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億林 李香蘭
蘇州明基醫(yī)院(215000)
妊娠期糖尿病(GDM)可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風險[1]。早期確診并積極控制血糖是改善母嬰結局關鍵。但大部分GDM孕婦患病早期無特異性癥狀,甚至部分空腹血糖(FPG)處于正常范圍,僅參照PFG診斷GDM漏診率較高[2]。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過程繁瑣[3]。且輕型糖尿病及隱性糖尿病者孕24~28周行OGTT篩查可能導致診斷滯后,此時高血糖已對胎兒產(chǎn)生負面影響,治療時機延誤[4]。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可反映糖尿病患者近1~2個月血糖控制情況[5]。血紅蛋白(Hb)被用于評估產(chǎn)婦生理及貧血狀況[6]。Hb異常改變與早產(chǎn)、感染及產(chǎn)后出血等不良結局有關[7];妊娠早期高水平Hb可預測GDM發(fā)病風險[8]。鐵蛋白(SF)反映鐵儲存水平。機體鐵過載可損傷組織器官[9]。妊娠期間孕婦體內微量元素代謝異常,尤其鐵元素蓄積與血糖異常、胰島素分泌功能改變有關[10]。有學者[11]認為鐵作為強促氧化劑可能影響機體糖代謝,危害母嬰健康。但對HbA1c、Hb、SF預測GDM發(fā)生風險的價值尚未完全明確。本研究通過對孕早、中期孕婦血HbA1c、Hb、SF進行檢測并比較GDM發(fā)生差異,探究與血糖關系,為GDM防治提供依據(jù)。
回顧性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孕早中期(孕12~16周)產(chǎn)前檢查單胎妊娠孕婦300例臨床資料。入選標準:在本院規(guī)律產(chǎn)前檢查且正常分娩,從早孕期隨訪至分娩結束;單胎妊娠;妊娠24~28周完成75 g OGTT試驗,GDM孕婦滿足FPG≥5.0 mmol/L、服糖后1 h血糖≥10.0 mmol/L、服糖后2h血糖≥8.5 mmol/L中任一要求[12];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劇吐;雙胎或多胎妊娠;急性感染;藥物性糖尿??;肝源性糖尿??;孕前有糖尿病病史;心肝腎肺功能不全;全身惡性腫瘤;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代謝或營養(yǎng)障礙;吸煙;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慌R床資料不全。按是否發(fā)生GDM分為GDM組(n=58)與非GDM組(n=242)。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集所有孕婦一般資料,包括人口學資料、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孕產(chǎn)史、OGTT,孕早中期Hb、HbA1c、SF檢測結果,妊娠結局等。
妊娠12~16周時采集空腹外周靜脈血,采用電阻抗法測定Hb水平,離子交換高液相色譜法測定HbA1c水平,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SF水平,試劑盒購自美國Bio-Rad公司。
禁食8 h以上。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FPG、1 h血糖、2 h血糖水平,應用日本Hitachi公司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
GDM組與非GDM組孕婦年齡、BMI、篩查孕周、孕次、產(chǎn)次等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
GDM組FPG、1h血糖、2h血糖及HbA1c均高于非GDM組(P<0.05)。見表2。
早產(chǎn)、胎膜早破、羊水過多、巨大兒等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GDM組高于非GDM組(P<0.05)。見表3。
GDM組孕早中期Hb、HbA1c、SF水平均高于非GDM組(P<0.05)。見表4。
表2 兩組孕婦OGTT試驗結果比較
表3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例(%)]
表4 兩組孕早中期Hb、HbA1c、SF水平比較
孕早中期SF預測GDM發(fā)生效能最高,其次為HbA1c,Hb預測效能最低。見表5。
表5 孕早中期Hb、HbA1c、SF預測GDM發(fā)生的ROC曲線分析
GDM孕婦孕早中期Hb、HbA1c、SF水平均與FPG水平呈正相關(r=0.223、0.431、0.521,P均<0.05)。
目前多認為GDM發(fā)病與胰島素抵抗有關,胰島素不足或缺乏對體內微量元素平衡造成影響,加之孕期各類營養(yǎng)元素需求增多,尤其鐵元素增高,孕婦普遍存在鐵缺乏現(xiàn)象[13]。SF可反映機體鐵負荷情況[14]。以往對孕期缺鐵的報道多圍繞對母嬰不良結局影響展開,證實孕婦鐵缺乏可導致不良結局[15-16],但高濃度SF對孕婦的影響尚缺乏關注。最新報道認為,妊娠期高濃度SF者發(fā)生糖耐量異常風險增大[17]。本研究發(fā)現(xiàn),孕早中期GDM孕婦血清SF水平高于非GDM孕婦, SF預測GDM發(fā)生綜合效能較高,提示SF異常增高可能與GDM發(fā)生有關。機制可能為:妊娠期間機體鐵存儲過多,導致SF濃度上升,過量鐵元素沉積于胰島細胞內催化生物氧化反應,大量氧自由基釋放,引起過氧化應激反應,誘導胰島β細胞凋亡,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造成胰島素抵抗,引起血糖調節(jié)異常增加GDM風險。此外,妊娠期間機體自身處于低炎癥水平狀態(tài),血清SF水平上升可能增加炎癥反應水平,炎癥環(huán)境下SF應激性上升,進一步影響胰島素合成及分泌,造成胰島素抵抗,誘導GDM發(fā)病[18]。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SF>132.96 μg/L時預測GDM敏感度、特異性較好,提示孕早中期SF對預測GDM診斷價值較高。建議對懷疑高危GDM產(chǎn)婦行唐氏綜合征篩查時在孕早中期階段開展SF篩查,以盡早篩出GDM高危人群;對SF異常增高孕婦適當提前行OGTT試驗時間,盡早確診GDM,并給予積極防控處理。
Hb為承擔紅細胞內運輸氧功能的特殊蛋白質,孕期篩查時多用于評估孕婦生理及貧血情況[19]。以往認為低水平Hb與妊娠期貧血有關,是引起早產(chǎn)、產(chǎn)后出血等不良結局的重要原因[20]。近年來Hb與GDM的關系日益引起關注。越來越多證據(jù)顯示,高水平Hb與機體鐵過載有關,可能增加氧化應激反應,導致GDM發(fā)病[21-22]。本研究發(fā)現(xiàn),GDM孕婦孕早中期血Hb水平較非GDM孕婦高,且Hb>118.63 g/L時預測GDM的敏感度、特異性較高,預測GDM價值尚可,與王揚等[23]結論相似。機制可能為:高Hb水平通常提示機體鐵過載,鐵離子具有強氧化特點,其過載可能引起氧自由基釋放增多,影響骨骼肌及肝臟內胰島素信號轉導,引起胰島β細胞氧化應激反應,損害胰島β細胞功能,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導致GDM發(fā)病。推測高Hb可能通過影響血液鐵存儲造成GDM發(fā)生。
HbA1c濃度與紅細胞壽命及該時期內血糖波動情況緊密相關,可反映較早6~8周內平均血糖水平,已被納入糖尿病診斷“金標準”[24]。妊娠早期機體紅細胞周轉速度加快,紅細胞壽命縮短,F(xiàn)PG下降,葡萄糖糖化時間縮短,胎兒從母體獲取葡萄糖增多,母體腎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增加,但腎小管重吸收率無明顯改變,受母體雌孕激素影響,可能造成孕早期HbA1c、FPG出現(xiàn)生理性降低[25]。但孕早中期,GDM孕婦母體抗胰島素物質蓄積,血糖水平上調,引起HbA1c增高[26]。本研究發(fā)現(xiàn),GDM孕婦孕早中期HbA1c水平高于非GDM孕婦,與胡智穎等[27]研究結果一致,提示HbA1c與GDM發(fā)病有關; HbA1c臨界值為5.16%,此時預測GDM敏感度、特異性尚可, HbA1c對早期GDM診斷有一定價值,整體效能與Hb接近,但綜合效能低于SF??紤]可能與HbA1c合成速度緩慢,短時間內血糖上升對HbA1c無較大影響有關,導致孕早中期HbA1c變化不及SF明顯。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GDM孕婦孕早中期Hb、HbA1c、SF均與FPG呈正相關,但SF相關度最高,提示SF對GDM孕期血糖變化更為敏感,支撐高云鶴等[28]結論。本研究GDM孕婦早產(chǎn)、胎膜早破、羊水過多、巨大兒等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高于非GDM孕婦。與Li等[29]研究結果相似,提示GDM孕婦有更高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風險。
綜上,GDM孕婦孕早中期Hb、HbA1c、SF水平高于非GDM孕婦,易出現(xiàn)妊娠不良結局;SF預測GDM綜合效能較高。提示臨床,對高GDM風險孕婦須盡早監(jiān)測血Hb、HbA1c及SF水平,提早行OGTT篩查,盡早針對性干預以預防GDM,改善妊娠不良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