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軍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阻擋了開學的腳步?!巴Un不停學”期間,各地紛紛組織教師開展線上教學。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筆者有幸參與了常熟市教育局組織開展的線上教學工作。本次線上教學采取的主要教學方式是錄播課和群互動,傳播平臺主要采用了蘇州市線上教育平臺和QQ群。如何提高線上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并進一步提升學生化學素養(yǎng),成為擺在授課教師面前的現(xiàn)實問題。
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觀察、對比、邏輯推理等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都離不開實驗教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方式主要是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具體實踐中尤以演示實驗為主。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學生先觀察實驗現(xiàn)象,然后透過現(xiàn)象進行推理和總結。本次線上教學的內容主要是新授課,溶解度、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常見的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都需要在實證的基礎上進行講解,因此線上開展實驗教學成為最難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對策1:合理編輯實驗教學視頻
實驗教學視頻有多種來源,例如教學參考書附帶的光盤和視頻網(wǎng)站資源。教學參考書附帶的實驗視頻資源操作比較規(guī)范但畫質較差,應避免全屏播放。網(wǎng)絡視頻會顯示網(wǎng)站名稱圖標,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需用視頻編輯軟件進行簡單加工,通過裁切畫面或遮擋的方法隱藏網(wǎng)站名稱圖標;要刪掉不必要的視頻部分,使實驗視頻的主題更加突出;通過降噪的方法減少聲音底噪,聲音便能更加清晰;通過添加背景音樂,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
對策2:親自動手,錄制實驗視頻
在“探究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因素”實驗中,需要做三組對比實驗才能得出結論。無論是網(wǎng)絡視頻資源還是教學參考書附帶的光盤,筆者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內容,只能親自動手錄制實驗視頻。筆者將手機置于帶三腳架的自拍桿上,使畫面保持穩(wěn)定,將其固定在人與實驗臺之間,在實驗操作的同時兼顧觀察錄像效果。把手機攝像頭軟件調到專業(yè)模式,修改自動對焦模式為手動模式,并調整到合適的焦距,這樣可以避免手機攝像頭因反復對焦而出現(xiàn)的“拉風箱”情況。成品畫面是第一人稱視角,有很強的代入感,彌補了演示實驗因距離遠難以觀察細節(jié)的不足。另外在拍攝時,選光線好、背景單一的地方會大大提高畫面美感。實踐表明:通過三組高清實驗對比視頻,學生很容易明白了影響固體物質的溶解性因素有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和溫度。
線上錄播課教學是異步教學,教學過程中沒有了師生互動,很難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例如小組討論、學生實驗、角色扮演等均無法開展。但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化學課,又很容易淪為授課教師的“主播課”。教師講得很努力,一言灌整堂,學生卻不積極參與,這樣的課堂很難有好的效果。
對策1:以問題為導向,將知識目標任務化
在進行“中和反應”線上教學時,筆者先將知識分解為四個任務投影在電腦屏幕上:學會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的方法、懂得如何使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會從微觀的角度解釋酸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的本質、初步了解酸堿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就避免了學生沒有目標,課堂像是“流水賬”的不良效果;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任務的模塊化設置,可以各個擊破;可以引導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其學習的“使命感”大大增強。在實施線上教學時,每個模塊之間都要注意承前啟后,對前一任務進行歸納總結,對下一任務再次確認。
對策2:以興趣為驅動,使問題情境化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如果對某一問題有興趣,就會持續(xù)認真鉆研。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教育,為使自己的課堂更有趣,筆者將課堂問題進行情境化設計。例如在進行“探究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因素”線上教學時,課堂伊始,筆者就以生活中的情境展開:畫面中放一只吹足氣的氣球和一只橘子,剝開橘子,將橘子皮汁擠壓到氣球上,氣球瞬間爆炸并發(fā)出“啪”的聲響,效果非常震撼。實驗視頻播放完,學生肯定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是為什么?引入情境后,筆者并不急于解釋,讓學生帶著疑問展開本堂課的學習,直到課結束才揭秘。很多知識可以先問題化,再情境化。例如“化學肥料”這節(jié)課中提到,“施肥時要注意銨態(tài)氮肥避免與熟石灰、草木灰等堿性物質混用,否則會降低肥效”?,F(xiàn)在的學生對草木灰不太了解,因此筆者錄制了如下實驗視頻:在煤氣灶上點燃一些草和小木條,取少量燃燒后的灰于燒杯中,加水攪拌,靜置后倒出上層清液并滴入酚酞,結果溶液變紅了。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在情境中得到了掌握,“所見即所得”。
對策3:以應用為拓展,使書本知識密切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
初中化學教材開篇就粗略探討了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關系,教師應盡力挖掘生產(chǎn)與生活中的化學應用實例,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習化學的必要性、化學知識的有用性,進一步提高學習化學的熱情。例如在進行“探究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因素”線上教學時,可以拓展衣服“干洗”原理、使用花露水應避免靠近火源、清洗蔬菜時浸泡的時間不能過長等生活中的應用;在進行“糖類油脂”線上教學時,可以拓展這兩類營養(yǎng)物質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從而讓學生懂得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也得把握好“度”。教會學生一些生活中的化學常識,也是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體現(xiàn)。
對策4:以群聊為輔助,使課堂向外延伸
線上錄播課教學的最大不足,就是無法進行課堂互動,教師突發(fā)的“靈感”無法在課堂上呈現(xiàn),錄播課中的某些失誤無法得到糾正,學生有疑問也不能及時解決。為了彌補這一不足,課堂必須向外延伸,可通過群聊進行互動。例如在進行“探究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因素”線上教學后,筆者發(fā)現(xiàn)課后練習中的“將飽和澄清石灰水加熱后溶液變渾濁”這個問題,學生錯誤率較高。學生紛紛在QQ群中提問:“升高溫度,物質的溶解性不是增大了嗎?”“變渾濁難道是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嗎?”澄清石灰水中氫氧化鈣的溶解性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初學溶解性知識的學生不明白也屬正常。怎么才能讓學生理解這個知識點呢?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為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筆者先錄制了一個加熱澄清石灰水的實驗視頻,并上傳至群文件中,讓學生親眼見證事實;再通過QQ群告訴學生,自然界中有一些物質的溶解性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的,甚至還有一些物質的溶解性隨著溫度的升高先增大后減小。這些都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實證,而不能簡單地概括成一個完美的規(guī)律。
本次線上教學,所有學科同時進行線上教學,教學內容也基本是新授課。大面積、高強度的線上教學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疲勞和倦怠,影響學習效果。筆者通過電話、QQ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訪談得知:隨著學習時間的推移,學生參與線上學習的熱情有所降低。
對策1:控制線上授課節(jié)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參與線上教學的教師都會有一個感受:同樣的教學內容,線上教學比線下教學所用的時間短很多,為了湊足課時,不得不額外添加內容。這樣做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而且原教學目標也未必能達成。因此,在進行新課錄制時,教師要果斷放棄自己的“主播”地位,給學生留有余地。例如在進行“能源的綜合利用”線上教學時,教師需要書寫天然氣燃燒的方程式,此時可以停留半分鐘,讓學生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動手實踐,這遠比直接給出方程式效果要好。在線上教學時,可以設計“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板塊,并真正給學生留足時間,讓他們有時間積極參與其中。
對策2:控制線上課程進度,講練相結合
在線下教學時,每隔幾天就會進行一次習題講解,每個單元教完還會進行回顧。線上教學必須同樣如此。欲速則不達,線上教學必須從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征出發(fā),調整新授課、習題課、復習課的比例,及時通過作業(yè)反饋、在線小測驗等手段控制整體進度。例如線上進行“溶解度曲線”教學時,教師通過作業(yè)反饋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得不好,應果斷進行強化鞏固,幫助大多數(shù)學生跟上節(jié)奏。因為溶解度曲線掌握不好,必然影響到“應用溶解度曲線進行物質分離與提純”的學習。
總之,本次線上教學給所有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也給線上授課模式與線下授課模式的并存提供了新的機遇。面對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教師要迎難而上,不斷研究和解決線上教學的痛點,多措并舉,為學生提升化學素養(yǎng)開辟新途徑,使線上教學成為提升教學有效性的一種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