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王 豪
支氣管擴張主要指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堵塞后,反復發(fā)生支氣管化膿性炎癥,致使支氣管壁機構破壞,管壁增厚,引起支氣管異常和持久性擴張的一類異質性疾病的總稱,可以是原發(fā)或繼發(fā),主要分為囊性纖維化導致的支氣管擴張癥和非囊性纖維化導致的支氣管擴張癥。支氣管擴張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慢性咳嗽、咯大量膿痰和反復咯血,近年來隨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恰當治療,其發(fā)病率有減少趨勢。
支氣管擴張屬于中醫(yī)“咳嗽”“咯血”“肺痛”“肺脹”等范疇。痰熱、痰濕、淤血是支氣管擴張的常見致病原因,而病邪的侵入與機體正氣不足相關,因此本病具有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的病性特點,治療上當分清標本緩急辨證用藥。
主癥:發(fā)熱,咳嗽,咯痰,痰中帶血或咯血,咽痛口渴,尿黃,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肺。
方藥:桑菊飲加味。桑葉、菊花各15克,杏仁、桔梗、連翹、薄荷各10克,蘆根20克,甘草3克。
加減:發(fā)熱、咳嗽較頻者,加黃芩10克;吐黃痰者,加瓜蔞15克,浙貝母10克;口渴煩躁者,加生石膏30克;咯血者,加側柏葉、仙鶴草各10克。
主癥:咳嗽陣作,痰中帶血,或咯血色鮮紅,胸脅疼痛,煩躁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肝瀉肺。
方藥:黛蛤散合得白散加減。青黛、海蛤粉、黃芩、生地黃各15克,魚腥草、白及各20克,紫苑、當歸、大黃、枯梗、阿膠(烊化另服)各10克,桑白皮、牡丹皮、地骨皮各12克,金銀花30克。
加減:陰盛火旺者,加青蒿10克,玄參15克,并加大生地黃用量;痰多者,加葦莖、竹瀝各10克,全瓜蔞 20克;淤血征象明顯者,加桃仁8克,丹參、茜草各15克。
主癥:咳嗽吐痰黃稠,或痰中帶血,口苦口干,胸脅隱痛,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化痰。
方藥:葦莖湯合小陷胸湯加減。葦莖、薏苡仁各20克,冬瓜仁、桃仁各15克,桑白皮、桔梗、黃連、半夏各10克,瓜萎實、金銀花、魚腥草各30克,黃芪20~30克。
加減:熱毒熾盛、高熱不退、大便秘結者,加鮮竹瀝湯(沖服)10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黃各10~15克;咯血者,加大黃炭、地榆、茜草各10~15克。
主癥:咳嗽少痰,痰中帶血或反復咯血,口干咽燥,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潤燥。
方藥:百合固金湯加減。生熟地、麥冬、百合各15克,白芍20克,當歸、川貝、白及、玄參、桔梗各10克,地骨皮、青蒿各10~15克,生甘草3克,阿膠(烊服)6克。
加減:咳嗽痰黏或色黃量多者,加桑白皮、魚腥草各15~20克;咯血不止者,加牡丹皮、大黃炭、梔子各10克;血出紫暗成塊、伴胸痛者,加三七粉(沖服)3克,廣郁金10克;盜汗甚者,加烏梅、浮小麥各10克,煅龍骨、煅牡蠣各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