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捷/文
恍然大悟
老頑童還小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頑童。一天,小頑童在廚房里玩,看見媽媽原本烏黑的頭發(fā)中,竟然有了幾根白發(fā)。
小頑童好奇地問:“媽媽,您的頭發(fā)為什么會有一些變白了?”
“唉,”媽媽嘆了口氣說,“寶貝,你做錯事,讓我難過時,就會令我的一根頭發(fā)變白?!?/p>
小頑童恍然大悟地嚷道:“我明白了,難怪外婆、外公頭上的頭發(fā)都變白了,原來是有原因的呀!”
小伙伴們,讀完這個故事,你是不是被小頑童逗樂了?媽媽烏黑的頭發(fā)中,只是夾雜著幾根白發(fā),也被心明眼亮的小頑童看得一清二楚,可見小頑童善于觀察。寫好作文不能離開觀察,就讓我們來聊聊觀察這個話題吧。
有人說自己寫不出文章,很大的原因是缺乏想象。但如果我們生活得馬馬虎虎、粗粗糙糙,無論有多強的想象力,怕也很難為無米之炊。觀察是獲得寫作素材的基礎(chǔ),生活中不是缺乏觀察的事物、寫作的素材,而是缺少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我們常常對身邊的事物“熟視無睹”“視若罔聞”。
學(xué)會細致持續(xù)地觀察,在生活中養(yǎng)成觀察的習(xí)慣,不但能豐富我們的素材庫,也可以讓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更加細膩而充盈。
觀察首先來自好奇,因為好奇促使我們仔細打量這個世界,引發(fā)出的無數(shù)問號又推動著我們進一步觀察探究這個世界。就像《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他從小喜愛昆蟲,甚至將自己的一生都傾注在觀察昆蟲、記錄昆蟲之中。為了觀察昆蟲,法布爾用了30 年時間,居住在荒石園內(nèi)養(yǎng)殖昆蟲,并終日與昆蟲為伴,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研究它們的各種習(xí)性,從中獲得了極大的快樂。在長期細致觀察的基礎(chǔ)上,法布爾寫就的10卷之眾的《昆蟲記》,成為流傳至今仍然被人們競相傳閱的杰作。就連偉大的科學(xué)家達爾文,也稱他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在生活中養(yǎng)成觀察的習(xí)慣,不僅能讓我們獲取知識,認知世界,更重要的是我們會從中感受到發(fā)現(xiàn)的欣喜、探索的快樂、揭秘的喜悅。
觀察要善于抓取事物的特點,這樣寫作才可能成功一半。
有一次,青年作家莫泊桑去請教福樓拜怎樣才能寫出獨特的作品。福樓拜讓他先去注視遠處一片燃燒的原野,問他看到了什么。莫泊桑說:“我看到了綠色的原野和紅色的火焰?!备前莶粷M意,說:“世界上沒有兩只蒼蠅、兩只手、兩個鼻子是完全一樣的。”福樓拜還指點道:在描寫那些樹木和火焰時,要注視它,直到發(fā)現(xiàn)那些樹木和火焰跟別的樹木和火焰有什么不同為止。
萬事萬物各有特點,要描寫它們,就必須找出不同點,這樣才能寫出特色,寫得與眾不同。
小伙伴們,一說到觀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用眼睛看。其實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看,還應(yīng)調(diào)動多種感官,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嘴巴嘗、用手去觸摸。海倫·凱勒是一位失去聽覺和視覺的殘疾人,可是后來她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正如她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寫的那樣:“雙目失明、雙耳失聰?shù)奈?,單憑觸覺就能感受到數(shù)以百計的使我感興趣的東西。春天,我滿懷希望地撫摩著小樹的枝條,希望找到一顆幼芽——大自然冬眠之后醒來的第一個征兆。我聞到了那天鵝絨般的花瓣散發(fā)出的撲鼻芳香。我甚至發(fā)現(xiàn)了在一朵朵重疊環(huán)繞的花瓣上有清晰可見的花紋。偶爾,如果幸運的話,當(dāng)我把手輕輕地貼在小樹干上時,便能感覺到枝頭小鳥在盡情歌唱。當(dāng)小溪的潺潺流水從我伸開的手指縫間通過時,我會興奮地陶醉在歡樂之中?!?/p>
讀完這段文字,我們怎能不為之動容呢?觀察不就應(yīng)該像海倫·凱勒那樣打開我們所有的感官去吸納、去感受嗎?
觀察不僅是用眼看,還要學(xué)會用心想,要“邊看邊想”。就像故事中的小頑童,不僅是一個會觀察的人,也是一個會思考的人。媽媽鬢角的幾根白發(fā),很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可是小頑童觀察得一清二楚,可見小頑童的觀察多么細致啊。他不但觀察細致,而且善于提問思考,主動詢問媽媽頭發(fā)變白的原因。當(dāng)媽媽逗他說:“寶貝,你做錯事,讓我難過時,就會令我的一根頭發(fā)變白。”小頑童立刻聯(lián)想到外婆、外公的白頭發(fā)。哈哈,小頑童真是一個調(diào)皮又善于思考的孩子。
寫作中不但要觀察,還要根據(jù)觀察進行思考,發(fā)現(xiàn)事物背后的原因、蘊藏的學(xué)問,這才是觀察中的高手。
可口的雪碧
于卓立
今天一進教室黃老師就神秘又緊張地說:“猜猜今天我們作文課寫什么?”教室里立刻炸開了鍋,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是餅干,有的說是葡萄,有的說是牛肉干,有的說是方便面,甚至有人說是雞翅、薯條……
黃老師清清嗓子說:“都不是,今天我們寫雪碧?!痹捯魟偮洌覀円粨矶?,搶著說:“我也要喝!”黃老師說:“沒問題,我請客!但是,你們得慢慢品嘗,好好享受汽水的滋味?!蔽覀兟犃肆⒖虤g呼叫好。黃老師又說:“不光是用嘴喝,還要讓手、耳、眼、鼻、舌,最好讓身上所有的器官,都能享受汽水的滋味!”
黃老師首先叫我們摸一摸雪碧瓶子,我發(fā)現(xiàn)瓶子冰冰的,感覺像摸冰塊似的,好冰涼;又好像抱著一塊大碧玉,涼到心底!瓶子的上半部分十分光滑,下半部分凹凸不平,有許多均勻分布的小坑。我掂一掂,瓶子重重的,大概有一千克吧!雪碧瓶口上戴著小小的帽子,身穿綠色的外衣,腰上佩著一圈藍綠相間的“腰帶”,非常醒目。
這時,黃老師使勁兒搖了搖瓶子,輕輕一擰瓶蓋,“嘶——”的一聲,瓶子發(fā)出類似氣球漏氣的聲音,真好玩!瓶口噴出了白色的氣泡小精靈,小精靈們一股腦兒涌了出來。黃老師把小精靈倒入我們的杯中,它們誰都不讓誰,爭先恐后地全都跑到杯子口,而且搶著冒出頭。我仔細一看,杯底和杯壁也都布滿了小氣泡,像西米露一樣晶瑩剔透。
接下來,我聞了聞,它們個個都像噴了香水似的,發(fā)出迷人的氣味:略微刺鼻的清香,夾雜著淡淡的檸檬味,還有甜甜的冰糖味,令人神清氣爽。
最后我終于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感覺嘴里又麻又疼,舌頭酥酥的,就像一個個小精靈穿著釘鞋在我嘴里跳舞。我把汽水咽了下去,感覺喉嚨冰冰涼涼的,十分舒服。我實在忍不住了,一大口一大口地把雪碧喝下去。它們像小河一樣流進我的胃里,可是小精靈好像嫌肚子里太擠,不一會兒,又一窩蜂地從我的嘴里跑了出來。我“呃”了一聲,它們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這次細品慢嘗的經(jīng)驗,讓我發(fā)現(xiàn)凡事只要用心去體會,就能得到許多樂趣,喝汽水如此,做其他的事也應(yīng)該是這樣吧。細品慢嘗樂趣可真多呀!
做個有心人,觀察生活,生活處處有樂趣。小作者就在觀察中找到了樂趣。伙伴們,雪碧是我們常見的飲料,但是你仔細觀察過它嗎?用眼睛看雪碧瓶子的顏色、形狀、標(biāo)簽上的圖案、液體的樣子,用手觸摸瓶子,用耳朵聽液體的聲音,用嘴巴嘗液體的滋味,用鼻子聞液體的氣味……調(diào)動身體的各個器官來感知,對一樣物品才會有更全面的認識。加入自己的思考,筆下的事物就能呈現(xiàn)它獨特的一面了。瞧,小作者寫的雪碧是不是既熟悉又有趣?
伙伴們,觀察一種植物,你可以說說它的生長過程,或它最有特點的部分。
小貼士
1.選擇一個角度,寫明白。
2.調(diào)動各種感官進行觀察。
3.如果你有什么思考,也可以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