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麗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龍華臺辛小學,河北 衡水 053500)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上的引路人和指導者。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應注意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針對漢語文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特征,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有了意愿,學生就會主動探索,就有助于他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在一開始實施的過程中,無論學生活動的結果如何,教師都不應輕易地否定學生。
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充滿微笑地去授課,這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發(fā)自內心的,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愛,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種矯揉造作、虛假的表情。因此,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是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zhàn)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钴S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F(xiàn)代信息技術具備圖文并茂的特點,小學生往往都對科技含量較高的事物感興趣,因此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比較抽象的語文知識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圖片、視頻等功能將其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與單純的文字內容相比,小學生往往更容易被生動的畫面所吸引,比如動畫、視頻等。當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時,教師再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就會事半功倍,學生的配合度將會大幅度提高,非常有利于教師引入教學內容。
我國明代著名學者陳獻章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币馑季褪俏覀儗W習都是開始于思考,而思考則源于對事物的疑問、疑惑、質疑。我們之前的教學總是要求學生聽從教師的命令,認同文章的觀點??墒菍W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提出不同的觀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引導學生打破常規(guī)思維,提出自己的觀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質疑可以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被動地位,讓他們在學習中更加積極,更善于提出問題。教師要根據(jù)文章的不同,為學生創(chuàng)設疑問的空間。
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是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通過及時有效的評價來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對此,教師要對現(xiàn)有的評價機制進行完善與創(chuàng)新,將原來以學習成績?yōu)橹鞯脑u價方式轉變?yōu)橐詫W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習方法的運用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此外,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fā),對學生的評價應該以鼓勵和贊揚為主。如,對于學困生而言,教師應該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以此為契機來表揚和鼓勵學生。此外,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因人而異,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則應該在鼓勵和贊賞之后,提出不足,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督促其進步。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比較單純,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對事物的判斷,為了給學生一個快樂而難忘的童年,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和生活中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為了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首先教師應該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和課間,教師應該以朋友的角度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熱情的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互動課堂可以有效地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只有教師和學生充分交流才能深入的了解,當教師了解了學生,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當學生了解了教師,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與教師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語文本身就是一堂豐富多彩的課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教學中的資源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在學習一些課文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話劇表演等,讓學生在扮演角色中對課文進行學習和了解,同時,游戲是拉近師生距離的有效方法,當學生不懼怕老師,學習成績自然會顯著提高。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性教學,就要保證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學習語文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同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教學情境,使傳統(tǒng)枯燥的語文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多方面考慮教學內容的合理性,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