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珍 呂永忠 王微微 李鵬飛
(甘肅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甘肅蘭州 730050)
自行車BMX作為一項觀賞性極強的運動項目,市場前景廣闊,受到了大眾的廣泛喜愛,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投身到自行車BMX運動的展示和鍛煉之中,自行車BMX展示一般是在較小的場地中進行,場地中設有高低起伏的坡,自行車BMX運動員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和對場地的全方位把控,以實現(xiàn)對自行車BMX操作的全面展示。雖然自行車BMX操作場地較小,但對自行車BMX運動員的技術要求非常高,這既是對自行車BMX運動員體能的一種考驗,也是對自行車BMX運動員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種檢測。自行車BMX運動需要長期的鍛煉,在鍛煉的過程中,要求運動員將自行車BMX操作技能和實踐技巧融入平時的鍛煉和練習之中,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自行車BMX的技術。自行車BMX運動需要運動員對自行車進行全方位的掌控,這對運動員的體能要求很高,不僅需要運動員具有較強的肢體協(xié)調(diào)性,也要求運動員擁有良好的體能來支撐運動的完成。只有這樣,運動員才會真正地達到“人車合一”的運動境界,才能真正地將自行車BMX運動淋漓盡致地展示給觀眾。
自行車BMX是一種小輪自行車,雖然車輪較小,但與傳統(tǒng)的大自行車大同小異,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車體的大小、材料的構造、性能功能方面。傳統(tǒng)的大自行車一般為24、26或者28英寸,而自行車BMX一般為20英寸,自行車BMX的針對性設計是按照人體的比例進行的一種深度化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運動員多式多樣的玩法。自行車BMX在材料的應用上,更加注重自行車本身性能的增強,其整個自行車車身更加結實、輕巧、抗震及耐摔。另外,自行車BMX車胎的設計也很獨到,其車胎粗且耐磨,方便進行多樣化的剎車操作,有利于運動員對自行車BMX的旋轉和翻轉的安全、順利操作。自行車BMX是一項追求人車合一的運動,一般在玩法上表現(xiàn)為5種方式:第一種是平地花式的玩法,要求運動員能夠在平底的場地環(huán)境中自如自在地展示技術,給觀眾帶來美的觀感和體驗;第二種是U池玩法,追求的是曲線的運動形式,需要運動員騰空、前后翻,在面對障礙物時能夠自如處理,在面對坡臺時能夠動作優(yōu)美;第三種是街式玩法,要求運動員能夠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自行車BMX技術,表演和展示需要全能化;第四種是泥地跳躍玩法,泥地跳躍玩法講究的是運動員內(nèi)在操作自行車BMX時,可以騰空而起,給人一種玩轉自如的展現(xiàn);第五種是泥地競速的玩法,這種玩法追求的是速度,需要運動員擁有良好的體能。
自行車BMX運動項目追求的美觀和動感,要將技術融于各個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自行車MBX運動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且要求很高的體育競技項目,其既追求速度,也需要技巧。因而自行車BMX運動員在日常訓練時,需要加強綜合性、系統(tǒng)性的訓練,切實提升自己的自行車BMX操作技能和水平,而不是在訓練時側重于某一方面的技能訓練。自行車運動BMX對于運動員的體能要求很高,需要運動員在基礎性訓練上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自行車BMX運動對于運動員操作技術與玩法的深度掌控也有著極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中,有意識地將兩者進行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做到兩者的統(tǒng)籌兼顧和整體提升。若是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味地追求技術上的提升,而忽視基本功的訓練,就會造成運動員的“畸形”操作問題。日常體能訓練可以讓運動員在自行車技術展示時發(fā)揮優(yōu)秀的表現(xiàn),若缺少基礎訓練,運動員在技術操作中極易出現(xiàn)損傷。長期以往,訓練中存在問題得不到解決會對運動員的自我效能感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進而造成訓練效果的不佳和訓練質(zhì)量的欠缺。因此,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時,一定要做到體能的基礎性訓練和技術的專業(yè)化訓練的高度平衡和協(xié)調(diào),從而促進自行車BXM運動整體水平的顯著提升。
自行車BMX基礎性訓練和體能訓練對運動員體能的提升有著關鍵且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就要求運動員在體能的訓練上注重以下兩點。
3.1.1 通過基礎性訓練提升運動員的爆發(fā)力
自行車BMX運動員需要良好的爆發(fā)力,這就需要運動員進行專項體能訓練,通過多種途徑的訓練以增強運動員的爆發(fā)力。因此,運動員在爆發(fā)力的體能訓練上需要注意一下幾點。自行車BMX起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需要運動員經(jīng)過體能的強化及專項化的訓練,鍛煉運動員的肌肉記憶和下意識的操作技能。自行車BMX飛躍山包環(huán)節(jié),運動員需要加強速度、飛躍旋轉及逆行的專項化訓練。自行車BMX彎道訓練環(huán)節(jié),運動員需要有效地把控節(jié)奏。在基礎性的訓練中運動員需要將快速啟動訓練和飛躍山包訓練作為重點內(nèi)容。在起始訓練中要以靜止起動為主,將距離控制在10m左右,進行多次練習,以達到提升爆發(fā)力的目的。飛躍山包環(huán)節(jié)的訓練中,運動員需要根據(jù)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山包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在初速度、加速度及快速度的訓練中,做到體能上的保持?;A性的訓練對運動員爆發(fā)力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因此運動員在進行自行車BMX體能訓練時要充分地落實好基礎性練習。
3.1.2 加強器械訓練,提升自行車BMX運動員的體能
自行車BMX運動員還需要借助器械進行體能素質(zhì)訓練,器械對實現(xiàn)運動員體能素質(zhì)的提高至關重要。例如,運動員可以借助杠鈴進行負重訓練,杠鈴重量的選擇應結合運動員體能的實際情況,逐漸增大大杠鈴的重量,借助杠鈴進行半蹲與深蹲,能夠鍛煉運動員的腿部力量。自行車BMX運動對運動員的臂力和腿部力量要求很高,運動員可通過杠鈴的專項訓練來提升體能素質(zhì)。再比如,通過攀巖來提升運動員的手臂和腰力,攀巖對運動員的指節(jié)力和手臂力的要求非常高,同時巖壁設有障礙,這些障礙的設置要求運動員具有較好的體能。也有部分體能素質(zhì)訓練是不需要借助體育器械就可以實現(xiàn)的,比如立定跳遠、蛙跳運動、跑臺階、慢跑運動等,這些運動對運動員的肢體協(xié)調(diào)性和柔韌性的提升有著基礎性和先決性的作用和價值。因此,為了更好地掌控和操作自行車BMX,就需要做好體能素質(zhì)的鍛煉。
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是保證自行車BMX運動開展的前提和基礎,而自行車BMX運動的全面掌握和整體提升需要運動員針對自行車BMX運動的性質(zhì)做專項技術訓練。在自行車BMX運動的專項技能訓練中,需要運動員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
3.2.1 踏蹬技術訓練
自行車BMX踏蹬技術主要有3種訓練方式,且每種訓練方式針對的自行車BMX的玩法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根據(jù)玩法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選擇踏蹬訓練技術,以此來提高自行車BMX運動技能操作水平。自由式踏蹬訓練方法,是大多數(shù)運動員會選擇的方法,這種方法的要求是腳踏自行車踏板,根據(jù)部位、關節(jié)的不同作用力自動地調(diào)節(jié)腳踏的力度。腳尖朝下踏蹬方法,也是部分運動員踏蹬方法的選擇之一,尤其是短距離自行車賽道運動,一般運動員都會選擇這種踏蹬方法。腳尖朝下踏蹬方法要求在整個踏蹬旋轉過程中腳尖要始終向下,腳踝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要小,這樣有利于提高自行車BMX踏板的旋轉頻率,而且腳尖朝下也更容易控制自行車,且要求運動員在踏蹬時,腿部肌肉盡可能放松。腳跟朝下踏蹬方法,要求運動員在自行車訓練中將腳跟向下8°~15°,這種踏蹬方法選擇的人較少,其主要特點和操作特征在于通過短時期改變用力的狀態(tài)來實現(xiàn)肌肉的短暫性放松。
3.2.2 專項技能訓練
自行車BMX還需要進行專項技能方面的訓練,專項技能的訓練不僅是對基礎訓練的強化,也是對運動員專業(yè)技能要求的有效促進。自行車BMX專項技能訓練主要包括起動、飛躍、滑行、彎道等內(nèi)容,這就要求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時能夠根據(jù)訓練內(nèi)容的不同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比如,在啟動技能的訓練上,運動員應該注重模擬訓練,在聽到口令后壓門而出,全身配合協(xié)調(diào),提升自行車的速度;在飛躍技能訓練上,運動員需要重視連續(xù)性技能水平的提升,這就要求運動員科學合理地控制車身、車速等,達到準確、快速、優(yōu)美的目的,在各個山包的翻越中需要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在滑行技能的訓練上,運動員需要加強對山包的滑行訓練,從而有效地提升運動員的滑行水平和能力;在彎道技能的訓練上,運動員要充分利用戰(zhàn)術,多位置、多角度地加強彎道技能,進而提升運動員的實戰(zhàn)能力。
自行車BMX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此運動員在自行車BMX運動訓練時,既要做好基礎性的訓練,也要做好技能性的專項訓練,只有兩方面均得到有效提升,運動員才能在自行車BMX比賽中更加出彩和引人注目。該文主要論述了自行車MBX運動體能和技能提升的策略和路徑,希望可以為自行車BMX運動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