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紅
【摘要】版畫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并且它獨具特色。將版畫資源引入幼兒園美術課堂,不僅能夠使幼兒園美術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廣泛性,讓幼兒在版畫課堂之中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提升幼兒的美術修養(yǎng),讓幼兒真正理解,同時能使我國版畫藝術得以傳承。基于此,本文結合教學經驗,淺談版畫藝術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與拓展。
【關鍵詞】幼兒園;版畫;方法
版畫是一種由制版和印刷而產生的藝術作品,版畫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需要完成圖案設計、版面雕刻、印刷等多項工作,能夠有效的鍛煉創(chuàng)作者的思維創(chuàng)作能力和手工操作能力。幼兒版畫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繪畫、手工制作于一體,具有稚趣十足的美感。它將傳統(tǒng)版畫制作工藝與幼兒游戲元素融合的美術教學活動項目,幼兒教師通過講解、示范和引導來幫助幼兒完成版畫制作,讓幼兒通過自主創(chuàng)作和自主操作完成版畫作品,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鑒賞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利于幼兒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一、幼兒園教師運用版畫藝術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版畫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需要幼兒具備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多次嘗試各種材質的工具材料進行印制后,對各種不同材料呈現(xiàn)出的肌理效果進行想象和構造。所以,在藝術活動中,教師若能夠有效地將版畫藝術融入其中,引導幼兒學會對各種不同材料的合理組合運用,并在熟練掌握后進行靈活使用和轉換,不僅能夠促進幼兒繪畫藝術的提高,更能夠引領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版畫藝術需要幼兒參與其中共同體驗。對于幼兒園的孩子而言,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處在較為豐富的時期。版畫不會限制其想象思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開發(fā)出幼兒思維當中的積極因素,使其在創(chuàng)作中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新性、想象性。
第三,版畫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由版畫藝術的引領,更能夠將多種藝術引入幼兒園課堂之中,實現(xiàn)想象力、主觀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促進幼兒園美術課的豐富性、廣泛性。
二、版畫藝術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運用的策略探討
(一)利用版畫資源,豐富幼兒園美術教育內容
首先,教師引導幼兒充分感受版畫藝術的魅力。
教師有目的的選擇一些經典的版畫作品,以此提升幼兒對版畫的藝術審美能力。教師有目的的組織幼兒欣賞經典的版畫作品,能夠讓幼兒不同角度欣賞到不同版畫設計師的作品,這樣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幼兒對版畫的感受力和鑒賞力,這也為幼兒之后的版畫創(chuàng)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其次,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分年段、分階段教學。
版畫教學中,最簡單的是實物拓印。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以具體形象為主,動手能力較弱,因此實物拓印當為首選。拓印內容廣泛,可以是手印、腳印、鞋印;玩具汽車輪子滾出的痕跡;樹葉、蔬菜的肌理;各種形狀積木留下的“影子”;小紙團印制出的皺褶紋理……
中班版畫的內容可以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各種各樣的花、熱鬧的馬路、我的動物朋友們等。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使得幼兒對版畫學習的接受度加強,從而促進幼兒版畫制作。
大班幼兒的版畫內容可以是身邊熟悉的人、景、事、物。教師將身邊豐富的創(chuàng)作內容,進行選擇、深入挖掘,并且引入到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當中,能夠有效的去豐富幼兒的學習內容,讓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更深入的了解其他領域的內容,這無疑是實現(xiàn)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例如,我園以“和美”二字為園所文化,我引導幼兒探究“和美”二字藏著的文化底蘊,當孩子們理解了二字的涵義后,我又讓孩子們了解了漢字的由來、和美二字的演變等。
幼兒版畫制作中,十分關鍵的是教師不要一味設置版畫創(chuàng)作的要求,而是讓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在版畫制作中才能更好的彰顯自己的獨特個性。
(二)組織觀察活動,建立審美標準
版畫是美術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為了進一步提升版畫作品的質量,鍛煉幼兒的美術應用能力,幼兒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器材和生活物品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同時,通過觀察游戲活動了解幼兒對美術作品中的觀察重點和問題,為教師創(chuàng)新版畫教學內容提供依據。此外,幼兒階段是建立審美標準的重要時期,因此,幼兒教師還應該利用版畫教學模板引導幼兒建立正確的審美標準和美術鑒賞能力。例如,在完成“一葉知秋”的主題版畫時,我?guī)е⒆幼叱鼋淌遥瑏淼交▓@里、操場上,讓孩子撿起地上的落葉,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發(fā)現(xiàn)落葉的顏色、形狀、大小不同,讓幼兒將觀察到的美術元素以版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并讓幼兒在版畫作品中增加自己對“一葉知秋”主題內容的理解和想法。
(三)創(chuàng)設實踐環(huán)境,增加實踐活動
版畫教學是鍛煉幼兒動手能力的重要教學活動之一。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版畫教學的學習興趣,加深幼兒的學習印象,幼兒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主題創(chuàng)設版畫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增加幼兒自主實踐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掌握版畫的設計與制作,從而提升幼兒創(chuàng)作能力和動手能力。例如,在完成以“植物”為主題的版畫作品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不同品種的花、樹等植物,用鉛筆畫在裁剪好的吹塑板上,滾上油墨制成一幅幅作品。制作好的吹塑板既能成為“版”,又能裝裱成畫,即油印版畫。如果在印制是用上雙色油墨進行印制,就成了“雙色版畫”。除此之外,還能畫在吹塑紙上,并裁剪出圖案,將圖案粘貼至畫板中,指導幼兒用水粉、顏料等完成上色,并進行印刷,這就是水粉版畫。
版畫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是我們世代傳承的文化根脈,將版畫融入到美術教學中,讓幼兒在繪畫之中感受文化魅力,讓民族文化走入校園,使其能夠得到傳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揚。
參考文獻:
[1]陶思玥.幼兒實物版畫的特點及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7(08):162.
[2]周家俊.版畫活動中美術材料投放的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06):102.
[3]姜旭昌.綜合版畫的教學運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