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康復護理學立體化課程思政實踐探索

      2021-11-30 01:58:28王雅立黃萍萍黃思敏龐書勤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立體化思政康復

      王雅立,黃萍萍,黃思敏,龐書勤,葛 莉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122)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問題,其核心就是要立德樹人,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島”困境[1]。2020年,《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文件的實施,給課程思政的建設和發(fā)展提出了更加具體的發(fā)展要求和方向?,F(xiàn)階段,“課程思政”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但由于應試教育觀念和實踐的影響,建設中還存在思政教學的顯性化、平面化[2]、教學過程輕實質而重形式[3]、將“課程思政”定義為“課堂思政”[4]、缺乏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5]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將以康復護理學課程建設為載體,根據(jù)課程特點,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等思想和理念融入課程建設,從而推動“課程思政”建設,以期為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提供較好的理論基礎和應用借鑒。

      1 以學生為中心的立體化德育目標

      康復護理目的是服務患者,盡量減少患者的繼發(fā)性功能障礙,提高其生存質量,使其重返家庭,回歸社會。因此本課程的思政教育需要圍繞課程教學的道德品質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心理素質目標設立“四位一體”立體化目標,強調學生的服務、奉獻意識,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本課程的道德品質目標是通過科學訓練和護理倫理教育,培養(yǎng)學生“大愛無疆、善德精術”的護理使命感和責任感;知識目標是通過康復護理基礎理論及實踐學習,拓展學生對相關知識理解應用的廣度、深度和溫度;能力目標是通過學思結合,知行統(tǒng)一,增強學生應用知識解決臨床功能障礙疾病具體問題的康復護理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心理素質目標是通過此立體化目標的實現(xiàn),達到對學生的品德塑造、素質養(yǎng)成和主動創(chuàng)新人才特質的培養(yǎng)。

      2 立體化教學內容設計

      本課程將在康復護理課程內容、康復護理倫理準則、康復護理知識和康復護理技術模塊,以隱形教育的方式,將“課程思政”融入,使之成為立體化的有機整體。

      2.1 將康復護理課程內容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融合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當前,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健康觀念的改變,我國巨大的慢性病和殘疾人群體的康復護理服務需求日益增大,康復護理作用凸顯。因此在課堂上適時引入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國家、政府相關政策報告的介紹,如《“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等,引導學生從國家及世界的層面上理解康復護理的作用,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康復護理學課程的“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德育引導與智育輸入”相交融的天然功能。

      2.2 康復護理倫理準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明確了國家和社會層面的價值目標以及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國家、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祻偷膫惱頊蕜t包括利他主義、平等、自由、正義、尊嚴、真理和謹慎[6];護理的價值在于促進健康及福祉、預防疾病、恢復健康以及減輕患病帶來的痛苦[7],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同向同行的。因此在課堂上,通過社會時事及案例的導入,介紹“2008年汶川地震震后傷員康復護理”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患者康復護理”,將新冠疫情中我國護理人員與國外護理人員的護理責任意識和勇氣擔當?shù)冗M行對比,從對患者尊嚴、權利、健康和幸福等道德責任承擔的角度出發(fā),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取向。

      2.3 康復護理知識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康復護理基礎知識融合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康復護理理念,具有多學科交叉特征,因此在課程知識的講授中融合護理、作業(yè)治療、物理治療、言語治療和中醫(yī)康復護理的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并通過知識點的橫向對比和縱向講解,將思政融入康復護理學教學中,比如在康復護理知識課程中介紹中醫(yī)傳統(tǒng)技術(艾灸、耳穴埋豆等)對于康復護理的促進作用,探討比較中醫(yī)康復護理的傳統(tǒng)功法、精神情志調理、均衡飲食等獨具特色的內容與現(xiàn)代康復護理的運動、心理、膳食干預之間的關系,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4 康復護理技術與職業(yè)的價值觀相融合習總書記在全國衛(wèi)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tǒng)連續(xù)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8]。關愛患者是護理臨床實踐的核心內容之一??祻妥o理常用臨床技術包括體位轉移、體位擺放、自我照顧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等,這些技術的掌握和正確使用有益于臨床上常見疾?。ㄈ缒X卒中、脊髓損傷、糖尿病等)引發(fā)的功能障礙(如痙攣、認知功能障礙、二便功能障礙等)的康復。教學中通過由點到面的講解,將技術的應用融合到提供安全及合乎標準的護理服務和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目標中;通過操作細節(jié)強化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動作輕柔,尊重、理解、關心、愛護患者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關愛生命、敬畏生命的道德情操;通過臨床實踐考試,強化學生技能,使學生能夠堅守慎獨精神,富有愛心,對工作一絲不茍,養(yǎng)成細心、耐心、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通過臨床典型案例討論、主題活動(角色扮演、辯論賽、小組科學宣講等)、思維導圖等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應用科學發(fā)展觀開展健康促進工作的素養(yǎng),使其意識到只有掌握好康復護理知識與技能,才能在臨床實踐中提供適宜有效的康復護理服務,以此促進學生自主自發(fā)學習。

      3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立體化教學方法與組織方式

      目前康復護理學大多以課堂教學為主,而作為課程教育結構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實訓課及課外實踐較少,課程思政教學存在拼湊感和碎片感,沒有形成有機的立體結構[4]。散作滿天星,聚成一團火,為此,課程組明確課程建設中不能每節(jié)課都要求思政元素融入或者用太多的理論術語,而要從情感教育和課程思政的角度出發(fā),促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組織方式、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的改變,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yè)知識教學。

      3.1 基于線下的情景式教學建設課程建設注重“課堂”教學以及組織方式的立體化,通過概念討論、基本理論應用、臨床問題分析“三個層次”和課堂研討、課外討論、平時作業(yè)、小組協(xié)作探究學習“四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yǎng),強化“非正式能力”的提升,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在康復護理環(huán)境評估課上,采用情景式教學,以體驗式教學方式,讓學生模擬指定患者,帶上輔具,完成對學校教學樓、食堂、宿舍等地方的康復護理環(huán)境的評估作業(yè),并形成康復護理環(huán)境改造建議和方案,進行課堂匯報。新冠疫情期間,康復護理輔具設計課中,以“孝老愛親”為主題,讓學生以家中老人為照護對象進行康復護理評定,并為其設計合理的輔具,在網(wǎng)絡課堂上進行展示,不僅學生學有所獲,也得到了家長的肯定。

      3.2 基于線上的沉浸式教學康復護理學的學科交叉性決定其具有涵蓋知識點多、臨床實踐應用靈活等特點,為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過程,實訓課程內容結合虛擬仿真項目的形式進行建設,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中醫(yī)康復護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中,學生通過虛擬場景下的護患溝通場景,潛移默化地感受到護理人文關愛的重要性,培養(yǎng)了護理的仁愛精神。同時,課程組還充分利用課程前期已經建設完成康復護理學國家級精品課程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中的視頻、課件、題庫、資源庫、討論區(qū)等資源,補充電子教案和多媒體課件,將德育樹人的案例作為課程總結的升華(例如:馳援武漢抗擊新冠疫情中,護理專業(yè)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在臨床實施康復護理技術并取得廣泛社會好評的實際案例),將作品的思想性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同時引發(fā)學生對于康復護理學科價值層面的思考。

      3.3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外體驗式教學教學中構建“經典研讀-課堂教學-網(wǎng)絡互動-社會實踐”的教學途徑,使教學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空間立體化。將基于臨床問題的小組討論與服務社會的第二課堂活動相結合,通過價值引領下的知識點的學習與實踐,增強對自身專業(yè)的認識并鞏固專業(yè)思想。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實踐中悟。通過進老人院、福利院的康復護理志愿者服務、進農村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針對不同護理對象設計、實施適宜的康復護理技術,將實用便捷、易于推廣應用的康復護理技術與方法帶到基層。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QQ、微信、學習通等進行反饋,老師在線答疑解惑。在新冠疫情居家學習期間,本課程以老師指導、學生拍視頻反饋的方式,引導學生將體位擺放、體位轉移等康復護理技術應用于家中的老人或功能障礙患者,以實際行動服務家庭和社會,這一作業(yè)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

      4 強化動態(tài)過程評價的立體化評價

      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需要突出教學過程評價,弱化終結性評價。課程將考核的重點由單純考核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向包括學生對于德育知識運用能力在內的綜合能力的考核轉變,將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思政內容的運用程度也納入考核體系,構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考核體系。如在疼痛評估中加大考察學生對患者的人文關懷的分數(shù)比重;在康復護理輔具理論課上,強調以患者為中心,請學生結合當前科技發(fā)展、患者的康復護理需求和家庭收入,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適宜的康復護理輔具設計。輔具設計的評價以臨床應用為導向,邀請臨床帶教老師共同評價輔具的實用性,通過給定的臨床病例,讓學生模擬患者并展示輔具的具體使用方法,以此強化學生的專業(yè)服務理念,提升同理心及責任心。課程組還深入研究提高思政融入課堂教學效果成績比例的細節(jié)和可行性,如在課程開展的前、中、后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請同學談談對于課程思政的感受,并在實施中加以改進完善。

      5 討 論

      本課程是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因此,本研究在康復護理學課程思政改革和建設方面作出示范,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在實施課程思政過程中,課程組教師通過總結前期教學經驗,也在不斷探討和改進。

      5.1 加強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習近平指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1]。方向一致性最核心的是解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為誰服務”的問題。同向同行建設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文化認同、價值觀認同的問題。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對課程資源的生搬硬套,未實現(xiàn)課程思想性、科學性與全面性的內在統(tǒng)一,學生獲得感較差的問題,課程組將在課程建設中通過繼續(xù)拓展課程資源建設、線上線下互動教學、校內外德育實踐等形式,從縱向歷史與橫向現(xiàn)實的維度出發(fā),通過世界與中國發(fā)展的大勢比較、中國特色與國際視野比較、歷史傳承與時代責任的比較,形成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當代優(yōu)秀中國文化認同,以及對當代中國價值觀、人類共同價值觀認同。

      5.2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習近平指出“無論組合拳怎么打,最終要落到把思政課講得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來”[9],這個講話對于課程思政建設具有指導意義。在教學中“管得多,放得少”“說教多,實踐少”仍然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課程組通過構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本,教師從個人閱歷、知識結構、育人思考實際出發(fā),師生充分互動,引導學生將康復護理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尋找,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達到課程思政的效果。

      5.3 構建立體評價體系課程建設中雖然調整了原有的評價方式,但是形式還不夠豐富,課程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還存在,沒有完全發(fā)揮評價對于學生道德品質發(fā)展、教師政治文化素養(yǎng)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課程中,將構建由教師、學生、第三方多元化主體組成的課內課外、多途徑、全方位的綜合評價,探索在實訓和理論考試中思政融入課堂教學效果成績比例的細節(jié)和可行性。同時通過線上線下聯(lián)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線上反應(討論區(qū)、答疑區(qū)、留言區(qū)等)或線下反應(課堂反應、智慧教室的集體討論、個人發(fā)言等)對課程思政和專業(yè)教學的內容、教學進度及時作出調整,從而更好地服務課程思政,并在實施中加以改進完善。

      6 小 結

      教育承載著意識形態(tài)工作,課程思政建設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國家核心競爭力提升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前康復護理學的課程思政建設尚處于起步摸索階段,存在很多不足。方法決定質量,態(tài)度決定努力。今后將持續(xù)地進行立體化課程思政建設,逐步完善提高,以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康復護理人才。

      猜你喜歡
      立體化思政康復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課“需求側”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基于立體化教學方式的Java課程教學研究
      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在《中醫(yī)各家學說》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補陽還五湯聯(lián)合康復治療腦卒中35例
      第六師高效立體化栽培技術研究初報
      开远市| 临夏县| 尼勒克县| 合江县| 竹北市| 江津市| 延边| 武鸣县| 兖州市| 缙云县| 襄垣县| 化德县| 宜良县| 铜陵市| 台南县| 武胜县| 黎城县| 怀集县| 保定市| 明光市| 攀枝花市| 新余市| 巴南区| 大兴区| 望江县| 宜良县| 崇义县| 五华县| 锡林浩特市| 安仁县| 仙居县| 新竹县| 济源市| 三台县| 宁强县| 阜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 萍乡市| 成武县| 宁国市|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