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洋口港經濟開發(fā)區(qū)港城幼兒園 楊秋琳 劉 暢
自主是為了獨立、為了成長,自主讓幼兒多了一種成長和交往的方式。蒙臺梭利說過:“教育就是激發(fā)生命、充實生命,協(xié)助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幫助他們發(fā)展這種精神。”自主入園課程的實施就是讓孩子們在自主解決入園時遇到的種種問題中提高他們的自主生活能力。讓孩子自主入園,家長們難免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思前想后,擔心孩子會不會哭?會不會找不到教室?孩子的大包小包怎么拿?我們的老師可以嗎?我們的孩子愿意嗎?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喜歡依偎在家人懷抱中撒嬌哭鬧、喜歡牽著老師溫暖大手尋找安全感的你們,是否已經收拾好行囊、擦干淚水,準備好和我們一起出發(fā)了呢?
事情的開始,總是各種憂慮。盡管上學期大班幼兒已經開始實施自主入園,這學期初老師在和家長進行線上交流的時候,家長們還是憂慮重重。家長們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通過自主入園有所成長,又害怕孩子入園時會不敢不愿、磕碰受傷。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們踏出了自主入園的第一步。
能干的寶貝們,幼兒園里藏著許多運輸“小神器”,你們明亮的眼睛是否已經發(fā)現(xiàn)了呢?
4月13日,開學第一天,孩子們自主入園的姿勢花樣百出。有細心的家長為孩子整理好被褥,用大包背著、小車推著、行李箱拉著;有的孩子則稍顯狼狽,雙手拎著大大的行李袋,走走歇歇,艱難不已……第一天入園結束后,老師們及時整理入園照片并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都遇到了“行李難”的問題——“被子太重”“樓梯太長”“三樓太遠”等,種種問題,讓孩子們的自主入園困難重重。
可是再多的困難也難不倒可愛的孩子們,他們在戶外游戲中得到了靈感,“老師,我可以用三輪車運送被子。”“老師,我們能用小吊籃把被子吊到樓上去嗎?”孩子們把越來越多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隨后便開始在幼兒園尋找合適的運送工具——三輪車、滑板車、長棍子、小木梯……幼兒園的運輸“小神器”可真不少呢!
還有小班的孩子回憶起了那個曾經幫助他一起拎被子的哥哥姐姐,于是園里組織了一次志愿者招募行動,中大班的孩子們紛紛響應,積極地在宣傳板上簽名應聘,寫下的只是一個簡單的名字,顯現(xiàn)的卻是一份堅定的承諾。
沐浴著春日的陽光、浸潤著柔和的春風,萬物俱備,孩子們又一次出發(fā)了。場地上的孩子們有的拉著滑板車,有的騎著三輪車,更有的找到了熟悉的小伙伴一起挑著擔子,姿勢帥氣、輕松自在。樓上的孩子們有的借助滑梯板瞬間翻越曾經難以逾越的樓梯高山,還有的借助滑輪輕松到達曾經遙不可及的三樓。瞧,這就是重新出發(fā)的孩子們。
志愿者們積極行動、分工明確,運輸小分隊給弟弟妹妹一起運送被子;工具小分隊則把運輸工具送回原地,隨時待命??粗⒆觽兣排抛诨遘嚿?,雖然戴著口罩,但我相信他們的嘴角一定蔓延著幸福的微笑。
一次相約、一陣忙碌、一場歡喜、一路成長,也許曾經的我們擔心過許多“萬一”,但孩子們收獲的許多“第一次”還是讓我們驚喜連連。老師們的這份心情如同父母第一次看到孩子蹣跚起步,感動不已。
正當我們的自主入園之旅越來越順暢的時候,梅雨季到來了。大雨、小雨像是和孩子們玩游戲,總是突然而至。陰晴不定的天氣讓孩子們不能及時帶好雨具,放學時只能依賴老師送到家長手里。
但聰明的孩子們總不會被難住,他們“對付雨天”各有主意,有的提出要多帶一把雨傘放在幼兒園,有的則表示要多看天氣預報,這樣就不會忘記帶雨衣。
于是,孩子們開始關注起班上天氣欄,回到家里也總是拉著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看天氣預報,了解天氣狀況。大班的哥哥姐姐還制作了天氣宣傳板放在入園大廳,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及時關注天氣。
又一個雨天到來了,準備充分的孩子們有的穿著雨衣,有的撐著雨傘、踩水嬉鬧,陰暗沉悶的雨天彷佛被孩子們的笑容點亮,孩子們笑著、鬧著,共同演奏雨天狂歡曲。到了教室,孩子們掛好雨衣、擺好雨鞋、放好雨傘,靜候著離園時和雨水再次相約。
在自主入園的路上,晴天也好、雨天也罷,孩子們歡笑依舊,眼里的光滿是對世界的憧憬,嘴角的笑滿是對生活的向往。
一天早晨,一個小姑娘在爸爸的陪伴下自己騎著車到了幼兒園,瞬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來是中班的朵朵小朋友。朵朵爸爸說自己家就住在幼兒園隔壁的小區(qū),朵朵早就想騎車來幼兒園了,這不,今天就讓她試試,孩子可開心了。
“朵朵騎車”事件迅速引發(fā)了全園的關注,細心的老師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助力幼兒成長的機會,立即整理了全園小朋友的家庭住址,原來有不少孩子就住在緊鄰幼兒園的兩個小區(qū)里。這下老師和孩子們不謀而合,有了新主意。蠢蠢欲動的孩子們對于從家到幼兒園的旅程想法頗多,有的想騎扭扭車,有的想開電動小汽車,還有的想一路滑著滑板車過來呢。
于是,一次拉風的入園之行開始了。
不能因為擔心從樹上掉下來,就不選擇去爬樹,同樣,不能因為有危險,就什么都不讓孩子做。
在自主成長的這條路上,孩子們從最初的猶豫不決到現(xiàn)在的堅定不移,背后是老師們的靜靜觀察、默默支持,幫助孩子們樹立了自信和勇氣。運輸工具的探索、同伴的合作,讓我們的自主之旅變得更加精彩。
課程的順利實施與家長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我們與家長攜手形成教育合力。家長從開始的不理解、不支持、不放手到課程實施中的主動引導、積極配合,深深體味到“放手也是一種愛”。
在幼兒園,孩子們總是處于被呵護的位置,如何讓孩子成為生活中真正的主人?老師和孩子們討論的結果就是:組織開展“保育老師體驗日”活動。這一天,孩子們以小組的形式,把保育老師的工作進行分工、認領、執(zhí)行,從而體驗自主勞動的樂趣。
看見兒童的力量,是能夠放下身段,調整自己看世界的角度,陪伴孩子一起看見新的世界;發(fā)掘兒童的力量,是可以打破常規(guī)的束縛,陪伴孩子一起探索自身的能量;珍視兒童的力量,是樂意呵護幼小的心靈,陪伴孩子一起珍惜純真的美好。愿我們的老師眼里有光、心里有愛、溫暖明亮、勇敢前行;愿我們的孩子在放手中前行,在前行中成長,在成長中體會到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