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蘭
(壽光市羊口鎮(zhèn)人民政府,山東 壽光 262714)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政府原有的管理方式和職能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趨勢?,F(xiàn)階段,在管理模式和制度的改革過程中,政府不僅要積極轉變自身的職能,還要逐漸落實全面預算管理的相關政策。這些政策的落實不僅有利于基層政府的財政資金以及預算得到更加科學的管理,而且有利于在合理分配資源的同時,更好地開展各項民生服務和惠民工程的建設。
步入現(xiàn)代化社會以來,市場經濟體制對我國的市場發(fā)展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由的市場發(fā)展環(huán)境在為企業(yè)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和加快了基層政府的職能轉變[1]?;鶎诱屈h和國家所有政策的具體執(zhí)行層,基層政府的職能轉變不僅意味著政府需要簡政放權,還需要通過加強財政預算管理為市場的發(fā)展以及民生經濟的發(fā)展提供堅實的后盾。政府要從臺前轉到幕后,為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保障。
基層政府擁有的財政資金主要來自國家稅收,主要用于民生保障以及社會事業(yè)。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基層政府大多缺少足夠的財政資金來開展相關的民生工作,這不僅僅是因為分撥到基層政府的財政資金與實際消耗的資金存在一定的差距,還與政府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相關[2]。加強基層政府的財政預算管理,能夠通過合理配置基層政府擁有的資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財政資金的作用和價值。
要按照定員定額管理的要求收緊基本支出,壓縮一般性項目支出,嚴格項目論證、實施、驗收等環(huán)節(jié)的跟蹤問效,加強項目績效評價。所有預算外收入和往來資金全部繳入非稅收入系統(tǒng),真正實現(xiàn)收支兩條線管理,杜絕預算單位坐收坐支和體外循環(huán),所有資金全部納入財政監(jiān)管范圍。
做好財政預算管理需要在預算編制中將各種項目的費用收入和支出明細標注出來,在方便財政預算方案審核的同時,明確財政資金的具體去向。預算編制缺乏規(guī)范性不僅會嚴重影響預算編制中資金支出的真實性,還會影響到政府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3]。
一些基層政府未對當?shù)氐慕洕l(fā)展情況進行準確的了解,導致開展具體的民生工作時消耗的財政資金與預算編制中規(guī)定的項目資金支出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而對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現(xiàn)階段,我國一些基層政府在開展財政預算管理工作時,不僅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還缺少對預算編制方案的嚴密審核與評價工作。這樣不僅會影響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質量,還會影響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財政預算管理工作是基層政府各項工作開展的重要前提,無論是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等社會福利的調整和發(fā)放,還是各種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都需要政府參與其中。加強基層政府的財政預算管理工作,對政府工作的開展、政府職能的轉變以及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等具有積極作用。
預算編制工作的質量會對基層政府的財政預算管理產生重要的影響。從現(xiàn)階段我國一些基層政府預算編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來看,要增強預算編制工作開展的規(guī)范性,要從預算編制方案入手。基層政府在編制預算方案時,不僅要與當年的預算計劃相結合,還要詳細列舉各個項目中的財政資金支出情況,在方便審核的同時,為各項具體項目的開展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而在編制財政預算方案之前,政府還要對方案的編制人員進行相關專業(yè)內容的培訓工作,從人員的角度提高基層政府預算編制的規(guī)范性,相關人員要重點解答預算編制方案中的難點問題,在保證預算編制方案質量的同時,增強預算編制工作的規(guī)范性。
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支出的財政資金往往遠大于財政預算計劃中的支出資金,最主要的原因是基層政府在財政預算的執(zhí)行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要想保證預算計劃資金與實際支出資金的一致性,就要提高基層政府的預算執(zhí)行力。在提高基層政府的預算執(zhí)行力時,不僅要將具體的工作責任劃分給每一位具體的工作人員,還要對各項具體工作項目開展過程中資金的去向進行定期的跟蹤和梳理,以保證每一筆資金都能夠明確記錄在案。而在整個預算工作的執(zhí)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無法執(zhí)行資金的支出項目。在這種情況下,要明確地記錄未能執(zhí)行資金支出項目的原因,以便為及時解決預算與實際資金支出存在的偏差提供客觀的依據。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增收節(jié)支”理念,進一步完善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和績效評價體系,強化預算約束,規(guī)范撥款程序,堅持以收定支;加強項目績效管理,優(yōu)化項目招投標和完工決算審計制度,加強項目事前、事中、事后資金使用全過程監(jiān)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考核工作不僅僅包括對預算管理人員工作行為的考核,還包括對預算管理機制的運行、工作開展的規(guī)范性、質量以及預算管理與實際資金支出的偏差是否符合標準等情況的考核。基層政府在預算考核管理機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會對基層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效果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因此,要想提高我國基層政府的財政預算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就要對現(xiàn)有的預算考核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具體來說,相關人員不僅要對預算考核管理機制中各項具體的評價指標進行更加細致的劃分,還要通過一定的激勵手段,提高各基層政府部門財政預算工作開展的積極性和規(guī)范性。
全面預算管理是現(xiàn)階段我國在促進基層政府改革過程中提出的一種具體的財政預算管理觀念。這種財政預算管理觀念不僅能夠為基層政府開展財政預算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思想指導,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財政預算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全面預算管理觀念不僅要求對財政預算管理的資金去向進行更加詳細的審查與核對,還要求通過一定的培訓提高預算工作在政府各項工作中的地位,并及時糾正基層政府在財政預算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錯誤觀念和認識[4]。由此可以得知,全面預算管理的觀念最主要的內容就是保證基層政府內部的全體工作人員重視財政預算管理工作,在營造良好的預算管理工作氛圍的同時,保證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質量。
高質量的財政管理人才不僅能夠讓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更具有科學性,還能夠通過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對財政的預算編制方案進行合理的考慮和設計,保證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而建設高質量的財政人才隊伍,能夠有效提高我國基層政府財政預算管理工作水平。在優(yōu)化我國基層政府的財政管理工作時,不僅要對現(xiàn)有的財政工作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訓,還要積極學習和借鑒其他基層政府開展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相關經驗,組織一定的交流和學習活動,為財政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和能力提供渠道。
加強基層政府的財政預算管理,對提高政府管理工作水平、促進民生工程的建設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加強基層財政預算管理的具體措施可以得知,要想讓預算管理工作在政府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不僅要讓財政人員更新相關的工作觀念,切實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還要健全和完善與財政管理相關的制度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