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汝艷
(常州市武進區(qū)星河實驗小學 江蘇常州 213000)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和心理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學生不僅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供給,而且還需要充分的體育鍛煉,為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現(xiàn)實情況卻不容樂觀,小學階段學生受年齡、身體素質(zhì)等因素影響,很多體育課程無法深入開展,并且在小學階段后期,學生的學習任務也逐漸加重,導致很多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與精力嚴重受限。加上小學教師并不注重對學生的體育能力培養(yǎng),這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態(tài)度,使得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毫無感覺,興趣不大。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依據(jù)小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學科素養(yǎng),在寬松的教學氛圍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完成了體育教學任務,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
在小學教育階段,積極開展體育教學,不僅教給他們一些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而且也能夠讓他們在運動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通過了解各種體育運動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在內(nèi)心里真正增強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并由衷地提升自己的民族自豪感,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并提升自己的責任心,愿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投身到體育事業(yè)當中,將傳承和發(fā)揚民族體育傳統(tǒng)文化,作為自己神圣的使命努力奮斗。
在小學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教授多種體育運動,要學好這些運動項目,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吃苦、拼搏、敢于擔當?shù)木瘢挥芯邆淞诉@樣的精神,學生才能靜下心來,學好每一項體育運動。當前的小學教育中,學生基本都是家里的小寶貝,嬌慣、任性、自私等性格特點在他們身上都能夠或多或少得到體現(xiàn),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此進行糾正,培養(yǎng)他們吃苦、拼搏的體育精神。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多融合一些團隊協(xié)作的游戲,如接力跑步、分組跳繩等,對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精神是非常有益的。
小學階段正是學習打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小學體育教育中,教師要抓住有利時機,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并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思想認知,鼓勵他們多參加學校和社會組織的各種相關的體育活動,鍛煉身體的同時,緩解精神和心理上的壓力,保持個人良好的精神面貌。所以,小學體育教育,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體育運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和習慣,并建立起終身體育的思想認識,為將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中,“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觀念往往被忽視了,而將一些偉大的歷史責任和使命融合在教育之中,體育的發(fā)展,是社會整體利益的需要,而忽視了社會最基本組成的個體人的發(fā)展需要,不能從學生的成長和健康方面來考慮,合理地來設置體育教學內(nèi)容。實際的體育教學不能突出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往往在教學大綱和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上比較教條,且嚴重與社會現(xiàn)實生活相脫節(jié),不利于體育教學的高質(zhì)量開展[1]。
人們參與體育運動,目的是鍛煉身體,增強身體的機能或者是愉悅身心,但是,當前的體育教學在價值導向上出現(xiàn)了偏差,教師過分追求學生的體育成績,用簡單的分數(shù)來評判體育運動的成效,使得學生對體育出現(xiàn)了錯誤的認識。學生將體育課程看做一門簡單的學科,只要依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動作,記住一定的體育知識,就可以得到高分,完成該科目的學習。這種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將嚴重傷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喜愛之情,會不自覺地將體育課程看做是一種學習負擔。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新課程的開場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菰餆o奇的課堂開場,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即使接下來的課堂內(nèi)容比較精彩,也不會引起學生的太大興趣。而經(jīng)過教師精心設計的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則不一樣。小學生本身好奇心與娛樂心就強,所以在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與身體特征,對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小細節(jié)進行合理設計,必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生興趣。即使是常規(guī)的體育課程,不需要特殊的設計,體育教師也要認真?zhèn)湔n,做好課堂的開場。
一般來說,體育教學要按照教學大綱來進行,教授的體育知識是有一定的范圍限制的,教師沒有辦法改變,但是體育教師可以在教學內(nèi)容上做好設計,使其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去理解和記憶。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簡明扼要和通俗易懂,能夠讓學生聽得懂、理解得透徹。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小學生興趣點為導向,將情境教學方法引入到自己的教學中,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加強學生間的溝通和交流,增強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一般來說,學生學習新的體育動作,都要經(jīng)歷一個特殊的學習過程,那就是觀察、模仿、練習及運用的過程。與普通的文化課程相比,體育教學最大的不同是,體育動作往往需要教師的示范、講解和引導,這也是體育教學的特色。在實踐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教學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新的動作要領,而且還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在進行動作示范的時候,一定要突出重點,便于學生抓住重點,更快地學會。另外,教師在示范過程中,要及時給學生提出注意事項,以免學生因動作錯誤而造成不必要的安全問題。
要想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教師的示范動作規(guī)范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保證給學生做出的動作示范是標準的、規(guī)范的,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2]。
其一,在學習難度性和復雜性較大的體育動作時,小學生由于動作接受與理解能力有限,會出現(xiàn)反反復復總是做不好的情況,給學生的自信心造成很大打擊,使得教學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教師要加強動作的分解講解,將該動作的重點和難點告訴學生,重點突擊練習難度較大的動作,還可以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加強相互間的學習交流,提高教學速度,提升教學質(zhì)量。
其二,對于那些難度較大的技術動作,教師可以采取游戲的形式,強化動作練習。例如,為了訓練學生的下肢力量,可以根據(jù)小學生身體機能情況,設計更適合小學生的蹲、跳、跑的游戲或者比賽,使學生在玩耍中進行了相應的鍛煉,并取得了良好的鍛煉效果,是一個高效、有趣的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而體育運動對他們的成長和發(fā)育能夠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要想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采取有效途徑,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并針對小學階段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并逐步引導他們在實踐中去提升自身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