上,他們把一瓶紅酒喝到一滴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