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華
(河北省懷來縣沙城鎮(zhèn)府前小學,河北 懷來 075400)
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加減法算式,極大地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難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激發(fā)學生興趣,對其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例如,進行“9加幾”的教學過程中,筆者使用了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進行演示,使學生充分理解“9 加幾”的實際意義,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語言訓練,教會學生將“9加幾”的具體算法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舉例來說,“9+4=13”這個算式,首先教會學生看大數,其次是將小數分成兩個部分,因為9 和1 湊成10,所以把4 分成1 和3,9 和1 湊成10,再加3 等于13。讓多個學生說,變換算式說。學生學會了9 加幾的具體算法,再讓學生思考8 加幾、7 加幾、6 加幾、5 加幾的算法,學生很快就算出得數來了,算出得數再讓學生說計算方法。這樣反復訓練,既鞏固了算理,又加強了思維能力,強化了語言能力的表達。
剛開始對兒童進行數學語言的培養(yǎng)時,可以采用實物演示、圖畫演示、擺弄學具等直觀形式,將數學語言中的常用詞語展現在學生面前,完成兒童數學語言的理解和積累。例如,在進行課程準備的過程中,可以對著課本的實物圖,引導學生說出圖中人和物的數量,分類,方位,同樣多,多些、少些,了解他們的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打好兒童進行知識學習的良好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認數、讀數、寫數的結合,以及不大于的加減法運算,并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的使用“先”“再”“又”“原來”“一共”“剩下”“游來”“游去”“送給”“第一次”等常用詞語,進而引導學生區(qū)別這些詞語的意思。接著懂得用同樣意思的詞語來代換,如“第一次”“第二次”可換成“先……再……”,“剩下”換成“還有”“余下”,“一共”換成“合起來”,“兩次”“兩天”等,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豐富語匯,積累詞語,并學會正確使用。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知識范圍、識字數、詞匯量、抽象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情況,尤其是數學語言更難以準確表述。我在教學中針對學生這一弱點,從用完整的話回答問題開始加強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舉例來說,筆者在進行“比多少”的教學過程中,將3 個桔子、4 個香蕉、6 個蘋果畫在黑板上,然后向學生進行詢問:“老師剛才畫了哪些水果?各有幾個?誰和誰同樣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誰能用完整的話回答。”略加思考后,很多學生的小手舉了起來,其中一名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畫了4 個桃子、4 個蘋果、6 個梨,桃子和蘋果同樣多,梨比桃子多,梨也比蘋果多,桃子比梨少,蘋果也比梨少?!睂W生表現得很積極,興趣很濃,教學效果良好,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數學思維的發(fā)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低年級教材圖文并茂的特征進行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題目含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理解圖意的積極引導,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yǎng)和訓練。舉例來說,教師在進行“3+1”的加法教學時,教會學生看圖說話:在投影儀上可以看到,3 個小朋友在做游戲,(畫面上有3 個小朋友在跳繩。)這時候,來了另外一個小朋友想要加入,(再出現一個小朋友并畫上圓圈。)一共有幾個小朋友?要求一共是幾個小朋友,就要把兩個圈里的小朋友合在一起(在兩個小圈外面再畫一個大圓圈),也就是把3 和1 加起來。要求學生看圖說出意思來,用自己的語言完整地表述一遍。這樣既形象地說明了加法的意義,又滲透了集合思想,使學生真正理解了圖意,又進行了語言訓練。
當前,我們使用的教材在呈現教學內容時,通常采取直觀的畫面使學生容易理解。通常來說,筆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對學生看圖進行引導,讓同學們對圖畫的含義進行討論,再結合文字進行信息分析,要求的問題是什么,思考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讓學生一步一步將自己的想法說清楚說完整。遇到缺條件、少問題的題型,讓學生自己去補條件、提問題,并且根據所補的條件和所提的問題列出相應的算式;遇到能用多種方法解決相同問題的題型,就讓學生說方法,能說幾種是幾種。例如,低年級下冊第72~73 頁《買衣服》一課,學生提的問題是:“買一條圍巾可以怎么付錢?”(一條圍巾31 元)我啟發(fā)學生用多種方法付錢,例如,付3張10 元1 張1 元,付6 張5 元1 張1 元,付31 張1 元,付5 張5 元3 張2 元,付2 張10 元5 張2 元1 張1 元,等等。
教師在進行學生數學思維的啟蒙過程中,必須起到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讓同學們通過模仿進行數學語言的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使用的語言必須規(guī)范,才能起到正確的示范作用。例如,在進行“一樣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用不同顏色的模型進行示范,一邊擺放一邊說:“老師左邊放了4 個紅球,右邊放了4 個藍球,紅球和藍球一樣多?!闭垖W生跟老師說一遍。又如教學“比多比少”時,結合練習五第9 題,學生看圖基本上知道和誰多誰少,但道理還不懂,老師可這樣說:“一個對一個有了多余所以多少?!苯又寣W生邊比劃、邊模仿老師的話說。這樣的訓練,不僅讓學生在模仿中進行語言訓練,又了解比多比少的實質,還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綜上所述,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能夠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同時這也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為將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