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保才 陳麗麗
柴胡原為野生,近年來價格一路飆升,由于過度采挖造成藥源不足。 林地非常接近于野生柴胡的生長環(huán)境, 且林下種植的柴胡功效和野生的可以相媲美, 為了充分利用林地資源, 現(xiàn)就柴胡的種植技術簡要闡述, 以便更好地指導實踐。
種植柴胡的林地應優(yōu)先選擇園地、 坡度小于25°的退耕還林地、 疏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等,有林地也可以用來種植柴胡,但郁閉度應不得大于0.4。種植前進行深翻,揀除草根,有條件的施足有機肥料或以磷肥作基肥。
種子選用擇顆粒飽滿、無雜質(zhì)、無病蟲害的種子。播種應當遵循“新種、催芽、淺播、覆蓋”的原則。 播種前先用溫水浸泡,放入適量洗衣粉,輕輕擦洗后,清水沖洗干凈晾干以備播種。 3 月底4 月初, 當氣溫在20~25 ℃時, 及時觀察天氣,根據(jù)當?shù)靥鞖忸A報情況,雨前2~3 天進行播種, 在林區(qū)空地內(nèi)通過人工開溝條播的方式進行播種,行距17~20 cm,溝深2 cm 左右,覆土厚1 cm 左右,宜淺不宜深,稍微壓實。播種后為了保持土壤濕潤可覆蓋一層枯枝落葉。 由于柴胡種子比較輕, 播種時可用細土和草木灰按照2 ∶1 的比例進行拌種,每畝播種量為1~1.5 kg。林區(qū)害蟲比較多, 柴胡種子太小又不能進行拌種,壓實后,可用50%辛硫磷1 000 倍液噴灑種區(qū),形成毒土,驅(qū)離害蟲,保護種子。
一般播種后7~10 天即可發(fā)芽,降水量低于400 mm 的地區(qū)不推薦春播,春季干旱,發(fā)芽比較困難。
秋播宜在10 月中下旬至11 月初進行,方法跟春播一樣,優(yōu)點是翌年開春出苗早而齊,但北方地區(qū)易受晚霜危害。
柴胡長至5~10 cm 時,拔除過密小瘦弱苗,按照株距10 cm 留苗,當苗高15 cm 以上時,下雨前后每畝撒施過磷酸鈣15 kg 和尿素5 kg,切忌過量施用尿素,以免徒長,導致倒伏,同時還會出現(xiàn)根系短小,影響產(chǎn)量。
林下種植柴胡,蟲害主要有黃鳳蝶、赤條棒蟓等;病害主要有銹病、根腐病和斑枯病,但林區(qū)發(fā)病較少。
對于黃鳳蝶、赤條棒蟓等采食莖葉的害蟲,主要采取人工捕殺和天敵捕殺, 對于危害嚴重的苗地,用90%敵百蟲800 倍液噴殺,每隔1 周噴1 次,根據(jù)危害程度,可連噴2~3 次。
播種2~3 年后就可以采收, 一般在秋季植株開始枯萎,春季新梢未長出前進行,北方地區(qū)通常在10—11 月份采收。 采挖后除去莖葉,抖盡根上泥土,晾曬。
每畝可采根100~150 kg, 按市場價格50元/kg 計算,畝收益5 000~8 000 元;每畝還可以采收種子10 kg,按120 元/kg 元計,種子收入1 200 元。 除去購買種子、人工、化肥、農(nóng)藥等費用1 200 元,平均每畝收益6 000 元左右,是農(nóng)戶林下增收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