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城中實驗小學(xué)五年級(11)班 湯子諾
王老師是我的書法老師,烏黑濃密的頭發(fā),粗粗的眉毛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能看清每一個細(xì)節(jié)。
王老師是一位江陰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繼承人,他的書法寫得非常好,不過,他的剪紙更出神入化。
這天,我比平時早到了十幾分鐘,剛走進教室,就看到了王老師。他的身邊放著幾張彩紙和一把小剪刀。我坐到王老師身邊,王老師似乎沒有注意到我,快速捏起一張彩紙,將它折成半圓形,這個動作不會超過10 秒。
王老師右手抓起剪刀,剪刀在紙上發(fā)出了清脆的“咔嚓咔嚓”聲。王老師手腕一扭一轉(zhuǎn),剪刀在紙上來回穿梭,一張張紙片飄落在桌上。不過兩分鐘,那半圓的紙就已經(jīng)“傷痕累累”了。王老師小心地把紙片展開……
“哇!真漂亮!”在一邊的我情不自禁叫出了聲。
王老師剪的是“公雞向陽”圖。公雞身上,每一絲羽毛都是那么細(xì)致、精巧,一根挨著一根,那相間的紙片邊緣似乎隨時要破,可卻又那么堅固。我仿佛看見了一只驕傲的大公雞正昂著頭,對著太陽“喔喔喔”地叫呢!
王老師看著這幅剪紙,臉上煥發(fā)出了快樂的神采:“嗯!不錯!”王老師轉(zhuǎn)過頭,看著我,笑了笑,從書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畫冊,打開到第一頁,只見蠟黃的書頁上有一張白紙,上面被剪出了兩三個圓。我一驚:這紙,剪得都沒我好!
王老師指了指書頁,對我說:“這是2010 年我的第一幅剪紙,這是2011年的……”書頁“唰唰”地翻動,剪紙一幅比一幅細(xì)致,一幅比一幅優(yōu)美……
還有一次,大家正在練習(xí)書法,教室里靜悄悄的。這時,王老師站起身,抓起一張彩紙,提著剪刀坐到了我的對面。王老師要干什么?為什么要坐到我的對面?
王老師開始在紙上裁剪:這邊一剪刀,那邊一剪刀,“咔嚓”,左邊紙的拐角“不見了”,又“咔嚓”一下,右邊紙的拐角“消失了”。王老師的剪刀在紙上劃過,被劃過的地方立刻出現(xiàn)了一個小口子。王老師的剪紙技術(shù)可真高超?。?/p>
下課了,王老師把剪紙放到我面前,紙上是一個小女孩,梳著高馬尾,腰板挺得筆直,兩只眼睛盯住樣紙,認(rèn)認(rèn)真真,一筆一劃。
嘿!這不是我嘛!看著這剪紙,我仿佛又回到了剛才,坐在椅子上,端端正正的練著毛筆字……
這就是我的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