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彥萍
(賀州學院 廣西賀州 542899)
“瑜伽”從廣義上講是印度的哲學體系,而從狹義上說,是把精神和肉體相結合在一起的運動。當今社會的瑜伽運動,是在古老的印度瑜伽的基礎上進行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其中不僅包括了對心理活動的調節(jié),對心情的開發(fā),還鍛煉了身體,幫助人們從冥想中獲得力量,還涉及了很多營養(yǎng)健康知識、理療等。可以說,瑜伽運動既是一項身體的鍛煉活動,又是一場心靈的修煉。
瑜伽運動在當今社會非常流行,因為這種運動不用考慮其他因素,比如天氣、運動場所或者運動器材等,僅需要一塊瑜伽墊就能進行。瑜伽運動中,人們要身心合一,通過呼吸的調整,體態(tài)的變化和冥想的思維等鍛煉身心。在高校中,瑜伽教學也因其這些特征成為了體育選修課程之一,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
1.2.1 增強學生體魄
上文提過,瑜伽是印度的一種古老的運動模式,且其伸、壓、扭、拉、彎等體態(tài),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身體,增強肌肉的靈活性,增強體能,增進骨骼的發(fā)展,提高各關節(jié)的柔韌程度,還可以幫助學生調節(jié)呼吸,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長時間進行瑜伽鍛煉,還有助于促進血液的循環(huán),幫助身體進行毒素的排除,甚至調節(jié)身體的內分泌系統(tǒng),因此,這項活動對學生有很大的增強體魄的作用。除此之外,瑜伽可以使學生的形體得到塑造,提升學生的外在自信。良好的個體形態(tài)能夠幫助學生在社會競爭中贏得更多加分。瑜伽有著較強的綜合性與功能性,學生通過練習規(guī)范的瑜伽動作,可以讓筋骨得到舒展、肌肉活動得到強化。當身體被喚醒后,學生的自信將會由內而外的散發(fā)出來。
1.2.2 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瑜伽不僅是一種運動,還可以通過一種舒緩的呼吸控制系統(tǒng)幫助人們平緩心情。另外,瑜伽運動還會幫助人們提高自身的興奮心情和壓抑心情的控制能力,幫助人們更好地達到心理的平衡,使人的心靈感到寧靜而平和。學生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必須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耐心地依照瑜伽的節(jié)奏進行訓練,這對調整當下學生浮躁的心態(tài)有著極好的幫助。因此,這種運動對學生的心理構建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1.2.3 凝聚學生間的合作力
瑜伽運動除了需要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之外,還需要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合作關系。當教師進行大班瑜伽教學時,必然無法對每一位學生的動作進行監(jiān)督指導,此時就需要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糾錯與監(jiān)督,這樣一來,學生間就形成了互作協(xié)作的團體,班級的凝聚力也因此得到增強。學生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所建立的信任與友誼,會使彼此更加的默契,小組間的向心力也會得到明顯提升。這些樸實的情感不僅能夠讓學生在瑜伽學習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使學生進入社會后能夠從容地應對各項挑戰(zhàn)。
關于瑜伽運動,就目前高校而言,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著認知不足的問題,仔細觀察瑜伽課程的參與者多是女生,很少有男生會參與到這個課程中。通過參加瑜伽課程的學生,就可以窺探一二。再加之,瑜伽課程的授課教師對于瑜伽課程的要求并不全面,也不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要求和歷史特點的講解,讓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許多疑問,很多男生也會對這門課產生一定的偏見。
高校中,進行瑜伽課程學習的學生大多數(shù)沒有在上課前沒有接觸過這項運動,更沒有任何的專業(yè)知識,沒有進行過形體的訓練,因此,在課程中會出現(xiàn)學生的質素和功底不同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產生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的進度也不同,對于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而言,這門課程的挑戰(zhàn)難度太大,因此會選擇放棄,而對于有過舞蹈功底的學生,他們卻可以輕易地完成教學要求,這種身體質素的差異會讓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減少,給身體素質不行的學生帶來學習的壓力。
在進行瑜伽教學課程設置的時候,應當以幫助學生構建盡量完整的知識結構和體系為任務,在課程的設置中,既要包括瑜伽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比如上文提到過的身心修煉等內涵,盡量覆蓋瑜伽古老的歷史脈絡,幫助學生了解這一古老的運動,在理論的學習中,可以對于瑜伽的基本概念、大致的分類進行講解,對于瑜伽的起源和發(fā)展進行深入,對于瑜伽的意義進行挖掘。更要關注到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關注到社會對于學生類型的需求,在瑜伽課程中設置相應的教學價值。比如,可以關注瑜伽健身中的衛(wèi)生和營養(yǎng)教學,在進行實踐教學中,瑜伽的站立姿勢、坐姿、呼吸方法都要進行詳細的基本功訓練,以幫助不同質素的學生進行瑜伽課程的學習,也幫助學生更加系統(tǒng)和專業(yè)地學習這門課程。
在瑜伽的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教學方法的使用,筆者有以下幾個教學方法可供參考。首先是教師對于瑜伽課程的講解和示范,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可以通過講解內容,并親自為學生示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也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其次是對學生進行分組,這種分組的教學方法可以將同等水平的學生進行分類,讓學生在互相幫助中合作學習,增強他們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發(fā)掘學生如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等其他額外的潛能。再次,教師要對學生的進步進行鼓勵,鼓勵對于初學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會讓他們對這門課產生自信,有利于日后的學習。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影片或者現(xiàn)場表演的觀賞,讓學生感受到瑜伽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顧名思義,表象訓練是在教師的暗示語下,學生可以運用一切的感覺和經驗對于表演進行重塑和再造的過程,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瑜伽運動中的運動技能,也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進行情緒的控制。運用表象訓練幫助瑜伽的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動覺、平衡覺、聽覺等器官,幫助學生建立更加立體的瑜伽印象。但是對于這種方法的運用,教師還應該重視一些問題,比如這種心理訓練對于情緒的要求、對于注意力集中的要求、對于瑜伽教學環(huán)境的要求、對于學生身心的要求等。
在瑜伽教學中,如何進行教學評價和管理也是教師應當注意的問題,在進行教學管理時,應該將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作為首要的關注點,并結合學科的發(fā)展情況和改革狀態(tài),不斷進行課程評估,進行學科的優(yōu)化。而對于瑜伽教學的評價體系,應當按照學校的實際情況,包括評價的指導思想、評價的原則、評價的指標、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標準化、評價的方案等。在關于瑜伽教師的專業(yè)度問題上,也應該進行關注,因為瑜伽運動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運動,因此,教師的訓練和培訓也是應當長期進行關注的。學??梢詭椭處熯M行瑜伽的專業(yè)練習,不僅包括參加培訓等最基礎的方法,還可以支持教師進行學術會議的交流和學習,同時,對于教師自己而言,也應當不斷進步,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結合自身學校的情況和學生質素,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和方案,以適應不同種類的質素的學生,幫助到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從這門課程中感悟到瑜伽的美好和魅力。
作為高校中一門比較新興的課程,瑜伽課程的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到瑜伽教學中的問題和注意事項,不斷深化研究瑜伽教學中的問題,優(yōu)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這門有益身心健康的課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