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之
本月書籍:《外婆的道歉信》
作者:[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譯者:孟匯
豆瓣評分:8.0
在你心目中,外婆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呢?會從口袋里變戲法一樣掏出糖果?在媽媽責備你的時候,成為保護你的“英雄”?當你需要一個溫暖懷抱時,向你張開雙臂?這種溫暖、慈祥的形象,被《外婆的道歉信》一書中愛莎的外婆顛覆了。
書中的外婆是一名冒險家,她的格言是:“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p>
于是,她做了很多瘋狂的事兒:生病那會兒,半夜逃出醫(yī)院,帶著孫女愛莎翻進動物園看猴子;她像個孩子一樣,紿雪人穿上衣服,讓鄰居們誤以為有人摔了下來:把重要的事情記在墻上,只因墻不會丟失:在陽臺上用彩彈槍射擊推銷員……盡管已經(jīng)是一位77歲的老太太,但一點兒也不安分,正如書中形容的那樣“她活潑過頭”了。
盡管在很多人看來,外婆似乎腦袋出了毛病,但在愛莎心中,外婆是一位超級英雄。當愛莎受到別的孩子欺負后,回到家里,外婆為她編織專屬于她的冒險故事,被欺負得越厲害,故事越精彩,每一個故事里,愛莎都是戰(zhàn)勝困難的勇士。有一回,愛莎的校長把外婆請來辦公室,說不要惹沒有自控力的男生,外婆聽罷,抄起地球儀砸向校長,表示自己也是沒有自控力的人,爾后轉身離開,
可是,外婆年紀大了,她終究要與這個世界道別。在離開人世之前,她給身邊的人留下了道歉信,并讓愛莎充當信使——讀到這里時,我本以為這是一個歡樂的送信之旅,殊不知,笑著笑著,淚水開始在眼眶中打轉。
外婆是一位戰(zhàn)地醫(yī)生,哪里有戰(zhàn)爭,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在救死扶傷的過程中,她幫助了很多人,甚至把其中一些人帶回了家,安置在公寓里——他們便是外婆的鄰居們。每天要洗N次手洗手的“怪物”狼心是熱愛和平的戰(zhàn)士;煩人精布里特瑪麗曾經(jīng)照顧過愛莎的媽媽;借酒消愁的黑裙女人是心理咨詢師,由于在戰(zhàn)爭中失去親人而嗜酒如命……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與外婆有關:是她,讓他們對生活有了希望。
可是,當她忙于幫助別人時,卻忽略了自己的女兒,導致母女倆如同仇人一般,幾乎每次見面都以不歡而散收場。為此,外婆感到很抱歉:她缺席了女兒的成長。
愛莎的媽媽原諒自己母親的方式非常直接——她長大成人,像她母親一樣奔走在醫(yī)療一線,有了愛莎以后,她意識到,比起自己,有更多的人需要她的媽媽。
這本書吸引入的地方也在這里:很多時候,我們責怪父母沒有時間陪伴我們,卻鮮少思考過,他們除了是我們的父母,還是社會上的一員,除了有“小家”,還有“大家”,有人說,努力工作是為了能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但與此同時,也是普通人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編輯/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