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向春,此里卓瑪
(迪慶州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云南香格里拉 674400)
百合,又名山丹、倒仙、中逢花、百合蒜、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產(chǎn)于中國,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qū),全球已發(fā)現(xiàn)有至少120個品種,其中55個品種產(chǎn)于中國。近年更有不少經(jīng)過人工雜交而產(chǎn)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百合鱗莖含豐富淀粉,可食,亦作藥用。百合有很深的文化內(nèi)涵,有百事合意,百事合心之寓意,象征團圓、和諧、幸福純潔、發(fā)達順利。所以不論在城市或鄉(xiāng)村,逢年過節(jié)、宴請嘉賓,特別是婚禮喜慶都有食用百合的傳統(tǒng),百合成為宴席、團圓飯、婚禮席的頭牌菜。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百合,用百合,形成巨大的百合市場,百合供不應求。在迪慶金沙江、瀾滄江流域都有種植、食用的習慣。隨著高原特色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食用百合種植將是促進農(nóng)民增收的產(chǎn)業(yè)之一。
百合適應范圍很廣,1500~4000 m海拔范圍內(nèi)都能夠生長,以2400~3000 m海拔地區(qū)生長較好,3000 m海拔以上適宜進行籽球繁育。
百合喜涼爽,較耐寒;喜干燥、怕水澇;高溫地區(qū)生長不良。
應選擇土壤肥沃、地勢高、排水良好、土質(zhì)疏松的沙壤土栽培。前茬以薯類或蔬菜地為好,每畝施有機肥1500~2000 kg或復合肥40 kg作基肥。畝施50~60 kg生石灰或50%地亞農(nóng)0.6 kg進行土壤消毒。
播種前一般要求對土地進行耕粑,細碎土垡,開墑長1 m,寬0.8 m,株行距15 cm×15 cm(點播) 覆蓋打孔銀黑雙色膜,墑面間留深10~15 cm的排水溝。
根據(jù)市場需求及人們的食用習慣,食用百合選用“多芽百合”“蘭州百合”“川百合”“維西百合”等良種。
迪慶高原食用百合栽培時間為10 - 11月底前,即在百合種球采收后土壤還沒有出現(xiàn)凍土前。
采用覆膜點播。栽前耕耙土地,細碎土垡開墑(墑面1 m×0.8 m),按規(guī)定點播種球,深度為10 cm,覆土栽培。條播按株行距15 cm×20 cm開溝。
2.4.1 前期管理
冬季播種前選晴天進行中耕,曬表土,保墑保溫。春季出苗前松土鋤草,提高地溫,促苗早發(fā),蓋草保墑。播種后在墑面覆蓋秸稈、松毛等,抑制雜草和防大雨沖刷,不讓表土板結(jié)。夏季應防高溫引起的腐爛;天涼又要保溫,防霜凍,并施提苗肥,促進百合的生長。一般播種至出土,中耕2~3次。到生長中期再松土2~3次,以疏松土壤,清除雜草,并結(jié)合培土,防止鱗莖裸露。
2.4.2 中、后期管理
(1)清溝排水。百合最怕水澇,應經(jīng)常清溝排水,做到雨停土壤漬水干。
(2)適時打頂。春季百合發(fā)芽時應保留一壯芽,其余除去,以免引起鱗莖分裂。
(3)摘花打頂。最適時機是當花蕾由直立轉(zhuǎn)向低垂時,顏色由全青轉(zhuǎn)為向陽面出現(xiàn)桃紅色時,時間是7月份。對有珠芽的品種,如不打算用珠芽繁殖,應及時摘除。結(jié)合夏季摘花,以減少鱗莖養(yǎng)分消耗。
(4)控制氮肥。打頂后控制施氮肥,以促進鱗莖迅速肥大。
(5)追肥。第一次是穩(wěn)施臘肥,百合苗未出土時,結(jié)合中耕畝施人糞尿1000 kg,促發(fā)根壯根。第二次是重施壯苗肥,當百合苗高10~20 cm時,每畝施人畜糞水500 kg、發(fā)酵腐熟餅肥150~250 kg、復合肥10~15 kg促壯苗。百合開花、打頂后第三次適施壯片肥,每畝施尿素15 kg、鉀肥10 kg,促鱗片肥大,同時在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此次追肥在采挖前40~50 d完成。
2.5.1 病害防治
百合常見病害有綿腐病、立枯病、病毒病、葉枯病、黑莖病。病害綠色防控方法主要做好種球消毒,輪作換茬,清除雜草,增施磷、鉀肥,及時拔除病株并集中燒毀或深埋。
發(fā)病初期,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或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用72%霜脲 · 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或用47%春雷·壬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可以防治百合疫病、基腐病;用72%硫酸農(nóng)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或用DT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可以防治百合細菌性軟腐??;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用0.5%抗毒劑1號水劑500倍液,隔7~10 d防治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2.5.2 蟲害防治
百合常見蟲害有地老虎、蠐螬、蚜蟲、金針蟲、螨類。蟲害綠色防控方法主要有深翻土壤,精耕細作,可降低蟲口密度;實行3年以上輪作;人工挖殺幼蟲,清除田間雜草,減少來年蟲源。
用5.7%高效氟氯氰菊酯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2%~0.3%拌種,或用50%辛硫磷顆粒劑1000倍液灌根,可以防治地老虎、蠐螬、金針蟲,或在整地前用殺蟲蜱,均勻灑在地表,翻犁后防治地下害蟲。
10月下旬,迪慶高原出現(xiàn)霜凍,百合莖稈變黃枯死時為采收適期。采收應在晴天進行,鱗莖挖出切去地上部分,立即運回埋放在清潔的碎沙中貯藏,以防變色、干癟,影響經(jīng)濟收益。在高原區(qū),也可在百合莖稈變黃枯死后在百合墑面,覆土15 cm,根據(jù)市場銷售需求隨時采挖。
3.2.1 剝片
即把鱗片分開,剝片時應把外鱗片、中鱗片和芯片分開,以免泡片時老嫩不一難以掌握泡片時間,影響質(zhì)量。
3.2.2 泡片
待水沸騰后,將鱗片放入鍋內(nèi),及時翻動5~10 min,待鱗片邊緣柔軟,背部有微裂時迅速撈出,在清水中漂洗去粘液。每鍋開水,一般可連續(xù)泡片2~3次。
3.2.3 曬片
將漂洗后的鱗片輕輕薄攤晾曬,使其分布均勻,待鱗片六成干時,再翻曬直至全干。以鱗片潔白完整,大而肥厚者為好。
3.2.4 貯藏
將曬好的百合干片,用符合食用條件的包裝袋進行定額包裝,貯藏于通風、干燥、衛(wèi)生的倉庫內(nèi)按照需求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