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保
(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咸陽 712100)
進入21世紀以來,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股紅色旅游熱潮,隨著紅色旅游的興起,紅色旅游的研究也在迅速發(fā)展。為更好、更快地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fā)展健身休閑產業(y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fā)〔2016〕77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yǎng)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國辦發(fā)〔2016〕85號)的文件精神,要不斷強化對體育旅游的開發(fā)力度[1]。在國家大力支持發(fā)展紅色旅游和體育旅游的背景下,紅色體育旅游應用而生,讓旅游者在參觀游覽、參與活動、互相交流的旅游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身體,磨練了意志,也升華了革命精神思想和愛國主義情結,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諧發(fā)展。
紅色旅游和體育旅游是將兩種旅游類別有機結合所產生的具有雙向特征的旅游形態(tài)。20世紀90年代,我國國內的學者在借鑒國外體育旅游研究的基礎上開始對其進行研究,并且體育旅游在我國發(fā)展迅速,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的相關理論研究。體育旅游,從表面意思理解就是將“體育”和“旅游”兩個不同的且獨立存在的產業(yè)相融合[2]。國外研究機構認為體育旅游就是以體育活動為主體的旅游活動。我國學者韓魯安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對體育旅游進行了解釋。學者于素梅認為體育旅游就是旅游者長時間離開自己的居住地,到另一個地方所參與的一系列與體育活動相關的內容。
國內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紅色體育旅游的概念進行了界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學者龔洪波在《紅色體育旅游內涵界定》中認為,紅色體育旅游是一種專題性的旅游活動,是按照不同旅游目的而劃分的一種旅游活動形式,既有紅色旅游的活動形式,又有體育旅游活動的特征,二者互為關聯(lián),互為作用,且相輔相成,是客觀存在的旅游活動。此外,紅色體育旅游是以紅色體育活動為主體的專題性體育旅游活動,是參與紅色體育活動或觀看紅色體育活動,又或是在革命抗戰(zhàn)時期人們進行活動所留下來的遺址、舊址、文字、圖片資料和一些具有革命精神的內容,集教育、參觀、緬懷等于一體的體育旅游活動。
學者陳光華、呂利平在《安慶紅色體育旅游資源開發(fā)研究》一文中認為,紅色體育旅游是指在進行“紅色旅游”的同時,把紅運會、戶外休閑、徒步露營、越野等各類體育形式加入其中,或是在進行“體育旅游”時,所選擇的活動地點是紅色景區(qū)。
學者熊雙在《紅色景區(qū)體育旅游資源開發(fā)研究——以黃岡大別山紅色旅游區(qū)為例》一文中認為,紅色體育旅游是指以革命戰(zhàn)爭遺跡為主線,將綠色生態(tài)景觀、旅游、紅色人文景觀、體育四者相結合的一項新型的旅游形式。
紅色體育旅游的學習性特征是指把對中國革命歷史進行的了解作為一項引導,再將體育運動及旅游活動當成一種手段,之后再把教育活動、旅游項目及健身運動三者結合在一起,使三者相互之間形成促進作用,從而實現(xiàn)在旅游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在學習的同時進行旅游活動,以及在旅游的過程中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把教育建立在旅游的基礎上,再與鍛煉和教育結合在一起,使身心在無形中受到了文化的熏陶[3]。在有些國家的制度中,把為本國人民舉行的關于對本國歷史開展的旅游教育形式設立成一項必須遵守的制度。比如,德國的一些州中小學校開展了有關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修學旅游,并設立專門的立法,規(guī)定了每個學校都要定期組織學校的學生到納粹集中營地或其他的戰(zhàn)爭遺址進行游覽和參觀活動,告訴學生不要忘記國家所受過的恥辱。在中國,俗話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于開展紅色體育旅游這項活動一定會得到社會和人民的認同及支持。而歷史舊址不僅在思想教育方面有其獨特作用,而且其本身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及其承載著的文化色彩、歷史風貌、自然風光,都會對大眾產生深遠影響,這是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作為紅色革命的后繼者,都要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凝心聚力、奮發(fā)圖強、努力實踐,時刻都要提醒保持共產黨員應該具有的先進性和時代性,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學習紅色革命傳統(tǒng),愛崗敬業(yè),誨人不倦,為祖國的偉大事業(yè)建設獻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在這個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中用自己所能付出的實際行動來幫助革命傳統(tǒng)賦予新的內涵,讓所具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未來發(fā)揚光大。
紅色體育旅游所具有的故事性對于游客來說具有吸引力,現(xiàn)在很多紅色體育旅游都是以參觀存放革命歷史文物的博物館為主的旅游形式,這種形式中靜態(tài)的東西過多,動態(tài)的東西過少,缺少通過親身體驗真實的歷史事件反應出的沉重的思想感情及驚心動魄的實戰(zhàn)感。要想讓紅色體育旅游得到健康快速的發(fā)展,使之對于大眾來說有非常強烈的吸引力且能夠讓旅游者自愿掏錢來購買開發(fā)的旅游產品,需要合理妥善地處理好紅色文化教育與常規(guī)體育旅游二者間所存在的關系,需要更進一步地解放思想,既要有莊嚴肅穆的一面,也要有輕松活潑的一面,把教育、旅游、健身、休閑結合成為一體[4]。歷史典故都具有其本身的特點,其形象又逼真,且很有趣味性,容易讓革命英雄形象走下神圣的殿堂,主動接近群眾,走進群眾生活,使之產生親和力。正因如此,要深入挖掘紅色革命中的歷史人物及故事,不僅要反映出有關革命領袖、英雄等大人物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和英雄主義色彩;也要展示小人物身上的故事,揭示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人民群眾也能創(chuàng)造出歷史的真理;還可以挖掘一些具有個人浪漫主義情懷的人物,使得歷史更加鮮活、更加豐滿。
健身性在紅色體育旅游特征中屬于一項基本的功能。旅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健身特性,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一些帶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的體育活動,便能夠使旅游的吸引力更加強烈?,F(xiàn)如今,我國社會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很迅速,人的生活節(jié)奏也隨之加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給人們帶來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樣的壓力作用下,很多年輕人的健康意識缺失,而開發(fā)紅色體育旅游活動對這類人群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年輕人背上行囊,從辦公室走向戶外,活動自己的筋骨,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這樣可以適度地緩解工作上所帶來的壓力,而且達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增強了自身的信念,從而工作態(tài)度及工作效率都會有所改善和提高。
許多紅色體育旅游景區(qū)相比其他的景區(qū)在旅程上相對艱苦,因此所具有的健身性也很強。但是因為人們的觀念各不相同和現(xiàn)實需求也不一樣,有少數景區(qū)在建設方面用力過度,呈現(xiàn)出利益化、商業(yè)化及舒適化趨勢,紅色體育旅游本身所具有的驚險性及刺激性被過度的建設所破壞。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想要對延安紅色體育旅游資源進行開發(fā),就要讓紅色體育旅游景區(qū)緊跟目前體驗型經濟的節(jié)奏步伐,把重點放在突出體育旅游所具有的參與性上,使游客能夠自覺主動地參與并投身到旅游景區(qū)的開發(fā)項目中。紅色體育旅游還是一項實踐性的學習活動,為了滿足每個人對紅色體育旅游的需求,旅游開發(fā)者及建設者應該針對需求設計和組建具有當地紅色文化特色的、驚險性的、可以在辛苦中得到樂趣且形式多樣的紅色體育旅游項目。近些年來,一些紅色旅游景點開展了一系列值得肯定的參與性活動,但這類活動還只停留在為游客提供服裝進行拍照、觀賞當地組織的表演活動、品嘗當地當時紅軍食用過的飯菜類型等淺層次上的活動,開發(fā)的產品形式過于單一,開發(fā)者應該在這些單一產品的基礎上將紅色體育旅游產品延伸到深層次上,開發(fā)出更具有參與性的體育旅游產品[5]。比如,以革命精神為主題的大型戶外體育賽事、紅色體育文化活動、民族體育表演及地方傳統(tǒng)特色的體育競賽,人們會因為自己喜歡的隊伍或明星,前去觀看比賽,為自己喜歡的隊伍或選手加油助威,不但欣賞到了表演者的技能及當地豐富多彩的紅色體育文化,也使人們內心情感得到滿足。
部分紅色景區(qū)革命遺物數量少,而且都比較陳舊、分散,受限于內容、場地、線路等方面。只有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一些著名的紀念地與其他旅游景點相比差距很大,而且很少可以買到相應的紀念品,使旅游者難以盡興。紅色體育旅游要加強對產品鏈的擴展,增加旅游者的游覽時間、消費時間、增加其消費的內容和金額[6]。擴展產品鏈還要結合景區(qū)特有的觀光、休閑、度假等形式的旅游產品,要在保留其特有的紅色革命文化基調的基礎上,擴展具有其他特殊形式的旅游。
近年來,文旅產業(yè)方興未艾,從中央到地方傳播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成為時代主流,紅體育旅游內涵豐富,性質新穎,既有紅色教育形式做載體,又有體育旅游的特點,因此成為了團隊建設戶外拓展,黨政部門支部活動,大中小學革命教育現(xiàn)場教學及實踐基地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