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海英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小學部)
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一個策略單元,“童年記憶”是本單元主題,“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是本單元學習的語文要素之一。本單元三篇課文,都是貼近學生生活,利于學生獲得相同的情感體驗,在回憶中愉悅地習得批注式閱讀的方法。語文教學中,如何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學會批注式閱讀呢?筆者以本單元課文為例,談?wù)勛约涸诮虒W實踐中的做法。
“批注式閱讀是有思考的閱讀?!遍喿x文章時,我們總會遇到很多疑惑的地方,這些疑惑往往會成為我們閱讀的障礙,若在教學中加以適當引導,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鍛煉學生思考能力。
《牛和鵝》一文的開頭:“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蔽闹杏羞@樣的批注:“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教學時筆者首先設(shè)問:“牛和鵝我們都見過,牛大鵝小,怎么會是牛怕人而鵝不怕人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有的再次閱讀課文,有的進行小組討論,有的開始查找資料,大家紛紛投入探究活動。接下來的課堂交流特別精彩,一個孩子說:“我知道了,因為牛眼睛內(nèi)的玻璃體能夠讓??礀|西時放大,鵝的眼睛正好相反。這就和照相機的原理差不多!”另一個孩子說:“看別人的優(yōu)點我們應該學牛,看別人的缺點我們應該學鵝呀!”疑中能得教益,這樣深刻的領(lǐng)悟,是老師講解多少也代替不了的。這時,筆者告訴孩子:“讀書時碰到疑惑之處要及時記錄下來,在旁邊作批注,探究之后你會有更深的體會?!?/p>
學習《一只窩囊的大老虎》時,有個孩子寫下了這樣的疑問:豁虎跳是什么?為什么作者不會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抓住這樣的疑問,并以此為鍥機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批注。于是筆者要求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自主探索。再次交流討論時,有個孩子查詢資料后,圈畫出“豁虎跳”三個字,并作了這樣的注解:“兩手和兩腳依次著地,用力推手,向側(cè)翻轉(zhuǎn)的一種技巧動作?!币灿袑W生作了這樣的猜測:“大概就是像老虎那樣的跳吧?我想是作者的年齡還小,豁虎跳的難度太大了吧?”這樣的想法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有一個同學隨即從文中找到了這樣的例證:“我?guī)缀醣凰系沽恕驗楫敃r我還很小,只不過跟它一樣高呢!”這樣的閱讀批注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不正是我們語文課堂所迫切需要的嗎?課堂上,作為教師首先要肯定孩子那些奇特的想法,保護他們敢于思考、大膽質(zhì)疑的積極性,然后再作進一步的引導,用視頻、圖片讓他們對豁虎跳有更直觀的感受,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作批注的熱情。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闭Z文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于疑惑處探究,在思考處留痕,學生借助“批注之梯”就能輕松地登上“文本之城”。
如果把一篇文章看作是一艘船,那么情感就是這艘船的槳。閱讀就應該找到文本的情感之槳。統(tǒng)編教材每篇課文的后面都會安排一些學習要求,這些要求就是帶著情感的槳,如果利用得適當就可以輕松劃動文本這艘船。
《牛和鵝》課后有這樣一道學習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要求教師抓住文中蘊情之處引導學生析文悟情,教學時筆者抓住文中兩處批注,先讓學生讀一讀,接著學生交流這兩處批注寫的是什么,然后讓孩子說一說,你從哪里能體會到“我們”對鵝的恐懼?再引導學生畫出這些句子:“都不說話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薄拔覈樀媚_也軟了?!薄皶袅耍才摿?。”“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在碰撞中學生明白了原來批注還可以這樣寫,并且學習了作者是如何表達“恐懼”的心理。
《一只窩囊的大老虎》一文充滿童真童趣,“我”的表演一笑之余又發(fā)人深思。課堂上教師可以緊扣課后習題“我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指導學生寫批注。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描寫“我”心情的句子,接著引導學生討論:“我”的心情你能讀懂嗎?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體驗?此時你最想說什么?然后告訴學生將這些所感所想寫下來就是閱讀批注。
這樣的閱讀交流,學生自然能體會到,情感表達的方法有時就在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的描寫中。此時教師順勢引導學生,習作中要注意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的描寫來表達情感,豐富人物形象。學以致用,才能達到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
由精彩之處入手,就比較容易把握住文章的學習要點,點燃孩子智慧的火花,在文章精彩之處著力,閱讀課堂一定能激起個性飛揚的浪花。
《牛和鵝》一文中有對金奎叔叔的描寫,“金奎叔叔是個結(jié)實的漢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還粗。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然后就像摔一個酒瓶子似的,呼的一下,把這只老公鵝摔到了半空中?!边@段話通過對金奎叔叔外貌和動作的描寫,突出了金奎叔的強壯和公鵝的弱小。教學時,筆者引導學生抓住這段描寫與前文我的害怕進行比較。有學生在句旁批注道:原來都是我們自己在害怕呀!難怪人們說敵強我弱,敵弱我強呢??磥砣魏螘r候勇氣很重要哦!
《陀螺》中有這樣一段,“因此,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云,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惫P者先引導學生這樣批注:這段話寫出了“我”削不出陀螺而失望郁悶的心情。然后讓學生討論,你想出去玩,可是外面堆滿了烏云,要下雨了,你心情如何呢?(失望、郁悶)再讀這句話,孩子的心也跟著沉重起來,一個個耷拉著腦袋,沒有一點快樂的感覺。這樣的批注式閱讀,讓學生盡情地表達了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
在與文本的對話交流中,孩子們擦出了思維的火花,生出了精彩的感悟,展示了智慧的個性,深刻領(lǐng)悟到文本的內(nèi)涵。
一篇文章,過目不能忘的總是那些感受深刻的地方。語文課上,我們可以充分挖掘文本中那些感人之處,指導孩子在這些地方作批注。
“我改變了對牛和鵝的態(tài)度”是《牛和鵝》中的一處批注,教學時筆者先讓學生說一說,現(xiàn)在的“我”對牛和鵝的態(tài)度分別是什么?然后引導學生寫下批注:對鵝不再害怕,對牛不再欺負。從“我”態(tài)度的改變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樣的批注引領(lǐng),喚醒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深讀文本后,又寫下了這樣的一些旁批:“不畏強暴,不欺弱小?!薄澳軕?zhàn)勝強者的最好方法,就是克服自己的畏懼心理。”“不能被一些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表明孩子們已經(jīng)讀懂了文本,走進了作者的內(nèi)心。
這樣的閱讀教學是可見的學習,其收到的閱讀效果是實實在在的,閱讀批注在學生與文本之間鋪就了互動的橋梁,長此以往,孩子的閱讀能力提升必定會有質(zhì)的飛躍。
在指導學生閱讀批注的過程中,課后習題也是最好的抓手。教師要幫助學生搭建好閱讀批注的舞臺,讓他們有機會充分談啟論發(fā),真正成為閱讀的主角,學習的主人。
教學《陀螺》一文,筆者圍繞課后習題讓學生讀文批注?!叭瞬豢擅蚕啵K豢啥妨?。”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對于陀螺學生會有什么樣的想法呢?筆者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在品詞析句中體會陀螺給作者帶來的樂趣,一起談收獲,說發(fā)現(xiàn)。“小陀螺,大世界!”“幸福的童年!”“歡樂的時光!”這些精彩的批注融入了孩子童年記憶。老師搭建的舞臺有多大,學生的心就有多大。
課堂上與文本的對話,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都讓學生獲得批注的靈感而流瀉于筆端。這種智慧的靈感也必然會“反哺”我們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從而讓學生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潤澤幼小的心靈。
批注式閱讀提高了閱讀效率,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也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異彩紛呈,但是想要讓學生真正養(yǎng)成閱讀批注的好習慣卻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這需要教師從低年級開始逐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批注的興趣,不斷讓學生發(fā)現(xiàn)批注式閱讀的樂趣,讓批注為閱讀插上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