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方
摘 要:電網企業(yè)既是傳統(tǒng)企業(yè),也是現代企業(yè),作為傳統(tǒng)企業(yè),經過了幾十年的過程發(fā)展,歷經了初期、成長和成型的過程,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技術都在不斷地更新和進步。隨著現代管理模式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代智慧供應鏈概念被提出并在短時間內得以快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為現代物流管理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巨大推力,現代智慧供應鏈以智能采購、數字物流、全景質控三大智慧業(yè)務鏈為基礎,提高物資專業(yè)運營能力;以智慧運營為核心,提高供應鏈全過程數據挖掘和價值創(chuàng)造能力。
關鍵詞:電網企業(yè);現代智慧供應鏈
1實施背景
需求計劃儲備是針對工程項目物資需求開展的前期工作,也是制約工程項目物資到貨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傳統(tǒng)物資需求提報工作由設計單位或項目管理部門根據工程設計的設備材料清冊,對照查找物料編碼、選定或自行編制技術規(guī)范書等必要的需求計劃編制信息后,線下編制物資需求清單,在ERP創(chuàng)建采購申請,發(fā)送至物資部門匯總、審查、上報。隨著公司集中采購范圍的不斷擴展,原模式下需求計劃編制方式效率低、標準化應用困難,跨專業(yè)系統(tǒng)水平低等問題日益凸顯,迫切需要應用信息技術為需求計劃提報工作帶來新的變革。
以2021年第一批業(yè)擴項目為例,該批次業(yè)擴項目涉及7個縣區(qū)公司,物資匹配計劃162條,金額690.16萬元。自3月23日可研文件批復至物資質檢完成,物資供應時長為76-173天。其中項目前期用時20-129天,遠大于全省業(yè)擴項目需求編報的10-30個工作日的平均時間。主要存在的問題:一是項目可研深度不夠、人員對系統(tǒng)不熟悉導致物料提報階段漏報、錯報,頻繁修改。二是技術規(guī)范審核不嚴,導致到貨物資無法滿足現場實際需求。三是計劃提報不及時,給物資供應及工程實施預留時間較短。
通過構建標準化的需求計劃通用模板和需求計劃儲備,運用信息化技術,物資需求進準預測與提前儲備相結合,流程關口前移,實現需求計劃快速生成、計劃即時審查,提升需求計劃編制、提報、審查環(huán)節(jié)效率,為精準采購奠定基礎。
2內涵和主要做法
2.1內涵
通過現代智慧供應鏈“構建需求計劃儲備庫”、“物資清冊在基建項目可研、初設階段的智能應用”、“業(yè)擴項目物資清冊的智能應用”、“基于工程物資需求周期精準預測預算”、“在庫可利用物資全量信息在可研編制階段的協同應用”、“庫存物資智能平衡利庫”、“采購計劃提報智能提醒”、“合理安排里程碑計劃”等輔助場景的應用,收集歷史項目及對應物資需求信息,依據設方案或需求計劃編制習慣,對不同項目類別、規(guī)模編制需求計劃通用模板。需求單位或設計單位依據項目編號在系統(tǒng)中維護需求計劃,系統(tǒng)在需求計劃儲備庫中自主判斷尋找項目匹配的需求計劃通用模板,計劃編制人員僅在模板中對差異的部分進行需求調整。將儲備庫的需求計劃轉成采購申請,實現物資需求計劃預先存儲,遷移計劃審查,縮短計劃提報時間。
2.2業(yè)務做法:
物資需求計劃儲備庫輔助場景功能共包括基礎數據配置與傳輸、物資需求計劃通用個模板、物資需求計劃編制管理、物資需求計劃審批管理、物資需求計劃儲備庫查詢等功能。業(yè)務過程描述如下:
2.2.1需求計劃通用模板編制。通過收集歷史項目及對應物資需求信息,依據設方案或需求計劃編制習慣,在“物資清冊在基建項目可研、初設階段的智能應用”、“業(yè)擴項目物資清冊的智能應用”等模塊,對不同項目類別、規(guī)模編制需求計劃通用模板。包括典設模板以及自用模板。通過智能化編制物資清冊,提高編制效率和準確性。
2.2.2需求計劃編制管理。通過“構建需求計劃儲備庫”的功能,相關人員可依據需求計劃儲備庫實現可用物資范圍、物資技術規(guī)范ID/固化ID、成套物資邏輯關系、物資評估金額等需求計劃信息查詢。在物資需求計劃儲備庫入庫前,可根據項目典設,預制需求計劃通用模板,在需求計劃儲備庫入庫時,選擇通用模板直接生成需求計劃儲備信息,設計人員僅對部分需求進行調整即可生成完整的需求計劃,提升需求計劃提報效率。
2.2.3基于工程物資需求周期精準預測預算。建立輸變電工程物資需求周期推算模型,為提高項目物資計劃準確率、確定合理的交貨期等提供依據。項目建設單位借助模型預測,快速高效的獲取年度物資需求計劃和物資需求預算,提高年度項目預算的編制效率和準確率,降低工作量。通過準確的預算編制,確保項目管理單位順利提交物資需求計劃和簽訂合同,滿足工程建設進度的需要,減少項目延期拖期的風險。包括綜合計劃表、通用標準設計清冊、需求周期預測預算三大業(yè)務模塊場景。
2.2.4采購計劃智能提醒。通過“采購計劃智能提醒”的功能,利用演算模型,測算物資需求計劃合理的交貨日期,柔性匹配采購批次,智能提醒需求部門及時將儲備計劃轉正式計劃進行提交,物資計劃提報工作由“被動接收”至“主動提醒”的轉變。協同各業(yè)務環(huán)節(jié)人員有效進行采購工作的信息傳遞,實現采購計劃的智能提報。
2.2.5合理安排里程碑計劃?;诮ㄔO部門下發(fā)的里程碑計劃安排,結合項目投產時間,打造歷史物資到貨時間信息庫,根據不同項目類型的合理工期進行精準預測物資采購周期及物資需求提報時間,從而提高編制項目物資上報的工作效率和準確率。包括項目信息查看、項目清冊導入、合理安排采購批次三大業(yè)務場景。
2.2.6庫存物資智能平衡利庫。庫存物資智能平衡利庫通過建立縣、市、省三級平衡利庫機制,利用包括生產運維物資、工程結余物資、退役資產、項目暫存物資、供應商寄存物資開展庫存物資智能平衡利庫,通過庫存物資智能平衡利庫,減少積壓和閑置庫存的同時減少需求提報,避免重復采購,并通過鎖定智能平衡利庫物資促使相關單位盡快履行調撥手續(xù),實現物資快速供應。
3實施成效
3.1提升通用程度
通過出變電工程、農配網工程典型設計物資清冊模板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了設備材料清冊數據的及時更新與同步問題,建立了各專業(yè)間統(tǒng)一的物資清冊,提升重點物資、通用程度較高物資的選用率??裳芯幹茊挝辉诰幹品桨笗r可根據典設模板進行參考,快速選擇物資類型,輸入項目物資清冊,提升可研編制深度。可研審查人員可以快速識別可研方案與典設模板的差異部分,加快審查速度和準確率。
3.2自動匹配。
以信息化系統(tǒng)職稱線上需求計劃提報工作,由系統(tǒng)自動匹配需求計劃儲備庫中的計劃儲備信息完成需求計劃編制,項目人員只需對部分需求計劃進行調整即可生成完整的需求計劃,大幅提高需求計劃提報效率。
3.3自動校驗
運用系統(tǒng)對物資需求的規(guī)模、物資范圍、用量關系、成套物資使用比例關系、精簡物料、固化ID等邏輯數據進行校驗,實現需求計劃儲備庫入庫操作即進行計劃審查,對邏輯不符的信息,及時預警提示,前移需求計劃審查工作,減少人為工作誤差,縮減計劃申報處理時間,提升需求計劃提報準確性。
3.4盤活利庫
通過實時共享物資信息,提前調整項目方案,盤活利庫提升項目投資經濟性。通過與方案有關聯性物資信息庫實時共享,使方案編制單位能準確獲知可利用物資的整體情況,在編制方式時有選擇的使用該類物資,實現庫存物資的盤活利用,降低庫存物資占用成本,提升項目投資經濟性和工資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宋孜、趙文炎、雷婧.智慧申報 需求計劃更智能[J].華北電業(yè),2020, No.310(08):30-31.
[2]徐欣,曲華磊,華天琪,等. 創(chuàng)新計劃管理模式助力智慧供應鏈[J].企業(yè)管理,2020(4).
[3]楊硯硯,王延海.電力物資供應鏈運營體系建設實踐[J].供應鏈管理,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