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潔玉(岳陽市平江縣思源實驗學校38 班) 指導老師/吳常玉
點評:有一種人做事盡力而為,有一種人做事竭盡全力,也有一種人在盡力而為的過程中成長,慢慢地理解并踐行了竭盡全力。素材的選擇上,作者選擇了第三種人的故事來表達,情節(jié)上就自然曲折豐富一些了。文章始自書里的一張照片,結尾處又回到了照片上,為爬山這樣一個大眾化的素材添了更多的文藝氣息。
陽光透過紗窗,灑落在一地的書籍上。我邊整理書籍,邊翻看書中夾著的物品,那是家人朋友的照片、書簽以及一些寫滿字的紙條。
一張照片引起我的注意。照片的背面寫著兩行字,第一行寫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第二行寫著“上最高的山,看最美的朝陽”。時光仿佛又回到了我12 歲那年。
陽光山是這里最高的山。崎嶇、險峻是它的標簽。山體上布滿亂石與荒草,寂靜荒涼是它的常態(tài)。那日,我和梧桐相約去山頂看朝陽。
山體坡度將近四十五度,地面因為連夜的雨變得濕滑。眼前的景象,使我的腳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澳氵@是要打退堂鼓嗎?”耳邊傳來聲音,緊接著好友梧桐便從我身后出現(xiàn)。我立即說道:“誰說我怕了,我這是在做熱身運動。”梧桐看著我,笑而不語,直接往前走去。我只好跟上去。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我的體力也跟著流逝……
“梧桐,我們歇會吧!”我喊道?!澳闶谴蛩阃砩显倥绬幔俊蔽嗤┺D過頭看著我?!巴砩吓??怎么可能!”我一聽便連連搖頭。梧桐低聲笑著,邊繼續(xù)往前走邊說:“你歇一分,你的腳便嬌氣十分,你走過的路便減二十分?!?/p>
我的雙腳一步步丈量著這座山的海拔,呼吸也漸漸粗了起來,臉紅得像關公,腿上似灌了千斤重的鐵一般。
“梧桐,我走不動了,真的走不動了。”說完,我腿一軟,直接癱坐在地?!澳阕约嚎?,只剩最后一百步的距離,你難道就要放棄嗎?”梧桐憤怒了。
我抬起頭,撐著旁邊的樹枝站了起來。我撿了根粗的枯枝當拐杖,笑著望著梧桐道:“走吧!一百步!”梧桐開始邊爬邊數(shù)數(shù)。我像是拖著沉重的包袱,艱難前行。此時,一種聲音在右耳邊滿是鬼魅氣息:“放棄吧,坐著休息多爽啊?!绷硪环N聲音在左耳旁充滿溫情:“相信你自己,你可以的。”我知道,我該聽誰的。山的另一頭馬上就會出現(xiàn)在我的視線里,我也會站在離朝陽更近的地方。“八,七,六,五……一”我終于到了。
照片上的那兩行字,就是講述的這樣一個故事。泛黃的照片上的那兩個女孩,一個是梧桐,一個是我。
我一直記得梧桐對我說的話:“上最高的山,看最美的朝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