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李俊雄,莫 律★,童晶晶
(1.重慶市北碚區(qū)中醫(yī)院,重慶 400700;2.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200;3.南方醫(yī)科大學順德醫(yī)院附屬陳村醫(yī)院,廣東 順德 528313)
李俊雄教授系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主任中醫(yī)師,廣東省名中醫(yī),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他從事中醫(yī)臨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長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難治性疾病的治療。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和總結,他在治療支氣管哮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支氣管擴張[3]、肺結核致肺毀損、慢性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病等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對于妊娠期支氣管哮喘這種特殊類型的支氣管哮喘,他有著自己獨到的診療經驗。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是對他治療妊娠期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經驗進行總結。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包括氣道炎癥細胞、結構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氣道高反應性、可逆性氣流受限、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其病情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fā)作、加劇,多數(shù)患者的病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后緩解[4]。妊娠期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支氣管哮喘。有研究指出,超過1/3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在妊娠期會出現(xiàn)病情加重的情況。妊娠與支氣管哮喘會相互影響,其過程非常復雜。妊娠對支氣管哮喘的影響主要與患者內分泌的變化等因素有關。發(fā)生嚴重的、控制欠佳的支氣管哮喘會明顯增加先兆子癇、胎兒生長發(fā)育延遲、早產、產后出血及其他圍產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目前學界普遍認為,未得到控制的支氣管哮喘所致的缺氧對胎兒宮內生長發(fā)育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在對妊娠期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治療時,既要及時解除其支氣管的痙攣,又要不危害其胎兒的健康。部分妊娠期支氣管哮喘患者因過度擔心用藥治療對胎兒產生的不良影響會出現(xiàn)排斥、甚至拒絕用藥的情況。中醫(yī)認為,支氣管哮喘屬于“哮病”、“喘鳴”、“齁喘”等范疇。此病的發(fā)生與外邪侵襲、伏痰、血瘀、氣滯、氣血陰陽虧虛、先天稟賦不足等有關,其病因病機復雜。李俊雄認為,治療支氣管哮喘應以“發(fā)時治標,平時治本”為基本原則。治療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期應從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等方面入手。治療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應從補益肺、脾、腎三臟等方面入手。考慮到妊娠期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生理病理特點比較特殊,臨床上對其進行用藥治療時應謹慎。
李俊雄認為,對于即將進入備孕期的女性支氣管哮喘患者,臨床上應積極控制其病情。通常情況下,需要對其進行規(guī)范化的西醫(yī)治療[5]。妊娠期支氣管哮喘患者到醫(yī)院就診時,其病情通常較為嚴重。對于此類患者,臨床上應控制好其病情,防止其病情進一步惡化,并在其病情緩解后對其進行降階梯治療,以便長期控制其病情。李俊雄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接受規(guī)范化西醫(yī)治療的支氣管哮喘患者中,有大部分患者病情的控制不夠理想。故在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常結合自血穴位注射療法對其進行治療,以更好地控制其病情。對于妊娠期支氣管哮喘患者,可同時采用一些其他的中醫(yī)藥療法對其進行輔助治療,以盡量減少其西藥的用量,減輕其因服用西藥而產生的心理負擔。
自血穴位注射療法又被稱為經絡注血療法,是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靳瑞教授于上世紀60年代首創(chuàng)的一種中醫(yī)療法,主要用于治療胃病、支氣管哮喘、肩周炎、貧血等疾病[6],后經其學生李俊雄的臨床實踐及推廣,該療法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ㄔ谥委熤夤芟矫娴膽米钤纾τ谥委熤夤芟瓡r穴位的選擇,通常選擇可宣肺平喘的背三針(肺俞穴、大杼穴、風門穴)為主穴,選擇可健脾、祛痰的足陽明胃經穴(足三里穴、豐隆穴)、可抗過敏的曲池穴、可健脾補腎的脾俞穴、腎俞穴作為治療配穴[7]。相關的文獻指出,對于妊娠期支氣管哮喘患者而言,選取上述穴位對其進行針刺治療是安全的[8-11]。但鑒于目前緊張敏感的醫(yī)患關系,若孕婦及其家屬對治療方案有疑慮,建議盡量避免對孕婦進行腰部敏感部位(如腎俞穴)的穴位注射。
李俊雄自擬的咳喘方是通過幾十年反復臨床實踐總結出的固定成方。該方的藥物組成為:枇杷葉、北杏仁、麻黃、桑白皮、化橘紅、龍脷葉、桔梗、制地龍、甘草。臨床應用時需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加減方中藥物。對于存在咽喉不適癥狀的患者,可在上方中添加木蝴蝶、玄參、烏梅、崗梅根、薄荷等。對于存在痰多、肺部哮鳴音多情況的患者,可在上方中添加法半夏、瓜蔞子、款冬花、鹽蛇(小壁虎)、貝母等。對于存在胃納欠佳癥狀的患者,可在上方中添加蛤蚧(大壁虎)、稻芽、麥芽、雞內金、茯苓等。李俊雄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用藥特點是:1)選藥精,藥味少,多取用嶺南道地藥材,如用化橘紅理氣化痰,用龍脷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崗梅根清熱解毒、生津利咽;2)重用動物類藥,如蛤蚧、鹽蛇、地龍等。蛤蚧即大壁虎,具有補肺腎、定喘嗽的功效[12-13]。鹽蛇即小壁虎,具有祛風、豁痰、平喘的功效[14]?,F(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壁虎粉可通過抑制氣道炎癥反應、促進EOS凋亡等途徑發(fā)揮平喘的作用[15]。地龍具有清熱平喘的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地龍對支氣管哮喘所致氣道重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6]。
廣東地區(qū)盛行煲湯文化,藥食同源思想是我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李俊雄認為,凡是老百姓經常食用的藥材,其藥性都較弱。例如,山藥、無花果、羅漢果、沙參、玉竹等。對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建議其多食用無花果、杏仁、川貝、羅漢果、燉瘦肉和豬肺。對于存在咳嗽、痰多癥狀的患者,讓其多食用川貝燉橙。對于存在咽喉干癢不適癥狀的患者,讓其多食用青橄欖、淮山燉瘦肉。對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讓其多食用山藥、蛤蚧、紫河車、沙參、玉竹燉瘦肉。
劉某某,女,就診時31歲,職業(yè):加油站職工。該患者在6歲時曾有“肺炎”病史,診斷“支氣管哮喘”多年。平素體質差,經?;几忻埃忻昂蟪3霈F(xiàn)支氣管哮喘復發(fā)的情況。就診前1年感染登革熱后合并肺炎,并導致支氣管哮喘復發(fā),經治療癥狀緩解。已婚多年,未生育子女。因感冒后咳喘就診,雙肺偶聞哮鳴音,心臟等情況均正常。采用常規(guī)中西醫(yī)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后,其咳喘癥狀緩解。患者自訴因體質差、經常出現(xiàn)患感冒、支氣管哮喘復發(fā)的情況而不敢懷孕,希望得到進一步的治療,故建議其接受自血穴位注射治療。首診后2周開始對患者進行3個療程的自血穴位注射治療。治療2個月后,患者成功懷孕。懷孕后患者很少服用西藥,偶有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時經愛喘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霧化給藥可緩解,同時給予中藥及中成藥調理。懷孕期間,患者進行產檢的結果均正常,妊娠足月后產下一健康女嬰。
薛某某,女,就診時31歲,職業(yè):幼兒園教師。該患者有“支氣管哮喘”病史10余年,合并有“輕度支氣管擴張”,且有“輕度地中海貧血”病史。25歲婚后反復在廣州、佛山等多家醫(yī)院頻繁就診,支氣管哮喘始終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平素經常服用各種西藥,因害怕孕期支氣管哮喘發(fā)作、使用西藥治療易致胎兒畸形,一直未敢懷孕。就診時,該患者稍喘,面色晄白,輕微滿月臉,心肺未聞特殊音。采用常規(guī)的中西藥療法聯(lián)合自血穴位注射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再次就診時,患者癥狀好轉,用峰流速儀測其PEF較前升高,面色較前紅潤,納眠可。繼續(xù)對其進行自血穴位注射治療。4個月后,患者發(fā)現(xiàn)月經未至一月余,經查已懷孕。在其懷孕后,繼續(xù)對其進行自血穴位注射治療。懷孕初期患者未服西藥,中后期僅使用少量輔舒酮和茶堿類藥。懷孕8個月后復診,無明顯咳喘,雙肺偶聞哮鳴音,余無異常。繼續(xù)對其進行自血穴位注射治療,采用中藥及中成藥控制其咳喘癥狀?;颊咦阍氯焉锖螽a下一體重為2.8 kg的健康女嬰。
綜上所述,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妊娠期支氣管哮喘的效果顯著。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