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斌
摘要:研究了黑木耳多糖/海藻酸鈉共混膜的制備,結果表明:黑木耳多糖有很好的成膜性能,當海藻酸鈉的加入量為40%時,黑木耳多糖膜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到達較好狀態(tài),其值分別達到27.4Mpa和21.3%,比純黑木耳多糖分別提高153.7%、55.4%。當加入量為30%時,共混膜的水蒸氣透過率,達到最小值,其值為59.4mg·cm-2·d-1,比純黑木耳多糖膜的100.4mg·cm-2·d-1下降了40.8%。
關鍵詞:黑木耳多糖;共混膜;制備;
黑木耳多糖具有很多生理活性功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以及抗菌等優(yōu)良性能。初步研究表明,黑木耳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但膜比較脆,延展性差,使之在應用上受到限制。因此,提高其強度和延展性,對其在生物醫(yī)學材料和可食用保鮮膜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以天然可食物質(如蛋白質、多糖等)為原料,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多孔網(wǎng)絡結構的薄膜,即可食性包裝膜,具有合成高分子膜材料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1]。共混是提高高分子膜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殼聚糖與纖維素[2]、魔芋葡甘聚糖等天然高分子多糖的共混膜已有報道,而黑木耳多糖的膜材料至今未見報道。
本文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備黑木耳多糖/海藻酸鈉共混膜,以期達到兩種材料生理功能協(xié)同增效及材料理化性能的改善,并對共混膜的性能進行了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試劑
1.2儀器
2試驗方法
2.1膜的制備
配制成2%的黑木耳多糖(AAP)和海藻酸鈉(SA)溶液,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量的甘油,充分混合后,室溫靜置48h,除去混合液表面泡沫,然后在潔凈的玻璃板上刮膜,紅外燈烘干,揭膜,干膜保存于干燥器中。共混膜中黑木耳多糖與海藻酸鈉重量比值分別為10∶0、9∶1、8∶2、7∶3、6∶4、5∶5。
2.2 膜性能表征
2.2.1 力學性能測試
膜在硅膠干燥器中于25℃平衡24h后,裁成100mm×20mm長條,再用拉力機測定膜的抗拉強度和伸長率。測定時,拉伸速度為5mm/min,膜的有效測定長度是80mm,重復5次取平均值。 膜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按公式(1)、(2)計算。
δb = F/ A ? ? ? ? ? ? ? ? ? ? ? ? ? ? (1)
E=(L1-L0)/L0×100% ? ? ? ? ? ? ? ? ?(2)
式中:F為膜片斷裂時負荷(N),A為膜片初始橫截面積(m2)
E為斷裂伸長率(%);L0為膜的初始長度(mm);L1為膜斷裂時的長度(mm)。
2.2.2水蒸氣透過率(WVTR)的測定
水蒸氣透過率(WVTR)測試方法:在1.0cm×3.9cm的稱量瓶中放入3g無水CaCl2,然后將膜片緊密覆蓋在稱量瓶口上,于1個大氣壓、84%的相對濕度、室溫放置,每24h稱重一次瓶重;水蒸氣透過率(WVTR)依下式計算:
WVTR=W/(A×T)
式中W為一定時間間隔內稱量瓶的增重;A為膜片面積;T為稱量時間間隔。
3結果與討論
3.1共混膜的力學性能
作為膜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耐裂性、耐磨性和柔韌性,力學性能主要包括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等指標。海藻酸鈉的加入量對黑木耳多糖膜的影響見圖1、圖2??梢园l(fā)現(xiàn),隨海藻酸鈉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拉伸強度顯著增大,當海藻酸鈉的含量為40%時達到最大值,由純黑木耳多糖膜強度的10.8Mpa增加到27.4Mpa,提高了153.7%,黑木耳多糖與海藻酸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協(xié)同效應明顯的改善了共混膜的拉伸強度。共混膜的斷裂伸長率變化趨勢與拉伸強度相同,在海藻酸鈉含量為40%時,達到最大值21.3%,比純黑木耳多糖膜的4.6%提高了55.4%。
3.2水蒸氣透過率(WVTR)的測定
海藻酸鈉含量對共混膜的水蒸氣透過率的影響見圖3,可以發(fā)現(xiàn),隨海藻酸鈉的增加,共混膜的水蒸氣透過率逐漸下降,當海藻酸鈉含量為30%時達到最小值,其值為59.4mg·cm-2·d-1,比純黑木耳多糖膜(100.4·cm-2·d-1)下降了40.8%。海藻酸鈉和黑木耳多糖分子間相互作用提高了共混膜的致密度,改善了其阻水性能。
3.3討論
黑木耳多糖有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在可食性包裝材料方面有潛在的開發(fā)前景。黑木耳多糖膜具有親水性,阻濕性能有限,而且其抗拉強度不足,耐高溫能力差。要實現(xiàn)工業(yè)化生產(chǎn)和實際應用,在提高膜的性能和實用性方面還須做大量工作。
4小結
黑木耳多糖加入海藻酸鈉后,成膜性能有極大的改善,當海藻酸鈉的加入量為40%時,黑木耳多糖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到達較好狀態(tài),其值分別達到27.4Mpa和21.3%,比純黑木耳多糖分別提高153.7%、55.4%。當加入量為30%時,共混膜的水蒸氣透過率,達到最小值,其值為59.4mg·cm-2·d-1,比純黑木耳多糖膜的100.4mg·cm-2·d-1下降了40.8%。
參考文獻
[1]王鋒棚.可食性復合膜的制備及在包裝中的應用[D].天津科技大學.2014
[2]鮑文毅,徐晨,宋飛,汪秀麗,王玉忠.纖維素/殼聚糖共混透明膜的制備及阻隔抗菌性能研究[J].高分子學報,2015,{4}(01):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