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邁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長郡斑馬湖中學,湖南 長沙 410200)
對學生開展法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法律素養(yǎng),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法律的相關知識內容,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有限,不太了解法律知識,自我保護意識較為薄弱,教師在思想品德教育中開展法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有利于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這個時期的學生處于青春期,思想和言行尚未形成,非常容易產生叛逆心理,這個時候教師通過法治教育引導學生往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有利于幫助學生控制自身的言行,知道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滲透法治教育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幫助學生快速健康地成長,學生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wèi)自身的權利,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應該對于未成年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講授,讓學生明白自己目前享受的權利和應該承擔的義務,這樣在面對各種情況時學生才可以更好地借助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清楚自己身上承擔的歷史使命,更好地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1]。我國頒布了許多與未成年人相關的法律,對這些法律的相關內容進行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識,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以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二單元為例,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圍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展開,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重視這一單元的教學,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在教學時教師應該針對每一條法律進行解釋以及對應每一條法律條文學生應該采取怎樣的做法才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義務,方便學生的理解。在講解公民的基本義務時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自己應該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和各民族的團結,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應該平等地對待少數民族的學生,不歧視他們;在講到遵守社會公德時教師可以列舉社會中不遵守規(guī)則的例子,讓學生了解自己應該怎么做。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堵住車門不讓高鐵按時出發(fā)、在公園亂扔垃圾等等例子,便于學生自省,更好地約束自身的言行。
法律用語非常規(guī)范、嚴謹,缺乏趣味性,單純地教授法律相關知識是非??菰餆o趣的,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容易對法治教育產生厭倦心理[2]。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法治教育時可以結合社會上的時事新聞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模擬真實事件,引導學生在這樣的情景模擬活動中感受法治的作用和重要性,明白法律對人民的保護作用。
以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維護國家安全》為例,最近發(fā)現(xiàn)了多名潛伏在我國的間諜,嚴重威脅到了國家的安全。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結合臺灣間諜竊取大陸情報的真實事件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間諜竊取國家情報,然后再模擬法庭場景,讓其他的學生扮演法官和相關的庭審人員,結合教材上的內容對間諜的行為進行宣判。這樣的情境模擬可以有效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法治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容身于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學習更多的法律知識,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
要想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僅僅依靠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師的努力是無法取得良好效果的,還需要從國家、社會、家庭等多方面進行引導,宣傳法律相關知識,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3]。國家和社會應該加強法治相關內容的宣傳,引導初中生正確控制自己的言行,學會運用法律捍衛(wèi)自身的權益。學校除了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開展法治教育外還應該充分借助社會資源充實法治教育的實質,可以邀請社會上見義勇為、樂于助人等道德模范任務前來學校和學生開展交流與教育,也可以和當地法院院長取得聯(lián)系,結合自身的經驗前來現(xiàn)身說法,增強學生對法律的敬畏,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和獨特魅力……,這樣各方面共同協(xié)作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yǎng)。
以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合理利用網絡》為例,學??梢匝埉數胤ü傧驅W生講解如何正確地理解網絡,講述自己審判的案件中利用網絡進行不正當行為的例子和最終的結果。借助互聯(lián)網進行詐騙的例子層出不窮,嚴重威脅了國家和社會的穩(wěn)定,法官可以講解具體的審判例子讓學生認識到不正當地使用網絡不會取得什么好的下場,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網絡。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學生有更多的途徑和渠道接觸到各類信息,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這樣不僅僅會影響學生的前途和發(fā)展,還會為國家、社會和他人帶來嚴重的危害,對學生開展法治教育迫在眉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開展法治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一蹴而成,需要道德與法治教師堅持貫徹落實,才能有效提升法治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