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周 琦
婦科腫瘤是育齡期婦女臨床常見疾病,能夠發(fā)生于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任何部位,主要包括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雖然近年來醫(yī)療技術和人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婦科腫瘤的診療水平有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我國婦科惡性腫瘤的防治工作仍然面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是三大常見婦科惡性腫瘤。其中,宮頸癌疾病負擔最重,發(fā)病率處于較高水平,近年來發(fā)病有年輕化趨勢;卵巢癌惡性程度高,已成為婦科惡性腫瘤首位死亡原因;子宮內膜癌發(fā)病率有呈逐年遞增的趨勢。雖然如今宮頸癌的篩查技術已經比較完善,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基層地區(qū)宮頸癌的篩查普及程度和質量都有待提高,所以必須將最適宜的篩查技術推廣到基層去。
要提高宮頸癌的防治水平,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大家的篩查意識。
早診早治能夠提高宮頸癌的治愈率。早期宮頸癌可以通過手術治療或者放療達到很高的治愈率,而到了晚期,就只能采取一些挽救性的治療,盡量減少患者痛苦了。但目前很多女性尤其是農村地區(qū)的女性缺乏接受健康體檢和宮頸癌篩查的意識,應當重視相關知識的科普教育宣傳,讓適齡女性接受規(guī)范的篩查以發(fā)現早期宮頸癌或癌前病變,及早接受治療。目前臨床上宮頸癌治療的最大難點就在于許多患者發(fā)現時疾病已經進展至中晚期,如今發(fā)展較快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雖然能提高這些患者的生存率,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早發(fā)現,早治療。
對于一些年輕的女性惡性腫瘤患者,可能有一些保留生理功能或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如果能夠在早期或者癌前病變階段得到篩查,就能夠為接下來的治療留出很多余地。臨床上會根據腫瘤分期有選擇性地保留女性的生理或生育功能,對此,我們改進了宮頸癌保育手術的方法,與生殖專家配合,旨在讓宮頸癌患者也能在治療后恢復正常的生育功能。
談到宮頸癌的未來防治方向,一定要從預防著手。宮頸癌多是由HPV 病毒感染導致的,但HPV感染發(fā)展到宮頸癌還有很長的時間,要爭取在這段時間內將其篩查出來并進行有效處理。接種HPV疫苗就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方法。
對于晚期的宮頸癌患者,如今也有許多相關的研究,包括免疫靶向治療等,相信會給這部分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最后,呼吁適齡女性一定要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盡量杜絕宮頸癌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