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月
作為一類典型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預后較差[1]。當患者進展至尿毒癥期時,其死亡率急劇升高。如何早期診斷慢性腎功能不全,是臨床面臨的關鍵問題。Hcy 屬于含硫氨基酸。研究認為,Hcy 檢測可為卒中、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鑒別提供支持[2]。而在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中,高Hcy 也是造成這類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血脂指標則是評估機體脂代謝狀況的重要依據(jù)。研究指出:腎病患者多伴不同程度的脂代謝異常[3]。為確定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Hcy、血脂水平特征,本研究針對200 例患者及200 例體檢健康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4月~2019年11月于本院就診的200 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取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檢查的200 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118 例,女82 例;平均年齡(49.3±8.5)歲。對照組男114 例,女86 例;平均年齡(48.9±8.6)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組200 例患者中,代償期52 例,失代償期44 例,衰竭期56 例,尿毒癥期48 例。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觀察組均符合慢性腎功能不全診斷標準;②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入組前確診伴腎臟、心臟等疾病者;②依從性差者。
1.3 方法 所有受檢者均接受Hcy 檢測及血脂檢測。
1.3.1 血標本采集 于清晨以真空采集管采集受檢者3 ml 空腹靜脈血。采血后1 h 內,置于離心機上實施低速離心處理(處理速度:1000 r/min),經(jīng)10 min 離心后,分離血清制備血清標本。
1.3.2 Hcy 檢測 經(jīng)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酶循環(huán)法測定Hcy 水平。
1.3.3 血脂檢測 經(jīng)相同設備以直接法測定各項血脂指標,包括HDL-C、LDL-C、TC、TG。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Hcy 及血脂指標(HDL-C、LDL-C、TC、TG)水平;比較觀察組不同疾病分期患者與對照組的Hcy 及血脂指標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Hcy、血脂水平比較 兩組T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cy、TG、LDL-C水平高于對照組,HDL-C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Hcy、血脂水平比較()
表1 兩組Hcy、血脂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觀察組不同疾病分期患者與對照組的Hcy、血脂水平比較 觀察組不同疾病分期患者Hcy、HDL-C、LDL-C、TG 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同疾病分期患者及對照組的T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同疾病分期患者Hcy、TG、L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HDL-C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不同疾病分期患者與對照組的Hcy、血脂水平比較()
表2 觀察組不同疾病分期患者與對照組的Hcy、血脂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不同疾病分期比較,P<0.05
3.1 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預后 近年來,我國慢性腎功能不全發(fā)病率持續(xù)升高[4]。這類患者的腎實質損害問題可引發(fā)腎功能異常。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發(fā)展,易轉化為腎衰竭,造成全身各系統(tǒng)受累,形成不良預后[5]。
通過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預后狀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這類患者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而上述并發(fā)癥的合并,則容易增加腎功能不全患者的死亡率[6]。合并動脈粥樣硬化后,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尤其是處于尿毒癥期的患者,病灶部位的斑塊生長速度較快,隨著脂質及其他雜質于病灶動脈部位的持續(xù)累積,可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甚至引發(fā)缺氧、缺血,最終導致死亡[7]。
3.2 Hcy 及血脂檢測 Hcy 屬代謝中間產物,這種氨基酸的代謝特征為:通常情況下,來源于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謝機制的Hcy,可于體內自主分解、代謝,其濃度偏低[8]。而當健康人群受繼發(fā)性因素或原發(fā)性因素影響時,可刺激機體大量釋放Hcy,由于機體代謝、分解Hcy 的速度不變,因此,可導致Hcy 堆積,此時采集患者的血清標本進行檢測,可發(fā)現(xiàn)患者伴明顯Hcy升高。
目前,Hcy 已被證實為以卒中、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為代表的心腦血管病的典型危險因素[9]。對于健康狀況較差的患者而言,高Hcy 狀態(tài)的持續(xù),容易增加其不良預后形成風險[10]。因此,加強血清Hcy 水平的監(jiān)測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血脂檢測作為典型實驗室檢查方法,其普及度較高。在臨床診斷中,該方法主要借助TC、TG 以及HDL-C 等指標,評估受檢者的脂代謝狀況,并為醫(yī)師評估受檢者是否伴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典型問題提供良好依據(jù)。
3.3 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Hcy 水平及血脂水平 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①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均伴高Hcy。本研究經(jīng)Hcy、血脂檢測確定:觀察組Hcy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4 類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Hcy 水平隨腎損傷的加劇而逐漸升高,且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上述數(shù)據(jù)提示: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伴明顯Hcy 異常,這類患者的高Hcy 表現(xiàn)與其腎損傷嚴重程度有關。判斷觀察組、對照組患者血清Hcy 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的原因為:Hcy 的分解代謝場所主要集中在細胞內、腎臟兩方面。當患者腎臟出現(xiàn)實質性損害,引發(fā)腎功能、結構改變時,Hcy 分解代謝機制出現(xiàn)明顯變化,導致Hcy 分解代謝速度減慢,無法維持原有Hcy 生成、分解代謝平衡機制,進而出現(xiàn)Hcy 高表達[11]。而不同分期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伴明顯Hcy 水平差異的原因則可能為:相對于代償期、失代償期患者而言,衰竭期、尿毒癥期患者的腎損害更加嚴重,其腎功能、結構改變相對顯著,這類患者的Hcy 生成代謝平衡嚴重失調。而長期處于高Hcy 狀態(tài)下,這種氨基酸的細胞毒性作用,可對機體腎小球的多種細胞組織(以腎臟內皮細胞、基底膜細胞為主)形成損傷,加劇腎小球濾過功能異常,形成惡性損壞。②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多伴血脂異常,不同病情發(fā)展階段患者的脂代謝狀況存在差異。不同疾病分期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HDL-C、LDL-C、TG 不同,多與其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原因可能為:衰竭期、尿毒癥期患者的病程較長,健康狀況較差,動脈血管中更容易出現(xiàn)脂肪、雜質堆積及斑塊生成問題,因此,其脂代謝指標異?,F(xiàn)象較為明顯[12]。
綜上所述,宜于慢性腎功能不全診斷中引入Hcy、血脂檢測,以便根據(jù)受檢者的Hcy 水平及各項血脂指標判斷其伴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風險,并進一步評估其腎功能受損嚴重程度,進而為后續(xù)治療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