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松 王繼選 河北工程大學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201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高校黨組織是重要的基層戰(zhàn)斗堡壘,每年都有一大批優(yōu)秀大學生在高校加入黨組織,高校里的教師黨員無疑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教師黨員更應(yīng)在學習黨史提高政治素質(zhì)方面率先垂范。
高校教師黨員一般來說素質(zhì)較高,普遍具有較高學歷,往往對自己的專業(yè)很熟悉。但中共黨史也是一個專業(yè)領(lǐng)域,非黨史專業(yè)特別是理工科的廣大教師,首先應(yīng)正視這一點。學然后知不足,黨史作為一個專業(yè),并非只有史實知識,而是自有其哲學方法論層面的理論基礎(chǔ),概言之即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筆者看來,理工科背景教師黨員的人文素質(zhì)也不錯,關(guān)鍵是把原理學懂弄通,深入思考,在黨史這個領(lǐng)域也是可以取得一定理論高度的。歷史使人明智,理工科的黨員教師們應(yīng)加強人文學科的學習,正可以從黨史入手。黨史或中國革命史是最近 100 年左右的歷史,原始資料還是很多的,還有待于進一步收集和整理,我們現(xiàn)在關(guān)心黨史就參與到這一進程中來,做一個歷史的傳承者和見證者。
筆者近年來因工作需要在黨史宣傳教育方面開展了一些實踐研究,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嘗試。在宣傳方面,現(xiàn)在適逢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目前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各級黨組織都非常重視。黨史學習最重要的是展開自學,在于從黨史學習中真正找到興趣,主動閱讀原著,并且深入思考。筆者曾做過調(diào)查問卷,精心設(shè)計了一些提問,結(jié)果顯示,真正讀過任何一本黨史類經(jīng)典書籍的教師黨員并不多。在調(diào)查中筆者所謂真正讀過書籍,是指至少讀過全本的2/3,并且印象較深,能夠說的出書名、作者和大意。扎實讀過一本書和看過某方面的文章是不一樣的,要想深入了解一個重大黨史事件的細節(jié)就必須去看書,而且往往一本書是不夠的,如去查資料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關(guān)注到更多的歷史細節(jié),能帶給人更多的經(jīng)驗和啟迪。這是一種體驗,只要對某個黨史專題進行過深入挖掘就會對歷史肅然起敬,如果是非歷史類專業(yè)的人,恐怕大多還未曾有過這種體驗。黨史專著是在黨史專家之間用來學術(shù)交流的,黨史研究必須充分,不留遺憾,只有前期的研究充分了,后面才能講好扎實的黨史故事。為了面向大眾宣傳,會有文藝作家(或有文學功底的黨史專家)來寫成小說或者拍成電影電視劇,比如《建黨偉業(yè)》等。為了流暢敘事,完整講述,這些文藝作品必然要加入人物性格、語言、情感等形象化的東西,還有使故事條理化的情節(jié)補充。在史實基礎(chǔ)上加以人物揣摩和邏輯串聯(lián)使故事更加合情合理是沒有問題的,但這必須以史實為基礎(chǔ)。作家一定要尊重歷史,堅持實事求是,講好第一輪扎實的黨史故事,才是負責任的歷史傳承者和講述者。作家或編劇必須清楚自由的創(chuàng)作空間必然是在歷史史實以內(nèi),如果超出界限則可能改變歷史,容易使大眾產(chǎn)生誤解,給人以戲說的感覺。
普通教師黨員開始學習黨史,不會想馬上成為黨史專家,但是應(yīng)該先了解一下專家到底是怎么做的。普通人看過一兩本原著或?qū)V褜俨灰祝鼞?yīng)想到作者著書又該何等困難重重。作者要面對的是歷史上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比如原件或當時的報紙等等,既要關(guān)鍵又要全面,更須去偽存真,明辨是非,然后成一家之言,但嚴謹?shù)膶V幢剡m合一般讀者。適合普通人的是經(jīng)過文學加工的小說或電影,舉個例子,比如廣為流傳的《三國演義》不僅小說寫得好,還有評書、電視劇,甚至游戲,所以三國歷史故事成為眾所周知的典故。但是說到三國的真實歷史,又有多少人真正看過陳壽的《三國志》呢?或者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呢?唐朝杜甫曾寫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的文學形象在后世日漸高大,但自魯迅做出“多智近妖”的評價之后,人們也就認清了《三國演義》絕非歷史。然而《三國志》是文言文又是紀傳體,閱讀難度較高,有人即使看了也會因為人物太過簡略而感覺印象不深。史家客觀記錄歷史,小說家串聯(lián)情節(jié)講故事,他們對歷史傳承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相互映襯,不可偏廢。老一輩評書藝人如袁闊成、連麗如等針對群眾欣賞水平的日益提高,真正做到了與時俱進,常說常新,雖是在說《三國演義》,卻頻頻引用專家學者的觀點,有時真好像教授在講課,但是如果讓說書藝人去大學講《三國志》則似乎也不會比教授們更好。而當他們面對的是普通觀眾時,就只能講《三國演義》,就是要這樣去談三國歷史,這就是定位。引導大家看原著專著是我們的目的,但切入點要從簡易處著手,引發(fā)興趣是關(guān)鍵。
高校教師經(jīng)常要面對大量的學生,教師只有了解黨史,才可能向?qū)W生傳播。那么,我們的教師黨員學習黨史之后怎樣去傳播進而影響他人,又該如何去做呢?普通人畢竟很難區(qū)分文學和歷史,黨員教師們應(yīng)該更進一步,好比看過《三國演義》之后,一定去翻一翻史書《三國志》,這將是非常有益的,引導學生也是這個思路。筆者曾經(jīng)參觀過重慶歌樂山的革命遺跡白公館和渣滓洞,了解到江竹筠、許曉軒等烈士的感人事跡,回來后就讀了小說《紅巖》,又看了老電影《烈火中永生》,進而又認真看了黨史專著《忠誠與背叛》,了解到更多的歷史細節(jié)。小說和電影也許有點老了,但作為經(jīng)典故事,江姐的形象在今天依然時??梢?,比如歌劇、京劇,甚至動畫片,2010年中央一臺曾播出30集電視劇《江姐》,該劇再次成功塑造了江姐、老彭等多個革命人物。有人說小說或電視劇不是歷史,但正是這些文藝作品把人引導到歷史問題上來的。文藝作品確實是有藝術(shù)加工的,好的文藝作品正是做出了適當?shù)难a充、取舍或改編,才更好的還原了歷史,才能夠把觀眾帶回到歷史中去。比如某人說過什么可能是有記載的不容改變,但說話的表情和語氣則必須由演員來補充。如果不是看到電視劇,讀者面對史料也必須揣摩一些細節(jié)來建立自己的理解,所以好的文藝作品正是有助于我們理解歷史,我們正應(yīng)該從這樣的作品談起。
教師黨員學習黨史,首要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質(zhì),其次,如果學有所得能夠達到一定高度的話,則可做一些宣傳教育的工作。研究黨史是專業(yè)性的工作,專業(yè)的事應(yīng)由專業(yè)的人來做,我們教師黨員可以發(fā)揮推介的功能,引導學生學習黨史的興趣,在這里可以起到的作用其實很大。比如,可以和學生聊一聊看過《紅星照耀中國》嗎?斯諾是一個人進入陜北的嗎?斯諾為什么會到陜北來采訪?斯諾是個什么樣的記者?我們不一定要原原本本的講述這本書的內(nèi)容,我們只要和學生聊到它,講講自己的心得體會,就很可能會引起學生的興趣,他們就有可能去讀這本書。如果門檻再低一點,也可以問看過電影《紅星照耀中國》(2019)嗎?去過延安嗎?引發(fā)興趣、諄諄善誘就是我們要做的,當然要給學生倒一杯水首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果學生也曾看過書,那我們就要交流一些更深的話題,比如斯諾的觀察判斷是客觀科學的嗎?他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教師黨員學習充分的話,做一個講座或上一次黨課也是沒問題的,但我們的真正作用是宣傳推介,在普通人和專家之間起到橋梁作用,我們的榜樣是《三國演義》說書人,但是我們會常常指向《三國志》,這就是我們的定位。
黨員學習黨史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摹V泄颤h史是一個專業(yè)領(lǐng)域,特別是對理工科背景的人來說,這個跨度是很大的。如果有心要學,就要向?qū)I(yè)看齊,首先在理論上要有提高,基礎(chǔ)要扎實。其次,如果學有所得就可適當在宣傳方面貢獻一份力量,在這里我們的定位是宣傳推介,引發(fā)興趣,引導大家深入學習原著和專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