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宏
(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大同小學,貴州 遵義 564702)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對于高素質(zhì)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尤其是對于人才的思想品德和法律意識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學校加強了對學生道德和法治的教育和培養(yǎng)。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落實教育目標,進一步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的優(yōu)秀人才。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以素質(zhì)教育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它以生動性和趣味性為特點,情境教學法以演繹情境的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對于《道德與法治》這門人文學科而言,情境教學法更能讓學生從中找到現(xiàn)實的意義。
首先,情境教學法讓原本枯燥的說教課程變得生動有趣。《道德與法治》學科作為一門具有現(xiàn)實教育意義的學科,更應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而道德和法治作為人們綜合素養(yǎng)的標準,更應該讓學生深入的學習。因此,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則符合了學生的趣味要求。也體現(xiàn)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其次,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找到了與教師和同學交流的機會。通過合作表演,能夠讓教師和學生有了共同探討的機會,讓同學之間多了交流合作的機會,這就很好地增強了師生、同學之間的感情。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庫,每天都會有很多事情發(fā)生,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這個素材庫,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再結合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出貼合學生實際的情境教學,讓學生明白《道德與法治》就是我們的生活,它可以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情境演繹,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道德與法治》這門課。
提高教學趣味性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將知識轉化為行動。在創(chuàng)建情境教學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設計出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的情境,讓學生從單純枯燥的講解中解脫出來。
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加深對事物的理解,提高知識轉化能力,學會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時,要拓展教學范圍,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學到很多課外的知識。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
引用好的教學方法只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但是也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nèi)容大部分都來于生活,但是,由于小學生年紀小,社會經(jīng)驗太少,導致他們還不能完全的理解教材中的內(nèi)容,因此,就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這時候,情境教學法的引入,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平時接觸不到的情境,進而增強學習的認知能力。例如,在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的《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有一章節(jié)是《我們的學?!罚斀處熤v解完理論知識后,就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我們的學校,詳細的為同學們重新介紹我們的學校,比如,學校的建筑、班級的設置,學校的老師,校園內(nèi)的花草等,都是學生參觀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為花草澆水、除草,設置要愛護花草的標語牌,通過這些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加愛護我們的學校,進而培養(yǎng)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學校、尊重生命的意識。
閱讀和聆聽可以拓展學生們的精神空間,對生活和學習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繪本故事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加強道德觀念的學習。繪本故事也是基于學生的思維和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對事物多角度的看法和思考。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修為,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要積極看待問題,進而把教學內(nèi)容轉化為學生的行為能力。比如,在學習《綠色小衛(wèi)士》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就可以引用《再見,小兔子》這個繪本故事,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故事中的內(nèi)容,然后自行編劇,和同學們一起表演,進而從情境中明白環(huán)保的意義。
多媒體技術作為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輔助工具,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將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具體化、形象化。讓復雜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并且可以多角度、全方位的給學生傳遞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感受家鄉(xiāng)文化,關心家鄉(xiāng)發(fā)展》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就可以播放一段關于“家鄉(xiāng)”的視頻,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家長的風貌,各種風土人情,教師可以在旁邊加以講解,加深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積極性。使用多媒體技術展現(xiàn)情境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把故事描述情境穿插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在教學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想感悟。例如,在講解《我和我的同伴》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講述一下自己與同伴的故事,發(fā)生過哪些有趣故事?又有哪些小矛盾、小誤會的事情?你又是怎么解決這些問題的?通過交流這些真實的小故事,讓學生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道理,并且要珍惜身邊的同伴,朋友。通過創(chuàng)設故事描述情境來增強教學效果,更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也更貼合他們的生活。通過描述故事,培養(yǎng)了學生真情實感。
教學評價機制的完善,可以多元化發(fā)展,具有針對性的構建全方位的評價機制。評價機制的構建需要由教師、家長、學生共同組建完成,這樣才能將課堂表現(xiàn)及課后表現(xiàn)進行全面考察,進而全面、有效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也要更加的多元化,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全面兼顧到,全方位的推進教學評價機制。同時,評價機制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比如,考卷考場現(xiàn)場問答,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發(fā)揮,也可以設計相應的舞臺節(jié)目等,之后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的評價,激發(fā)出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平常的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提高道德與法治的意識,進而利用各種情景教學對心靈達到一定的塑造作用。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心理和個性都各有不同,所以開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打破單一的評價方式,保證評價機制的公平公正性,教師一定要重視評價機制,利用評價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互相評價中看到自己的不足,進而改正自己,重新塑造自己。
結束語: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要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要不斷改革和完善教學方法,把“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榍榫辰虒W法,拉近教材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