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人類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發(fā)展,女性在思想觀念上的轉變以及社會地位的提高,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接受過高等教育并且經(jīng)濟獨立的女性選擇獨立自主,不依賴他人的生活方式,在她們看來,婚姻已經(jīng)不是她們的必然歸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即使是單身女性也有選擇成為母親的權利。縱觀我國關于單身女性生育權的法律法規(guī),只有2002年《吉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頒布在立法上規(guī)定了單身女性生育權。該條例中的第32條第2款雖賦予單身女性生育的權利,但在當時遭到了多數(shù)學者的質疑。而在今天,社會環(huán)境日益開放,人們思想觀念不斷更新,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以及我國生育政策放開的背景下,重新審視單身女性生育權利的享有及保障問題,對于學術界的研究及社會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單身女性;生育權;法律保障
引言
生育繁衍乃是本能,動物如此,人更是如此。人類種族的延續(xù)也正是借助生育行為而實現(xiàn)的。生育權應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并且應該是自然人都應有的基礎性人權,所以單身女性也應該擁有。2015年我國為解決老齡化的社會問題,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行二孩政策,也正是因為此政策的放開,再一次引發(fā)了學術界關于單身女性生育權的探討。并且,隨著近年來單身女性群體數(shù)量的不斷增多,且生育愿望十分強烈。所以,在這樣新的社會背景下研究單身女性生育權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一、單身女性生育權概述
(一)單身女性生育權的概念及其內(nèi)容
生育是指繁殖后代,女性懷孕在體內(nèi)孕育并分娩。生育的主體是女性,所以生育具有人的屬性,但同時它也是一種社會行為。它有三個發(fā)展階段,即自然生育階段、生育義務階段和生育權利階段。由此可見,自然法則和社會倫理是人類社會初期用來規(guī)制和調(diào)節(jié)生育行為的主要依據(jù)。而在如今,隨著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口資源對社會資源的利用得到顯著的提高。同時對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此時,政策和法律就共同起著調(diào)控人口,促進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特殊作用。到此時,生育權不僅僅具有了自然屬性,同時也擁有了法律屬性和社會屬性,成為了一個法律概念。在國內(nèi),生育權沒有統(tǒng)一清晰的界說,學者們對此意見不一。主要存在以下幾種觀點:一是指夫婦之間及婦女個人可以按其自由意志考量是否生育以及如何生育。二是指處于婚姻關系中的婦女遵守有關規(guī)定的前提下所享有的決定是否生殖或者不生殖。三是指合法的已婚夫婦在特定的前提下所享有的決定是否生殖、何時生殖以及如何生殖的權利。四是指每個自然人,不論其是男性還是女性,不論其是否結婚,不論其是否年滿十八周歲,皆應當擁有的權利,它是一種人格權。而本文認為的生育權主要是指公民個人有依照法律規(guī)定孕育或者不孕育子女的權利。而單身女性包括從未締結婚姻的、締結婚姻后離異的或喪偶的。在此本文討論的主要是指目前沒有締結婚姻,且沒有子女的女性,并且將來也沒有結婚的意愿的單身女性生育權。而生育權的主要內(nèi)容包含幾個方面:一是生育決定權。生育權的實質是權利主體可以自由生殖。生育決定權則是相應主體依自身意愿自愿生殖的最好體現(xiàn)。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即決定生育不生育的自由。二是生育請求權。它是指為保障相應主體生育權的實現(xiàn),從而賦予其的請求他人為或不為某些行為的權利。它主要有兩種行使情況。第一夫妻之間此權利的行使。第二個人生育請求權的行使。三是生育選擇權。該權利與生育請求權一樣,是在生育主體做出生育的決定后行使。四是生育知情權。生育知情權指權利主體有權得到與其生育有關的種種信息。五是生育服務權。它是指為保障生育主體的健康安全,生育主體有權享受與之相關的服務。但它其實是生育知情權的一種擴展延伸。
(二)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國內(nèi)外發(fā)展現(xiàn)狀
在國際上其實已經(jīng)確立生育權基本人權的地位,并且承認單身女性和婚姻家庭關系的夫妻一樣享有生育權,但單身女性因為其群體的特殊性,在生育權的限制和實現(xiàn)上各國還存在著不同的做法。美國的單身女性生育權主要是通過三個典型判例來體現(xiàn)的。1942年斯金那訴俄克拉荷馬案。該案判決肯定并保留了罪犯生殖能力的行為,于個體生育權的確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72年的艾森斯塔特訴貝德爾一案,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認可了未結婚的公民和已結婚的公民一樣,在避孕方面擁有同等的權利。最后是1973年的羅伊訴韋德案中,聯(lián)邦最高院確認了女性的生育自主選擇權。從以上三個案例可以看出,美國從來都未曾限制過單身女性生育的權利,因為在美國,生育這一行為受到宗教因素的影響,被賦予了嚴密的保護。它關于生育權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女性能否自由墮胎的問題上。英國的《家庭法改革條例》(1987年通過)第27條第1款規(guī)定,在處于婚姻狀態(tài)的前提下,婦女使用他人精子人工受精生育孩子合法,但通過此途徑生育的孩子需的得到丈夫的認可,才可視為夫妻雙方的子女。以上是國外關于生育權的發(fā)展現(xiàn)狀。而生育權在我國學界引起關注的時間并不久,并且至今我國都沒有明確規(guī)定其法律概念,而且在概念上學者們都持不同觀點。我國在生育權這方面的立法上是滯后的?!秼D女權益保障法》(1992年)最先對生育權作出了規(guī)定,其五十一條指出婦女有依據(jù)相關要求實施生殖之權利,同時亦有依據(jù)個人意愿不生育之自由。該規(guī)定的意義重大,這是我國法律首次對生育權予以規(guī)制和保障,并且該規(guī)定中生育權的適格主體是婦女,沒有將享有此權益的主體限定為已結婚的婦女,這意味著它可以作為保護單身女性相關生育權利的依據(jù)之一。但其實單身女性生育權引起學界廣泛熱烈的討論是在2002年《吉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出臺后。該條例規(guī)定達到法定年齡,沒有孩子,立志不結婚的女性,可以通過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醫(yī)學輔助生殖技術途徑孕育一個孩子。同時2016、2019年該條例修改仍保留了這一規(guī)定。該條例大膽的賦予了單身女性生育權。這也是我國目前將單身女性生育權寫進地方立法的首例。其實,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持續(xù)的更新,生活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老一輩人對婚育傳統(tǒng)的看法正在被弱化,單身女性生育權也正在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納。
二、單身女性生育權學說爭議
對于單身女性生育權的性質我國學者意見不一,2002年吉林省地方條例允許單身婦女生育后,我國學者便持兩種態(tài)度,肯定與否定。而本文在梳理分析各個學者的觀點后贊成在立法中設立單身女性生育權。單身女性應該享有正當生育的權利。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新的理論制度的出現(xiàn)有時會對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產(chǎn)生沖擊,但并不能因此就遏制新事物的出現(xiàn)。同樣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公眾對單身女性生育權的接受,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
(一)否定說
對單身女性生育權的設立,有不少的學者持反對意見。他們反對設立單身女性生育權。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第一認為單身女性生育權的設立不合法。這些學者認為吉林省頒布的允許單身女性生育的條款違背了我國的立法精神,是與我國的相關法律相抵觸的。認為該條款是廣義違憲的。八二憲法施行以后,地方性法規(guī)依據(jù)上位法的授權制定法規(guī)時要遵循一定的立法慣例,而其違背了這些慣例。最后認為該條例越權立法。認為單身女性生育權屬于全國統(tǒng)一的民事基本制度的范疇,不應該搞地方特色。第二認為生育權屬于身份權。生育權是一種人身權,而人身權又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后者體現(xiàn)著其主體的社會屬性,是公民因特定的身份而產(chǎn)生的權利,而前者則反映了其主體的自然屬性,它是以主體的人格利益為內(nèi)容的。這一點主要表達的觀點是認為應由夫妻雙方共同享有,不應由女性一方承擔。第三點是認為單身女性生育權阻礙代際平等權利的實現(xiàn)。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設立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吉林條例不僅與憲法等法律相抵觸,更是建立在對其后人的知情權的狠心剝奪上的,這違背了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代際平等原則。因為單身女性通過醫(yī)療輔助手段生育的子女不可能知道其父親是誰,這實際上就排除了子女對其血緣父親的知情權。而這一知情權又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一項基本人權,也是人的正常情感的需要,而單身女性生育權的擴張造成這一權利被剝奪。單身女性生育權的行使,是建立在對其后代知情權的無情剝奪之上的,上一代人權利擴張的代價便是其后代知情權被剝奪的精神痛苦,這明顯違背了代際平等原則。
(二)肯定說
在吉林省地方條例頒布以來,關于單身女性生育權的討論便一直存在。在肯定贊成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學者中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第一單身女性生育權的設立合法。這些學者的文章中寫道,吉林條款是關于生育權問題的規(guī)定,而法律中關于夫婦的規(guī)定指的是婚姻制度。婚姻制度與生育問題雖有聯(lián)系,但不能等同,婚姻制度實行一夫一妻的制度,但這并不代表生育也必須在夫妻內(nèi)進行,不能使用醫(yī)學手段。而且我國的相關法規(guī)從來未曾否定過單身婦女生育的權利。憲法雖指出承擔相關生育義務的主體是夫婦,但也并沒有明確否定單身女性的生育權利,故允許單身女性生育并不違反憲法。第二生育權屬于人格權。贊同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生育權是權利主體對生育利益的支配權,其內(nèi)容符合人格權的特征。而且生育權是公民個人享有的權利,它并不為夫妻之間所共有,生育制度與婚姻制度不同,因此生育權不能以現(xiàn)行的婚姻形態(tài)來界定它。并且,隨著醫(yī)學輔助技術的出現(xiàn),現(xiàn)行中與生育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就暴露出了很大的弊端。第三是單身女性生育權的設立沒有損害代際平等權。代際平等權并不是法律上的概念,我國憲法及相關法律中并沒有關于該權利的規(guī)定,它應該屬于倫理學或社會學的范疇。因為憲法中并沒有對代際平等權的明確規(guī)定,所以單身女性生育權是不可能對一種抽象的憲法權利造成侵犯的。
三、單身女性生育權法律保障的設想
(一)在立法上完善單身女性生育權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允許單身女性生育是對人口政策新趨勢的積極響應,是現(xiàn)實狀況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發(fā)展進步的體現(xiàn),是十分必要的。那么首先應該做的是在立法上完善單身女性生育權。在立法層面上將生育與婚姻解綁,將公民個人囊括進生育主體之內(nèi),明確已婚公民及未婚公民皆可生育。將與生育相關的法律中的生育主體明確為公民個人,包括單身女性。在立法層面上將生育與婚姻解綁,具體而言就需要建立以憲法為根本的相關法律保障體系。在憲法中賦予自然人生育的權利。然后在民法中明確生育權的性質是人格權,這樣就是在實踐中解決了影響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又一障礙。上述討論了將單身女性生育權寫進憲法等相關法律文件中予以保護。但是在立法中還需做到的一點是對單身女性的特殊保護。因為單身女性群體的特殊性,導致其生育權的主張還處于社會認同度較低的階段,因此,通過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對單身女性生育權的保障就尤為重要了。一個主體是否養(yǎng)育子女,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她是否能給子女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所以在立法中對單身女性生育權進行特殊保護之外,還應該對有生育需求的單身女性自身的條件進行嚴格篩選。主要是兩個方面的篩選:年齡、健康狀況。在年齡限制這一方面首先是不應該低于20周歲,但不應該設定具體上限。健康狀況的限制主要是判斷單身女性身體狀況是否良好,是否有不宜生育的疾病。基于其子女的健康和權益,應該對有需求的單身女性的健康狀況嚴格要求。
(二)在制度上完善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實施
其次便是在制度上完善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實施。制度上完善主要分為下列幾點:一是加強對地方生育政策的監(jiān)督,規(guī)制其違反上位法的情況。主要是加強對地方生育政策的監(jiān)督,防止地方政策違反上位法,額外的給單身女性生育權設置障礙。二是放開對單身女性實施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限制。生育權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法律應該給予一定的保障,而不是限制其實現(xiàn)。三是對于符合相關生育規(guī)定生育的單身女性不予征收社會撫養(yǎng)費。社會撫養(yǎng)費對單身女性而言是一項非常大的經(jīng)濟負擔,許多單身女性可能會因為經(jīng)濟因素而不敢行使生育權。為了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實現(xiàn),因此建議對于合乎相關生育要求的單身婦女不征收此費用。四是落實和完善單身女性的生育保險。生育保險的保障對象是生育行為的承擔者,而生育保險的長期目標是“普惠制”,因此生育保險不是懲罰手段,不應通過剝奪生育保險涵蓋的相關福利來限制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實現(xiàn)。
小結
生育權作為一項基本人權,人人享有,人人平等,單身女性也不例外。在如今,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變革與發(fā)展,越來越多受教育程度高、經(jīng)濟基礎好的單身女性開始要求實現(xiàn)其生育權,要求享有生育或不生育的自由。西方國家在單身女性生育權的保障方面已經(jīng)較為完善,并且國際上也已經(jīng)承認單身女性生育權。而在我國,單身女性生育權方面除《吉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對此權利有所規(guī)定外,關于其保障方面仍舊是一片空白。社會對單身女性非婚生育的認可度較低。單身女性生育權的確權和保障,應該成為我國人權保護進程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單身女性概念內(nèi)容的闡述,分析當前學說爭議的觀點以及筆者自己的觀點。最后提出了有關單身女性生育權法律保障方面的設想。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單身女性群體的生育權能實現(xiàn)全方位的保障,讓每一個公民從出生就享有平等而具體的權利和公共基本保障。同時,隨著法治社會的全面建成,單身女性的生育權利及其子女的權益,都會得到有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1]于晶.單身女性生育權問題探討[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21,{4}(01):25-36.
[2]李亞楠,焦艷玲.單身女性生育權“熱訴求”下的“冷思考”[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9,32(07):864-867.
[3]張賀斌. 生育與婚姻分離視域下的獨身女性生育權的法律保護研究[D].吉林大學,2019.
[4]袁翠清.論適婚單身女性生育權的法律保護——以接受捐精為角度[J].長春大學學報,2019,29(03):79-83.
[5]章家好.單身女性生育權問題與對策[J].西部學刊,2019(02):63-66.
[6]趙小靜.“治理術”視野下的單身女性生育權及其保障[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04):144-148.
[7]柴麗杰,賀小苗.論生育權:以公私法分野為視角[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8,30(03):33-39.
[8]馬南南. 單身女性生育權的法律保障研究[D].廣西大學,2018.
[9]斐盧冉·熱依木江. 單身女性生育權保障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20.
[10]王棟楠. 女性生育權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8.
[11]孫藝洋. 單身女性生育權的法律研究[D].蘇州大學,2020.
作者簡介:翟茴茴,女,漢族,湖南永州,碩士,湖南工商大學,法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