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經(jīng)濟帶來了猛烈的沖擊及影響。本文通過AD-AS模型、IS-LM模型、總供給總需求動態(tài)模型等模型以及費雪效應、菲利普斯曲線等理論,分析疫情下我國宏觀經(jīng)濟短期變化,并且結合中國政府的應對措施,分析措施所起作用的原理及其預期效果,為此次應對總結經(jīng)驗與啟示。
關鍵詞:疫情;宏觀經(jīng)濟;AD-AS模型;IS-LM模型
從2019年底出現(xiàn)首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以來,疫情迅速蔓延。雖然如今在國家及時實施相關防控措施以及全國人民的努力抗擊下,疫情已經(jīng)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與已經(jīng)發(fā)生的2003年非典相比,這兩次事件中疫情規(guī)模、受影響的經(jīng)濟體量截然不同。當中國經(jīng)濟被新冠病毒撞了一下腰,整個社會經(jīng)濟的運行被按下暫停鍵,其短期內的損失顯而易見。那么疫情對我國宏觀經(jīng)濟在短期產生了怎樣的具體影響,中國政府的此次應對措施又有何效果。
一、疫情對宏觀經(jīng)濟產生的短期沖擊與影響
1.疫情對國內生產總值產生的影響
GDP(國內生產總值)= C(消費)+ I(投資)+ G(政府購買)+ NX(凈出口)
由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來看,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均受到較為嚴重的沖擊,導致國內生產總值受到了劇烈影響。
2020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隔離防控,二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結束過往八個月穩(wěn)定增長的態(tài)勢,環(huán)比下降87.33%,餐飲、旅游等服務業(yè)受到嚴重影響,短期難以恢復;二月份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此前四個月穩(wěn)定在5.3%附近,受疫情影響更是直達負值,累計增長率達-24.5%,投資數(shù)量銳減,大部分企業(yè)復工延遲,許多行業(yè)的投資節(jié)奏被疫情打亂,對未來經(jīng)濟不確定性的擔憂升溫;此外疫情暴發(fā)后,許多國家采取了封鎖邊境的措施,面臨著人員出入境受阻以及物流的中斷,進出口差額也是一反我國貿易順差常態(tài),進口金額與出口金額雙雙下降,二月份貿易逆差4200億元,創(chuàng)下近十年最低紀錄。
在全球疫情暴發(fā)的大背景下,消費、投資、進出口雙雙增長乏力并有衰退之勢,從而導致產品與服務的生產下降,GDP(國內生產總值)在2020年一季度由正轉負,終止此前20個季度同比6.0%-7.1%的增長勢頭,同比下降6.8%,短期內受到大幅沖擊。
2.疫情對失業(yè)率產生影響
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下,1月份和2月份全國城鎮(zhèn)調查失業(yè)率均有所上升,特別是2月份達到了6.2%,而1月份是5.3%。
結合奧肯定律:失業(yè)率與GDP之間是負相關關系,以及在上文得知在疫情的影響下GDP下降的事實,由此可以解釋失業(yè)率有所上升的現(xiàn)象。
3.疫情對價格水平與通貨膨脹率產生影響
(1) 疫情對通貨膨脹率的影響
在疫情防控期間,通貨膨脹率受失業(yè)率升高的影響而降低。
由菲利普斯曲線:π=πe-β(u-un)+ν可得,在短期,假設πe預期通貨膨脹率與ν供給沖擊不變,菲利普斯曲線不移動,由于通貨膨脹與失業(yè)率負相關,疫情期間高失業(yè)低產出使失業(yè)率增加,則通貨膨脹率減小。
(2) 疫情對價格水平的影響
疫情對宏觀經(jīng)濟的沖擊還表現(xiàn)在價格水平受到影響,商品零售價格指數(shù)于2020年2月結束近兩年上升趨勢并達到最高點,此后一直回落,2020年4月份更是觸達2019年10月低點。下面用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對價格水平的沖擊作出解釋。
(1) 總需求
總需求函數(shù)AD=AD(P)由產品市場均衡條件Y=C(Y-T)+I (r)+G+NX(e)和貨幣市場均衡條件 =L(r,Y)求得。在疫情的影響下,根據(jù)(1) 中所分析,已知消費C、投資I、凈出口NX呈緊縮狀態(tài),則總需求函數(shù)也受其影響呈緊縮狀態(tài),向左下方移動,由AD_1移動到AD_2。
(2) 總供給
總供給即經(jīng)濟社會的總產量,總供給由宏觀生產函數(shù)來表示產出與勞動和資本等之間的關系:Y= f (N,K),其中,Y為總產出,N為整個社會的勞動力,K為整個社會的資本存量。在短期內可以不考慮資本存量的變化,而勞動力因疫情期間企業(yè)的停工減產政策而縮減,緊縮總供給,總供給曲線向左上移動,由AS_1向AS_2移動。
(3)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假設疫情前處于均衡點A。由圖 1中價格水平的變化推斷,結合由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的移動與(1) 中所分析,先經(jīng)過總供給曲線的緊縮性移動,均衡點由A點移動到B點,產出水平變小,價格水平變高;再經(jīng)過總需求曲線的緊縮性移動,均衡點由B點移動到C點,均衡的產出水平變小,價格水平急劇下降。
由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的移動,最終可得,均衡產出水平由Y_1下降至Y_3,均衡價格水平從P_1下降至P_3。
綜上,疫情使得物價水平先上升,后下降。
二、我國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
1.貨幣政策的具體措施
2020年1月6日,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百分點,2月3日開展逆回購1.2萬億元且下調逆回購利率10bp,2月17日及20日分別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和將LPR報價全系下調。由上述可知,在疫情的沖擊下,國內央行采取公開市場操作、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寬松貨幣政策,從而調節(jié)短期利率、基礎貨幣、銀行儲備、貨幣供給量,進而降低融資成本,從而挽救受疫情影響經(jīng)濟衰退的市場環(huán)境,穩(wěn)定物價、就業(yè)以及國際收支平衡。
2.貨幣政策的實施原理
(1) 公開市場操作
①原理邏輯
通過公開市場業(yè)務買入價證券→相當于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增加貨幣供應量→ 貨幣價格下降→利率下降→刺激計劃投資增加→增加計劃支出、生產和收入→增加實際支出、生產和收入。
②原理預期
在疫情時期,公開市場操作作為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使得利率下降,計劃投資I增加。由計劃支出函數(shù)E=C+I+G+NX可得,計劃支出增加,計劃支出曲線上移至新的均衡點,收入增加。
(2)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①原理邏輯
初始存款B,法定存款準備金率rr,此時總貨幣供給= [1+ (1-rr)+(1-rr)2+…]=1/rr*B。故銀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通過部分準備金制度,增加貨幣乘數(shù),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貨幣供給。
②具體實現(xiàn)過程及預期
存款準備金率(rr)是銀行準備金在其持有存款中的比例,初始存款B,總貨幣供給M,由M=*B可得,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增加了貨幣供給。
3.貨幣政策實施預期
IS曲線:Y=C(Y-T)+I(r)+G+NX
LM曲線:M/P = L(r,Y)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使得在IS曲線不變的情形下,LM曲線右移,均衡點向右下方移動,此時利率下降,產出增加。
三、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
1.財政政策的具體實施
2020年1月23日財政部開始緊急下?lián)?0億元用于疫情防控,隨后2月14日累計投入901.5億元。在2020年1月下旬財政部與醫(yī)保局、衛(wèi)生健康委分別針對確診患者醫(yī)療費用聯(lián)合發(fā)布相關費用保障政策,以對確診患者予以財政補貼。在企業(yè)納稅、貸款利率方面稅務總局以及財政部都發(fā)布多個通知對企業(yè)予以財政補助,對疫情進口物資財政部也實行減稅政策。
由此可知在疫情的沖擊下,國家政府采取了資金撥付,個人補貼、企業(yè)補貼以及減稅等方式推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從而穩(wěn)定經(jīng)濟、穩(wěn)定市場。
財政政策主要分為兩個方面:補貼增加計劃政府購買、減稅增加計劃消費。
2.財政政策的實施原理及預期
(1) 產出增加
疫情時期,資金撥付、個人補貼、企業(yè)補貼等財政措施使政府購買增加。由計劃支出函數(shù)E=C(Y-T)+I+G+NX可得,政府購買增加,計劃支出增加,導致計劃支出曲線上移,與直線E=Y相交所得的均衡點向右上方移動,收入增加。
減稅,使稅收減少(ΔT),使得可支配收入(Y-T)增加ΔT。由計劃支出函數(shù)E=C(Y-T)+I+G+NX可得,消費增加,計劃支出增加。對于一個給定的收入水平(Y),計劃支出減少了。因此稅收的減少使得支出曲線向上移動,與直線E=Y相交所得的均衡點也是向右上方移動,收入增加。
(2) 實際利率上升
小型開放經(jīng)濟模型中,當國內政府實施擴張性財政(擴大政府購買或者減稅)政策時,國內儲蓄減少,儲蓄線左移,投資函數(shù)曲線不變,均衡點向左上方移動,實際利率上升。
四、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具體共同作用原理及預期
1. IS-LM模型
若先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再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因貨幣的寬松政策,圖 2中LM_1右下移至LM_2,均衡點由A點移到B點,均衡利率水平下降,產出增加。因擴張性的財政政策,IS_1右上移至IS_2,均衡點由B點移到D點,均衡利率水平相比B點上升,產出相對B點增加。
若先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再實行貨幣的寬松政策。因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圖 2中IS_1右上移至IS_2,均衡點由A點移到C點,均衡利率水平上升,產出增加。因貨幣的寬松政策,LM_1右下移至LM_2,均衡點由C點移到D點,均衡利率水平相比B點下降,產出相對B點增加。
貨幣的寬松政策與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實施的先后順序不同,對中間過程得到的均衡點不同,均衡利率水平與均衡產出水平也不同,但是對最后的結果得到的政策與實施的目標均衡點都相同。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實施是以穩(wěn)定經(jīng)濟為目的,即彌補疫情對經(jīng)濟產生的影響。所以為達到調整疫情后宏觀經(jīng)濟恢復正常,最后圖 2中目的均衡點D與實施政策之前的均衡點A相比,均衡點D的利率水平低于均衡點A的利率水平,均衡點D的產出水平高于均衡點A的產出水平。兩種擴張政策的實施都會導致產出的擴張性增加的結果。
受疫情影響,為調整宏觀經(jīng)濟恢復正常,對于以貨幣政策主導,還是以財政政策主導,經(jīng)濟學家們各抒己見。若以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主導,再實行貨幣的寬松政策。均衡利率先上升后下降,產出不斷增加;若以寬松的貨幣政策主導,再實行財政的擴張性政策,均衡利率先下降后上升,產出依然不斷增加。
2.總供給-總需求模型
自然產出水平Y,預期價格水平Pe,總供給Y=Y+α(P-Pe)。
由(1) IS-LM模型的分析可得,產出增加,即總需求增加,那么圖 3中總需求曲線由AD_1移動到AD_2。這時由于通貨膨脹的變化沒有被預期到,因而AS曲線Y=Y+α(P-Pe)不變,其交點由A變?yōu)锽,此時均衡產出增加,物價P也提高。但隨之人們會提高其通貨預期,Pe增加,從而使得AS_1曲線向左移動。假設此過程Y未達到自然產出水平Y,均衡點A→B→C,政策實施的預期為:價格水平升高,均衡產出先增加后減少。
由于該模型中,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有著滯后性,因此在發(fā)生新的沖擊之前只能保證A→B的過程發(fā)生,即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實施后,均衡價格水平升高,均衡產出增加。
3.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動態(tài)模型
上述擴張性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實施對計劃支出產生正向刺激,對總需求產生了正向沖擊。
如圖 4所示,這里不分析長期均衡位置,只考慮短期均衡的變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實施后,在時期t,產生對總需求曲線一個正向沖擊,動態(tài)總需求曲線由DADt-1右移到DADt,此時動態(tài)總供給曲線不移動。因此,經(jīng)濟沿著動態(tài)總供給曲線由A點移動到B點,產出增加至Yt,通貨膨脹率上升至πt。通脹率上漲對總供給曲線產生正的沖擊,在時期t,總供給曲線由DASt上移至DASt+1,經(jīng)濟沿著總需求曲線由B點移動到C點,產出減少,通貨膨脹率增加。在時期t+2,此時總需求沖擊已不明顯,這里假設總需求沖擊消失,總需求曲線回到原來的位置DADt-1,同時總供給曲線由于預期通貨膨脹的增加而繼續(xù)上升至DASt+2,經(jīng)濟由C點移動到D點,此時產出會減少,通貨膨脹率下降至πt+2。
在政策實施的第一階段,是通脹率上升,產出增加是一種理想的預期,在第一階段實施后產生的附加效應使得通脹率上升,產出下降,是非理想預期。政府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實施應該及時進行調整,彌補不足之處。
五、總結與展望
此次新冠疫情是一次影響范圍大,持續(xù)時間長的重大突發(fā)事件,對現(xiàn)有社會治理模式帶來了極大挑戰(zhàn),同時也是一次反思、學習、完善和變革應對機制的契機??刂埔咔槿允堑谝灰獎?,在風險可控區(qū)域有序恢復生產和服務。因為如果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整個經(jīng)濟增長將會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會更大。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實施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對宏觀經(jīng)濟做出調控,建立響應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預警和應對機制。雖然經(jīng)濟具有不穩(wěn)定,并且受方方面面的因素所牽制,但我們仍然可以運用宏觀經(jīng)濟分析相關模型與知識,將經(jīng)濟中不同因素的波動分別分析,拆成一個個波動,運用宏觀經(jīng)濟的相關知識對此進行分析。
通過這次仍未結束的“大考”,我們不能松懈,吸取前期政策實施的經(jīng)驗教訓,為之后調整國家經(jīng)濟做鋪墊,并且及時調整相關政策,穩(wěn)定宏觀經(jīng)濟。
參考文獻:
[1]Tadesse Wudu Abate.The Effect of Covid-19 on Unemployment and Price Changes in Ethiopia:Evidence from Woldia Town“Does the Downward Sloping Philips Curve Hold True”.2020,9(4).
[2]王棟,宋輝,劉新建.基于投入產出結構的中國經(jīng)濟總供給—總需求模型研究[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12,29(06):152-161.
[3]王繼麗.政府投資對于私人投資的影響分析——基于IS-LM模型[J].中國產經(jīng),2020(17):97-98.
[4]高琰.我國貨幣政策實證檢驗——基于費雪效應[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6,37(01):132-133.
作者簡介:郭心悅(1999- ),女,廣東深圳人,華南師范大學本科生,研究方向:宏觀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