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農婷婷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處于正常腦老化與癡呆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1]。根據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6的最新研究結果,阿爾茨海默病(AD)和其他癡呆癥正在成為全球首要的死亡原因,也是疾病負擔增加的重要來源[2]。據我國流行病學報告顯示,中國老年MCI患病率高達14%[3]。有關臨床研究表明,符合MCI44%的老年患者在3年的隨訪研究中轉化為AD,平均每年的轉化率為15%[4]。目前,AD病因尚不明確,仍無法治愈。MCI是AD的臨床前期狀態(tài),及早發(fā)現MCI,可有效預防AD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本文對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干預方法進行了綜述,旨在防治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展提供參考。
影響認知功能障礙的因素很多,如與年齡有關,大腦發(fā)生的老年性變化,記憶力下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學的生活習慣,對自身疾病不重視也可增加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抑郁癥、飲食等是誘發(fā)疾病的高危因素,與認知功能障礙有一定的相關性。
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腦處于缺血缺氧的狀態(tài)。腦灌注不足與血管損傷及增加癡呆發(fā)生率有明確聯(lián)系??刂坪醚獕?,對大腦神經系統(tǒng)起到保護和預防作用。
糖尿病對心腦血管有損壞,對神經系統(tǒng)傷害比較大,導致動脈硬化而引起腦灌注不足,引起皮層神經元的下降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在流調學研究中,沒有糖尿病的患者發(fā)生認知功能障礙的概率比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明顯降低。糖尿病與認知功能損害有相關性[5]。
人處于抑郁狀態(tài)下,首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對別人說過的話更容易忘記,老年患者自覺腦子反應遲鈍,決斷能力下降,甚至對日常小事也難以決定,在抑郁狀態(tài)下認知功能是受到影響的。抑郁癥中, 26%的患者存在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
2.1.1 家庭支持干預
老年人認知障礙的病情具有隱匿性,老年人身體機能不斷下降,經常遺忘近期的事物,表現力比平時遲鈍,大多數人認為這是老年人發(fā)展的自然現象,對早期預防和治療老年認知障礙認識不足,由著病情進展,錯過了干預與治療的最佳時機。老年人的認知損害是緩慢進展的過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照護能力的高低影響老人的居家生活質量。研究表明,照顧者的照護能力普遍較低,文化程度的高低和收入水平直接影響照護能力[6]。
2.1.2 飲食干預
隨著老年人機體衰老退化,營養(yǎng)狀況逐步下降,飲食干預具有方便性和經濟性,合理膳食可以為人體提供必需的營養(yǎng)素,從而減慢機體的衰弱。地中海飲食是指希臘、法國等地中海沿岸各國的飲食風格,主要以蔬菜、水果、魚類、五谷雜糧、豆類、橄欖油為主,適當飲用紅酒、低脂奶制品、少量紅肉,清淡富有營養(yǎng),并強調適量、平衡的原則。目前,國外大量研究結果顯示:地中海飲食被證實可減緩認知功能減退的進程[7]。
2.1.3 運動干預
運動鍛煉對大腦的功能有很好的提升,可以改善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堅持運動鍛煉對大腦認知功能有很好的幫助。目前國內外研究中,運動干預主要涉及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8]。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有氧運動包括步行、廣場舞、慢跑、太極拳、球類活動、爬樓梯等。通常是運動時間較長、有節(jié)奏地進行,每周三到五次,每次三十分鐘,運動心率在120~150次/min,有氧運動和認知訓練聯(lián)合干預 MCI 患者可彌補相互弱點,補充增強不同的神經功能,對認知產生協(xié)同作用,以最大程度地發(fā)揮作用,提高認知功能。運動可以加速腦細胞代謝,為認知活動的發(fā)生提供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進而改善認知功能。此外運動本身對老年人的注意力、記憶力及執(zhí)行能力、手足協(xié)調性、平衡能力均有一定的維持和促進作用,因而可以延緩認知功能下降。
2.1.4 認知康復
認知訓練可以影響大腦神經化學物質分泌水平,減少兩側海馬體膽堿水平,增加大腦背側前扣帶回灰質量,延緩衰老,改善認知功能[9]。也有針對多個認知維度、多方位的干預方法,通過模擬購物訓練,患者需進行語言溝通、物品識別、計算找零等,從而鍛煉了患者的注意力、記憶力、計算能力及執(zhí)行力,可以改善MCI患者認知能力。根據老年人認知功能下降程度、維度設置不同干預內容,一步步開展。干預形式有一對一、自我訓練、集體培訓、家屬參與以及以上形式相結合形式。康復訓練應遵循早期、個體化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計算機和微信逐漸被運用到認知康復中。
2.1.5 心理干預
關愛老人,鼓勵其表達情感,多帶老人融入社會環(huán)境,增加與親人好友的聯(lián)系,來自家人、朋友的支持對維持老年人良好的認知功能具有重要意義[10]。抑郁癥的認知行為治療中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cognitivetherapy,MBCT)越來越被廣泛使用[11]。MBCT結合了認知療法與正念減壓療法而發(fā)展的一種心理療法[12]。患者保持對自己慣性思維的覺察,并對覺察到的行為、情緒、想法等,保持接納的態(tài)度,同時提高專注力,延緩大腦的衰老。
2.2.1 西醫(yī)治療
認知障礙的治療在臨床上通常以積極治療原發(fā)病為主,現代醫(yī)學認為僅膽堿酯酶抑制劑和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抑制劑在改善患者認知功能上有一定的療效。另外,有研究表明,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鹽酸多奈哌齊可作為改善MCI患者的藥物,對提高患者認知能力有顯著意義。對于MCI的治療尚無統(tǒng)一的標準,改善認知的藥物不僅療效有限,費用昂貴,而且藥物的副作用及藥物用量一直備受爭議。
2.2.2 中醫(yī)治療
此外,國內有大量關于針灸和中醫(yī)藥治療MCI的研究。針灸操作簡便、無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在中醫(yī)中癡呆歸屬為“呆病”“愚癡”“健忘”范疇。中醫(yī)應從整體調理人體神機,益智健腦、調神通絡。
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疾病相關知識的普及、引導健康生活方式、提倡健康飲食等,通過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對疾病的認識,使其正視疾病。健康教育需要長期有規(guī)律地進行;充分調動老年人自覺性:主動進行認知訓練,防控疾病,而不是被動的定期參加健康教育活動;鼓勵老年人的家屬參與協(xié)助和監(jiān)督老年人完成認知干預。
目前世界上有將近三分之二的癡呆患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受醫(yī)療水平限制,無法進行復雜的神經心理學測試或神經影像學檢查,因此優(yōu)化MCI綜合干預,對癥治療、合理膳食、個體化運動鍛煉、神經保護治療、認知康復訓練、家庭成員支持等綜合干預是改善認知功能減退、延緩疾病進展可行措施。運動鍛煉作為一種日?;顒樱诮窈?,還需要不斷探索個體適宜的干預方法,如強度、音量和類型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并逐步完善多元化居家照護服務體系,讓家庭照護者能接受到護理疾病的培訓,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減輕家庭社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