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學圖書館整本書閱讀推廣的研究"/>
賈雪連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雅居樂小學,廣東 廣州 510000)
沒有早期閱讀習慣的孩子不會自覺地讀書。有時,即使他們在閱覽室里看書,他們也會看一眼十行,不留痕跡,這些成了整本書閱讀的現(xiàn)狀,而小學生對整本書閱讀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中占據(jù)非常重要地位,它應該激發(fā)小讀者對閱讀的興趣,以便他們能夠享受并愛上閱讀,所以用小組互動分享閱讀來打破整本書閱讀的困境。
自主互動分享小組的合作成員要求同班級的,不強求能力水平一致,只要求每個合作成員在閱讀過程中互助、互利、互勉,讓小組成員的閱讀水平都得到不同的提高。
獨立互動分享小組的成員應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意愿選擇合作伙伴,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并相互信任。因為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成員之間的信任可以鼓勵所有小組成員敢于參與和積極參與,并以學生為主體為閱讀奠定基礎。
敢于挑戰(zhàn)困難的前提是知道學生是否有很強的自信心。在獨立閱讀和互動式學生共享的過程中,應積極探索各種機會,以使學生獲得成功并讓學業(yè)落后的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在各種評估的幫助下,學生應得到足夠的肯定和鼓勵,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在互動分享閱讀感想的過程中,同伴合作之間需要時間磨合,逐漸形成一股團結的力量、積極向上的勁頭。如果過一段時間就組合一次的話,那互動分享閱讀變成了形式,達不到互助、互利、互勉的效果。
圖書館利用大量館藏資源的優(yōu)勢,建立起對讀者閱讀能力與閱讀水平的深入了解,積極結合館藏開展書目推薦。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選擇合適的書,這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開始,并使他們的閱讀參與度更高。
在小學,必須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興趣和心理特征。將書目傳遞給學生時,您應該有一個梯度,并注意每個階段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例如,對于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應該主要閱讀圖畫書,但是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它們已經具有一定閱讀的能力,我們應該考慮如何激發(fā)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并指導其閱讀那些不會隨年齡而減少的參考書目。
首先是與某個作者的其他作品相關聯(lián),以便學生可以對某個人的作品獲得新的理解和全面的理解。第二種是從單元主題出發(fā)鏈接同樣或者類似主題的書籍。比如學習《我的伯父》時,教師推薦了《野草》《朝花夕拾》等作品,讓學生能夠對魯迅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拉近了學生與魯迅之間的距離,通過這樣以一帶多的方式學生也閱讀了更多的經典作品.
學習共同體的教育實踐活動,是從教室中產生出來,尊重每個學生思考方式和生命方式,建立班級讀書會,在班級讀書會中尊重和信任每位學生,認真聆聽每位學生發(fā)言,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閱讀課堂上實現(xiàn)師與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和互動,多元對話、多樣思維碰撞。學習的最佳動力是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閱讀是學生個體行為的體現(xiàn),學生將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精神體驗,并獲得最獨特的情感共鳴。因此,我們必須時刻尊重和保護學生的閱讀沖動和閱讀興趣。閱讀整本書可能最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1)同伴互助,互啟。學生在閱讀學習活動中會形成自己的學習伙伴,他們往往在學習活動中互相幫助、共同成長,同伴之間相互激勵,使那些不會閱讀、不愛閱讀的學生在學習同伴的影響下,以同伴為榜樣、慢慢地有目標去閱讀、去進步。
(2)同伴比賽互啟。在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根據(jù)班里的實際,定期開展“閱讀之星”“智慧之星”等頭銜的評比,在評比過程中,讀者會擔心失去自己的美譽,同伴之間就會多了解別人的閱讀情況,進而調整自己的閱讀計劃,這樣閱讀風氣大增,促進班級閱讀氛圍。
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有些時候,問題就相當于光束,使學生有隱約看到一個新的世界的前面,慢慢地指引讀者去閱讀、去品嘗。
在共同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會產生某種以肢體語言表達腦海中的場景的想法,如表演、繪畫等方式來表達閱讀的感受。例如,在閱讀了劉冠和張?zhí)覉@的文章“三個王國”之后,孩子們將訓練三個人模仿文章的描述,并學習文章中的人物,與朋友建立友誼。兒童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角色扮演使兒童能夠體驗成年人的世界,并且兒童具有超乎想象的成就感。
為了保證活動實施到位,在互動分享的閱讀活動中要與評價相結合,比如依據(jù)讀書量、開展讀書相關活動次數(shù)、共讀次數(shù)、閱讀成果等來進行評價,也可以以此為依據(jù)評出“書香班級”,樹立閱讀榜樣。
一個人閱讀,積累知識的過程是緩慢的,而幾個人之間的互助分享閱讀,知識的積累過程卻是快速的。分享閱讀讓孩子產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兒童的認知能力、表達能力、獨立分析能力和質疑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逐漸孩子們喜歡探索、喜歡閱讀更多的好書、新書。在閱讀分享的過程中,兒童不僅獲得了知識,還將知識轉化為探索、思考、發(fā)現(xiàn)、解答的能力。在表達自己觀點中樹立起自信,在接受別人的觀點中學會包容,這些一點一滴的成長,幫助兒童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培養(yǎng)了相對完善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