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致遠外國語小學樂山路分校 王 晨
小學一年級新生在入學的第一年會經(jīng)歷一個質的飛躍,這一年也是兒童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園和小學生活有很多不一樣,幼兒在幼兒園以游戲為主,每天有吃點心時間和午睡時間,每日的學習規(guī)律而輕松,但是小學生活則需要孩子們有思想高度集中的學習時間,一天基本六節(jié)課,腦力和體力消耗都很大,開始形成以學業(yè)為主的生活。一年級的孩子們擁有了很多沒有老師全程陪伴的獨立時間,需要孩子們獨立面對,獨自處理,尤其是課間十分鐘是孩子們自主安排的十分鐘,他們需要學會合理安排,學會和同伴相處,學會綜合處理問題。
因此,一年級班主任要從零開始,手把手教導孩子們,從生活到學習承擔了很多繁復而瑣碎的管理工作。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我們在一年級新生中越來越多地發(fā)現(xiàn)有自閉癥以及有自閉癥傾向的孩子。這一現(xiàn)象對一線班主任的考驗越來越嚴峻,一年級的學校生活對自閉癥孩子來說也是困難重重。隨著融合教育觀念的不斷引入,自閉癥兒童如何能夠通過有效地與普通學生交往和溝通,進而促進其健康成長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也應成為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兒童的自閉癥又稱兒童孤獨癥,是一種起病于兒童幼年的全面性心智障礙。一般認為自閉兒童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障礙:社會交往障礙、語言交往障礙、興趣與行為的異常及知覺障礙和心智技能發(fā)展次序異常等。由于自閉癥兒童自身的發(fā)展特點和局限性,他們在融合教育班級中,在聽指令、參與活動、生活自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擔任自閉癥兒童隨班就讀的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溫暖的班級環(huán)境,給予恰當?shù)墓芾砗鸵龑А?/p>
和一年級新生的第一次見面,是讓班主任成為孩子學習生活中重要的人的第一次會面,具有特殊的意義。教師如果處理得好,將加速自閉癥孩子的發(fā)展,班主任應該提前了解學生的特殊情況,做到有備而來。在初次見面時,教師一方面要對其家長給予充分的關注、充分的傾聽,和家長建立基本的信任,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老師,要安撫好家長的焦慮情緒,打消家長不必要的顧慮,給予家長充分的理解和必要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帶著自閉癥孩子初步適應校園環(huán)境,適應班級環(huán)境和班級里陌生的同伴們。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無聲的肢體語言,抱一抱孩子,牽著孩子的手,或是一遍又一遍地和他們說話,甚至是說相同的話,真心地理解他們的特殊性,平和地接納自閉癥孩子成為班級的一員,和自閉癥孩子建立基本的信任。
都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但對于自閉癥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要在日常管理中要對他們“開綠燈”,可以沒有規(guī)矩,可以沒有方圓,可以沒有那把衡量的尺子,有的是愛的理解,愛的等待,愛的包容。自閉癥孩子通常會出現(xiàn)行為刻板、變通困難的情況。自閉癥兒童害怕變化,他們對周圍的環(huán)境也要求一成不變,每件事物都必須在它原來的位置上,必須強迫性把物件放在固定的位置。班主任要找到并熟悉每個孩子獨特的刻板點、自閉點,有的可能是不喜歡聽某種聲音,有的可能是一定要在上課的時候發(fā)出什么聲音、做出什么行為,有的可能是會專注地做什么事情,還有的對外界不聞不問,這些都需要班主任用愛的包容去熟悉和引導自閉癥孩子,在漫長的陪伴和反復的引導中,只有深沉的愛才能引領和支撐每一次不那么順利的溝通和不那么有效的教導。
班主任在教學管理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放慢腳步去慢養(yǎng)。融合教育的精華就在于讓自閉癥孩子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接受分層教學,在同伴的互助下,在長期的生活學習中逐漸跟上大家的腳步。所以,教師在提高正常兒童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要兼顧自閉癥兒童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學規(guī)律,又要兼顧自閉癥兒童特殊的個性發(fā)展的方面,對特殊兒童進行個別指導,分層教學,在自閉癥孩子的刻板效應中找到閃光點和教學點,揚長避短,提高自閉癥兒童的學習成績。
作為一名教導自閉癥兒童的班主任,要具有較高的師德素養(yǎng),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深入研究學生特點、教材,熟悉基本的教育心理學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要虛心向周圍的同事和家長學習,不斷地為自閉癥孩子尋求教育的力量,讓學校和家庭成為教育共同體,為自閉癥孩子形成合力,為自閉癥孩子撐起一把愛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