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新
(山東省新泰市龍池中學 山東 泰安 271200)
先輩們的真實事跡和無私奉獻精神全被記錄在了我國的紅色文化當中,其將把國家的建設和社會的發(fā)展愿景都寄托給所有的青少年,并且還承擔著對歷史的尊重。所以,老師把紅色教育有效的滲透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為學生傳播紅色文化,將紅色精神和靈魂融入到如今的語文課堂中,不僅可以豐富以往的授課內容,還能夠對學生自身的三觀、素養(yǎng)、心靈等等進行培養(yǎng),進而讓他們從內心深處升起一種熱愛國家、熱愛生活的意識。
革命戰(zhàn)爭發(fā)生的時代早已離如今新時期的學生有著較為長久的時間距離,而老師若是想獲得更好的紅色教育效果,將革命時期的奉獻精神和無私精神融入到語文課堂上,就一定要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拉近此種距離,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全面的體會到當時的情境。英雄人物所具有的榜樣作用確實對學生有著較高的誘惑力和影響力,所以,老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為學生闡釋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的自身經歷就能夠不斷拉近此種時空距離。這就要求老師轉換自己以往的教學方式,將紅色教育有效的融入其中,讓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的同時,也能夠受到感染和影響,形成良好的三觀和素質。比如,在講解“沁園春·雪”這一首詩詞的時候,老師就能夠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放映出我國著名的幾場戰(zhàn)役,讓學生清楚的意識到戰(zhàn)爭對我國人民造成的影響。然后再用生動的語言講解“沁園春·雪”的創(chuàng)作背景,用引人入勝的聲音將學生帶入到此種真實的情境中。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查詢和收集有關毛澤東在創(chuàng)作此首詩詞時的心理歷程,只有學生真正了解和掌握文章富含的感情與內涵,才能夠創(chuàng)作出帶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在學生對此首詩詞的大致含義和豐富情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后,老師就需要讓學生寫觀后感,那么最終寫出來的文章必定會符合老師的標準,引起老師情感上的共鳴。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一種潛在的推動力,其可以潛移默化的滋養(yǎng)著學生的靈魂,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來說有著較大的幫助作用。所以,在班級內或者是校園內進行紅色文化的建設,營造出良好的紅色氛圍確實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這就要求老師徹底摒棄自己原先老舊的教育思想,利用各種各樣的授課方式來營造出濃厚的紅色教育氛圍,讓學生能夠時時刻刻受到此種氛圍的熏陶,進而在這一背景下創(chuàng)作出有著真情實感和良好愿景的佳作。比如,在學校內建立起一座紅色革命的文化長廊,讓每個班級或者是年級的學生都把自己平時喜愛看的紅色書籍或者是喜歡的革命先輩所做出的英勇事跡粘貼到上面,如此就能夠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讓紅色文化長廊更加的富有情感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此種活動中,讓他們長時間受到這一紅色文化的熏陶。此外,還能夠舉辦紅色征文評選大賽,組織校內學生一起參與其中,根據(jù)自己喜歡的革命先輩或者是真實事跡描寫出更加生動、感人肺腑的優(yōu)秀佳作,如此一來,必定能夠達成一舉多得的效果。
故事往往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興趣,而故事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則是一味的說教方式所不能相比的。所以,老師在舉辦紅色故事會以前,就需要對學生講故事的方法做出相應的指導,引導學生能夠繪聲繪色的將故事敘述出來,將其完整的呈現(xiàn)在所有學生和老師的面前。并且,還需要老師輔助學生利用計算機或者是報刊等等途徑查詢大量的紅色革命資源,讓學生參考優(yōu)秀范文又或是教材中經典文章所應用的寫作手法和敘事方式,對自己將要講述的故事進行潤色和修改。只有讓學生了解越來越多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跡,支持他們將跌宕起伏的故事內容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描述出來,就可以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完全沉浸在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中。在經過細心的準備以后,只要學生能夠站在講臺上大聲朗誦自己的創(chuàng)作內容,就可以為其余學生帶來一種強烈的震撼,進而讓所有學生都受到紅色思想所帶來的影響,形成良好的三觀和素養(yǎng),真正為他們將來的作文寫作甚至是發(fā)展鋪墊牢固的基礎。
總而言之,若是想對學生的三觀和道德修養(yǎng)等等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營造良好的紅色教育氛圍,讓學生在此種氛圍中完成作文創(chuàng)作,就一定要拓展教材內容、舉辦紅色征文比賽、召開紅色故事會等等方法,來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真正創(chuàng)作出越來越多的優(yōu)質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