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華
歷史是人類把握今天、創(chuàng)造明天的向導。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歷史是無數(shù)共產(chǎn)黨人接續(xù)奮斗,用鮮血、汗水和淚水寫就的,是中國近現(xiàn)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黨的歷史中有信仰,有意志;有目標,有方向;有成就,有警示;有勇氣,有定力。質言之,黨的歷史能夠給我們提供無窮的智慧、豐富的營養(yǎng)和強大的力量。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chuàng)造和歷史經(jīng)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需要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調研時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锩鼈鹘y(tǒng)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在學生中加強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產(chǎn)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改革開放史等的教育,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給學生講清楚這一被實踐證明了的歷史邏輯和現(xiàn)實邏輯,增強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019年3月,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會講故事、講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課就要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改革開放的故事,特別是要講好新時代的故事?!?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吃水不忘掘井人?!严容厒兊挠⑿酃适轮v給大家聽,講給年青一代聽,激勵人們堅定不移跟黨走,為實現(xiàn)美好生活而奮斗?!?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教育,……要重視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边@些重要論述,不僅深刻闡明了在青少年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而且指出了推動教育入腦入心的路徑、方法,為在青少年中廣泛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年來,特別是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以來,各地根據(jù)中央的要求和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的部署安排,結合實際,進行了許多富有成效的探索,努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心走深走實,切實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青少年是個特殊而重要的群體,其認知活動也有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青少年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貼近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成長需求,把情與理、學與悟、知與行等很好地結合起來,切實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黨史學習教育不是一般的歷史教育,本質是以歷史為基礎的思政教育,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通過扎實深入的教育,使青少年弄清楚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弄清楚中國共產(chǎn)黨是干什么的、中國共產(chǎn)黨是怎么干的、中國共產(chǎn)黨干成了什么、中國共產(chǎn)黨還要怎么干,從而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堅持正確的歷史觀,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jù),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經(jīng)歷的失誤和曲折,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實事求是地看待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既不能因為成就而回避失誤和挫折,也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誤和挫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與一切抹黑、歪曲和詆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的言論作堅決斗爭。要用生動鮮活、無可辯駁的史實反映黨所走過的光輝歷程,展示黨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用客觀全面、鞭辟入里的分析講清楚歷史事件的真相和來龍去脈,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用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故事,講述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崇高精神風范和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引導青少年從黨走過的風云激蕩的歷史中、從黨開創(chuàng)和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yè)中、從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長期實踐中,感悟中國共產(chǎn)黨的奮斗精神和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不斷增強對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不斷涵養(yǎng)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意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青少年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涉及學校、社會、家庭等諸多方面,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高點站位、統(tǒng)籌謀劃,加強紅色資源、師資力量等的整合,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全員全程全方位助力廣大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筑牢思想之基的良好氛圍。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其他“三史”宣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包括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在內的“四史”,記錄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走向成熟的歷史,“四史”內容雖然各有側重,但整體上講的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實踐,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是“四史”的主線。2021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對在全社會特別是在青少年中開展“四史”宣傳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全社會要以此為契機,把握“四史”宣傳教育內涵,注重內容上融會貫通、邏輯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推動青少年“四史”教育整體化、系列化、長效化。歷史的傳承,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文化的傳承、價值的傳承,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宣傳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努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為青少年提供豐厚的精神滋養(yǎng)。要注重聯(lián)系本地宣傳、共青團、黨史工辦、少工委、婦聯(lián)、關工委、志愿者聯(lián)合會等部門或組織,注重發(fā)揮黨政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的領導干部、專家學者以及老干部、老戰(zhàn)士、先進模范人物等的作用,建立多方聯(lián)動機制,形成推進教育的整體合力。
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教材、進課程、進頭腦,是加強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途徑。
要完善黨史學習教育課程體系。要根據(jù)學生各學段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探索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各學科的途徑和方式,努力構建縱向銜接、橫向協(xié)同、連貫配套的課程體系。
要提供好黨史學習教育讀本。目前,教育部正組織力量,編寫一套準確性、思想性、針對性、可讀性強的中小學黨史學習權威讀本。除此之外,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黨史部門還編有適合不同年齡層次、具有本地特色的黨史讀物,如連環(huán)畫、黨史人物傳記、黨史簡明讀本等,且各類黨史雜志,也可作為青少年學習黨史的有益補充。
要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要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每一位教師的必修課,引導廣大教師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把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教學管理工作全過程,用自己的行動講好黨史,切實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為青少年點亮理想之燈;另一方面,要通過培訓交流、集體備課、名師示范等方式,賦能教育教學,著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真正用學生聽得懂、聽得進、喜歡聽的語言,把本身生動精彩的黨史講深、講細、講透,達到入腦入心的效果。
要堅持抓在經(jīng)常、融入日常,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入學儀式、成長儀式、青春儀式、成人儀式之中,融入國慶、建黨、建軍等重要節(jié)慶日之中,增加這些儀式、節(jié)日等的黨史元素,讓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教育。
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做到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相融合,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梢酝ㄟ^親歷者講述、專家學者講課、領導干部授課、觀看紅色影視片、閱讀黨史讀本及紅色文藝作品、實地打卡尋訪、分享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使黨史學習教育更生動、更活潑、更有趣、更有效??梢酝ㄟ^組織黨史知識競賽、演講、辯論等,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響,激發(fā)學生黨史學習的興趣。要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與傳統(tǒng)教學融合發(fā)展,有效利用各類“云課堂”“空中課堂”“在線課堂”以及微博、微信、學習強國等平臺,推出黨史學習的各種新媒體產(chǎn)品,為黨史學習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要充分利用遍布全國各地的紅色教育基地,打造好中小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境課堂。以江蘇省為例,據(jù)統(tǒng)計,我省現(xiàn)有革命遺址遺跡1710處。其中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活動紀念地、重要領導人故居、烈士墓1183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86家,其中革命歷史類基地82家,列入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名錄14家,列入全國愛國主義示范基地21家,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20家;省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53家。這些紅色教育基地是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要善于將黨史學習課堂、思政課堂搬到歷史現(xiàn)場,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式、情境式的實踐教學模式,講活歷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要通過現(xiàn)場體驗,使廣大青少年了解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程,感悟其中蘊藏的革命傳統(tǒng)和革命精神,激發(fā)其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堅定不移地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