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血管內(nèi)超聲指導冠狀動脈左主干介入治療

      2021-12-05 10:02:42
      內(nèi)科理論與實踐 2021年3期
      關鍵詞:遠端冠脈造影

      錢 杰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內(nèi)分泌與心血管代謝中心,北京 100037)

      在臨床實際工作中,診斷冠狀動脈(冠脈)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病變即意味著患者屬于高危人群,約占冠脈造影確診冠心病的4%[1]。在單純藥物治療時代,LMCA病變預后很差,5年死亡率可高達43%[2]。和單純藥物治療相比,冠脈旁路移植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經(jīng)皮冠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療LMCA病變可能改善其長期預后[2-3]。但是,即便在近年完成的EXCEL臨床試驗中,包括死亡、卒中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5年復合終點事件發(fā)生率仍然在20%左右(CABG組19.2%比PCI組20%,P=0.13)[4]。因此,有關LMCA病變的診斷和治療決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LMCA程度評價

      一、造影評價

      根據(jù)現(xiàn)有指南,LMCA病變50%即是血運重建指征,但是冠脈造影診斷LMCA病變程度是一難題。既往完成的多項研究均顯示,LMCA病變造影判斷的誤差在所有病變類型中最大。一項以血流儲備分數(shù)(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為“金標準”的研究顯示,4位經(jīng)驗豐富的介入醫(yī)師對LMCA病變程度的判定準確度均未達到50%[5]。究其原因,除外造影缺失血管壁的信息,如斑塊負荷程度、分布、性質(zhì)和血管重塑等,LMCA開口與升主動脈成角,LMCA短而沒有好的參照血管段,對比劑反流影響對開口病變的判斷,層流導致假陽性的狹窄判定,以及遠端分叉部位可能被左前降支、回旋支或中間動脈遮擋等均是常見原因。Abizaid等[6]報道1例造影LMCA開口“鳥嘴樣”嚴重狹窄患者,CABG后橋血管閉塞,經(jīng)血管內(nèi)超聲(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檢查,患者LMCA幾乎沒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最小管腔直徑達3.5 mm,根本不需要任何血運重建治療。

      二、FFR評價

      對很多LMCA臨界病變進行單純造影評價還遠遠不夠。2018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血運重建指南中指出,對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LMCA病變沒有確切心肌缺血證據(jù)時需要進行FFR(Ⅰ)或IVUS檢查(Ⅱa)[7]。眾所周知,經(jīng)過DEFFR研究和對多支血管病變評價研究:FFR與造影(Fractional Flow Reserve versus Angiography for Multivessel Evaluation,F(xiàn)AME)及FAME2研究[8-10]后,F(xiàn)FR已經(jīng)成為所有臨界病變是否需要血運重建的“金標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這些研究均未包括LMCA病變患者。即目前還沒有任何FFR指導下LMCA臨界病變血運重建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證據(jù)。指南推薦FFR的主要依據(jù)來自于一系列小樣本的觀察性研究,其中一項樣本量最大(n=213)研究結果顯示,F(xiàn)FR>0.8的患者延遲進行血運重建與FFR<0.8血運重建組患者5年無事件生存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89.9%比85.4%,P=0.48)[11]。此外,F(xiàn)FR指導LMCA臨界病變界值使用0.75還是0.80,也是來自于不同研究結果,大多數(shù)FFR指導LMCA臨界病變研究使用0.75界值,只有上述這個樣本量最大的研究使用0.8界值。

      三、IVUS評價

      在討論隨后的IVUS指導下LMCA臨界病變標準時,確實需要首先知道FFR指導LMCA治療標準方面的證據(jù)和研究結果。因為,目前所有有關IVUS指導下LMCA臨界病變治療依據(jù)的研究均根據(jù)FFR數(shù)值獲得。其中Jasti等[12]完成的一項以FFR為“金標準”的LMCA病變研究(n=55)顯示,IVUS最小管腔直徑2.8 mm和最小管腔面積(minimal lumen area,MLA)5.9 mm2,具有90%以上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并且和患者遠期事件率明顯相關。另外一項研究(n=354)顯示,對LMCA MLA≥6 mm2的患者藥物治療,其2年無事件生存率與<6 mm2進行血運重建患者相比無顯著差異(87.3%比80.6%,P=0.3)[13]。此后,Kang等[14]對單純的LMCA臨界病變患者(n=55)也進行了MLA和FFR關系的研究,認為FFR<0.8對應的MLA最佳界值為<4.8 mm2,其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是89%和83%。隨后,該團隊又收集了112例孤立LMCA口部和體部病變患者,進行FFR和IVUS相關性研究,提出MLA最佳界值為4.5 mm2,明顯低于6 mm2[15]。更為重要的是,這2個研究中發(fā)現(xiàn)使用MLA預測FFR交叉部分很大,即MLA>4.5 mm2患者中仍有25%FFR≤0.8,MLA≤4.5 mm2患者中仍有16%FFR>0.8。這2個研究中斑塊破裂發(fā)生率很高,約33%,在相同MLA情況下斑塊破裂LMCA的FFR數(shù)值更低。理論上這2個研究對于判斷LMCA臨界病變IVUS和FFR關系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因為其排除了其他血管、特別是左前降支和回旋支存在病變時可能對LMCA FFR“真實”結果產(chǎn)生干擾的可能性。但是,由于至今沒有相關的臨床隨訪研究發(fā)表,當前國際專家共識大多數(shù)認為這是亞洲人心臟LMCA參考指標,即亞洲人心臟血管直徑可能小于歐美人,所以其MLA也小于6 mm2。

      在非LMCA臨界病變評價時,目前的指南都建議根據(jù)功能學結果確認是否需要血運重建,認為MLA陽性預測值不高。但有關LMCA的分析表明,LMCA MLA和功能學指標的一致性明顯高于非LMCA臨界病變[16-17]。由于LMCA供血區(qū)域相對確定,LMCA直徑和長度相對變異度小,但這個結論仍然不同于上述兩個韓國研究結果。2019年歐洲冠脈腔內(nèi)影像專家共識建議:如果LMCA臨界病變有FFR相關結果,可以按照0.8界值決定是否需要血運重建;如果沒有FFR結果可行IVUS檢查,MLA>6 mm2,可以認為不會導致心肌缺血;MLA為4.5~6 mm2,需要參考無創(chuàng)性和有創(chuàng)功能學檢查結果;MLA<4.5 mm2,考慮存在心肌缺血[18]。

      事實上,如果考慮到有關FFR和IVUS指導LMCA臨界病變的相對數(shù)據(jù)局限性,臨床醫(yī)師更應該綜合評估患者癥狀,心絞痛發(fā)作時心電圖變化,無創(chuàng)性功能學檢查及IVUS和(或)FFR檢查結果,最終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臨床決策。如果是延遲治療患者,應該給予密切臨床隨訪。

      此外,在對LMCA病變評價過程中還有技術上的注意事項。如果要評價LMCA開口病變,一定要回撤指引導管到升主動脈,并保持與LMCA的同軸性,以便可以確認IVUS看到完整、清晰LMCA開口。在對LMCA進行IVUS檢查時,建議從左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別回撤。如果因此產(chǎn)生不同的LMCA MLA,應取最小值,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患者2支血管與LMCA有不同夾角,通常較大的夾角會使IVUS在檢查LMCA末端時產(chǎn)生“斜面”效應,從而可能導致因此測量的MLA大于“實際”值[19]。

      IVUS指導LMCA病變介入治療

      一、術式選擇

      雖然有關LMCA臨界病變的認識仍有待提高,但臨床上使用IVUS指導LMCA介入治療已經(jīng)獲得很多臨床試驗的支持。從實踐角度看,由于IVUS可以分別從左前降支和回旋支回撤,然后對LMCA特別是遠端分叉病變進行比較細致的斑塊分布分析,這對指導LMCA特別是遠端分叉病變的術式選擇有很大幫助[20]。Kang等[21]報道,當回旋支開口MLA>3.7 mm2以及斑塊負荷<56%時,左前降支橫跨(crossover)到LMCA支架很少會導致回旋支開口術后FFR<0.8。Sato等[22]報道LMCA遠端真性分叉病變?nèi)绻锈}化,特別是鈣化弧度超過60°,35%患者在左前降支到LMCA橫跨術后回旋支開口受累。此外,鈣化病變在LMCA非常常見,術前使用IVUS評價鈣化的弧度,表淺鈣化還是深層鈣化,是否存在鈣化小結,以及鈣化的長度,對病變的預處理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直接影響支架的膨脹程度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23]。

      二、支架大小、長度選擇

      大量IVUS研究證實,膨脹不全是支架置入后早期血栓和再狹窄的最主要原因[24-27],提示選擇合適血管直徑支架并保證其充分膨脹非常重要。為了選擇合適的支架尺寸,學者們提出了許多方法。最保守的是按照遠端參考血管最小管腔直徑選擇,其他方法包括近端、遠端參考血管直徑的平均值,遠端參考血管最大管腔直徑,或者按照最小管腔部位中膜直徑選擇等。2018年歐洲冠脈腔內(nèi)影像專家共識建議:使用遠端參考血管外彈性膜(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EEM)或者管腔直徑進行支架直徑的選擇既安全又簡單,但需要對支架近端進行更大直徑球囊后擴張[28]。至于選擇EEM還是管腔直徑,主要看支架遠端著陸點斑塊負荷情況,還包括斑塊性質(zhì),如果遠端著陸點基本沒有斑塊,選擇EEM似乎更加合理。既往IVUS研究顯示,如果支架邊緣著陸點斑塊負荷超過50%,則支架容易發(fā)生邊緣再狹窄[29]。因此,根據(jù)IVUS選擇近、遠端支架著陸點即參考血管段時,要看斑塊負荷情況,盡量在兩個“相對”正常的參考血管段植入支架。自然,在選擇好近端、遠端參考血管情況下,可以根據(jù)自動回撤測量結果選擇支架長度。在支架植入后,可以根據(jù)整個支架近端、遠端不同節(jié)段的中膜直徑大小選擇不同的后擴張球囊分別進行后擴張,以便達到支架充分膨脹的目標。

      三、支架膨脹評價

      在討論支架膨脹情況的評價指標時,目前有2種IVUS標準,即絕對值標準和相對值標準。既往有韓國研究認為,LMCA支架最小支架面積(minimum stent area,MSA)<8 mm2、分叉部多邊形區(qū)域MSA<7 mm2、左前降支MSA<6 mm2、左回旋支MSA<5 mm2可認為是膨脹不全。在對403例患者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膨脹不全患者再狹窄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24.1%比5.4%),左回旋支開口支架膨脹不全最為常見。術后LMCA總MSA為(10.2±2.4)mm2[24]。但是,絕對值是否和MLA一樣有人種差別?在后來報道的EXCEL研究中,73%患者使用了IVUS指導LMCA介入治療,其中505例患者IVUS數(shù)據(jù)在核心實驗室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術后即刻MSA越大,患者LMCA節(jié)段遠期臨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發(fā)生率越低,≥9.8 mm2和<9.8 mm22組3年MACE率分別是6.6%和15.5%(P=0.002),平均LMCA MSA為(9.9±2.3)mm2。僅從支架平均MSA似乎看不到人種差異,但是該研究的界值9.8 mm2明顯大于8 mm2[30]。因此,也許相對標準更加合理,更符合個體化治療原則。2018年歐洲冠脈腔內(nèi)影像共識對非LMCA支架是否膨脹不全的指導標準是:MSA大于近端和遠端參考面積平均值的80%即為膨脹完全。2020年一項歐洲研究首次提出了LMCA介入治療膨脹是否完全的相對標準,并對這個標準進行了前瞻性研究[31]。其建議包括:所有LMCA介入治療從術前開始全程使用IVUS,在左前降支近端選擇斑塊負荷小于40%且管腔最大區(qū)域作為支架遠端著陸點并據(jù)此選擇支架大小,LMCA到左前降支橫跨支架后,LMCA進行近端優(yōu)化技術(proxim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POT)治療,最終LMCA和左前降支分別按照LMCA參考血管和左前降支參考血管面積90%作為評價兩個節(jié)段是否存在膨脹不全的標準,如果LMCA血管落差過大,達到參考血管面積80%也被認為達到優(yōu)化標準。該研究團隊使用此預設標準前瞻性指導了124例患者LMCA介入治療,同傾向匹配得分法配對的造影指導LMCA組和常規(guī)IVUS指導LMCA組比較,在1年復合終點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LMCA相關MI和LMCA相關血運重建)發(fā)生率上,IVUS預設指標組明顯低于造影組(4.8%比12.9%,P=0.02),但是常規(guī)IVUS組和造影組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12.9%比8%,P=0.1)。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于LMCA再次血運重建發(fā)生率,預設指標組為3.2%,常規(guī)IVUS組6.4%,造影組8%(P=0.041)。這也從側(cè)面說明,預設指標及術前就開始使用IVUS有利于術者更積極地進行預處理,并在手術過程中時刻努力獲得更大的MSA,預設指標組88%患者達到優(yōu)化標準,常規(guī)IVUS組為65%,2組的平均MSA分別是11.8(10.2~12.6)mm2比10.0(8.1~11.2)mm2。

      四、循證醫(yī)學證據(jù)

      近期另外一個著名LMCA研究NOBLE報道了其部分IVUS亞組數(shù)據(jù)[32]。在603例介入治療組患者中有435例(72%)使用了術后IVUS檢查,其中224例在核心實驗室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在5年隨訪時,IVUS組MACE發(fā)生率18.9%,造影組為25.0%(P=0.45)。2組總的血運重建率分別是10.6%和16.5%(P=0.11);但是LMCA靶病變血運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率分別是5.1%和11.6%(P=0.01)。此外,所有分析的IVUS組患者如果按照MSA進行3分法,各組間MACE、死亡、MI和支架血栓發(fā)生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但最高和最低組TLR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別是5.2%和17.6%,P=0.02)。其 報 道 的 平 均LMCA MSA為(12.5±3.0)mm2,是目前文獻報道中最大值。除了上述觀察性研究,有一小規(guī)模隨機對照研究(n=123)顯示IVUS組2年MACE下降,主要和TLR發(fā)生率明顯降低有關[33]。

      此外,IVUS指導LMCA PCI治療還可能降低死亡率。一項觀察性的MAIN-COMPARE研究顯示,盡管MI和TLR發(fā)生率沒有差別,但IVUS指導下的PCI病死率更低[34]。一項涵蓋了10項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IVUS指導的LMCA病變介入治療顯著降低了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和支架內(nèi)血栓形成的風險[35]。一項包含4項注冊研究數(shù)據(jù)的分析結果顯示,IVUS組死亡和支架血栓發(fā)生率降低[36]。最近一項英國心血管介入學會PCI數(shù)據(jù)庫研究報告指出,冠脈腔內(nèi)影像主要是IVUS指導LMCA PCI,冠脈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傾向匹配得分法配對的5 056例使用冠脈腔內(nèi)影像指導PCI患者院內(nèi)MACE發(fā)生率較低,1年內(nèi)死亡率降低34%[37]。另外,和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既往報道[38]一樣,術者行無保護LMCA-PCI例數(shù)越多,患者死亡率降低的幅度越大。一項隨機對照研究(n=336)顯示,IVUS組1年MACE下降,主要原因是心血管死亡率降低[39]。

      五、邊緣、貼壁不良和變形

      IVUS指導LMCA介入治療,從預處理和支架落腳點選擇開始,就盡可能避免邊緣夾層的出現(xiàn),術后對夾層和血腫的識別可進一步降低圍手術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以及遠期邊緣再狹窄的可能。LMCA貼壁不良發(fā)生率較高,特別是沒有進行充分POT時,雖然一些研究顯示近期MACE不會明顯增加[28],但是其危害在于再次血運重建時很容易導致導絲通過支架絲下,從而引起再次PCI術中并發(fā)癥。LMCA支架變形的概率在所有病變中最高,已有研究顯示這會增加遠期MACE發(fā)生率[40]。因此,全程使用IVUS指導LMCA介入治療,可能是減少這些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最佳選擇。

      指南推薦和未來研究

      目前,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以及歐洲冠心病介入指南中,均將使用IVUS優(yōu)化LMCA病變的介入治療作為Ⅱa類推薦[7,41]。在2016年中國PCI治療指南中,對于包括LMCA病變的復雜病變患者也推薦使用IVUS指導PCI以優(yōu)化支架置入[42]。

      陳紹良教授團隊2021年剛剛發(fā)表IVUS和造影指導復雜LMCA分叉病變雙對吻擠壓術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的設計[43]。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該試驗結果,更多的隨機、對照研究結果將可能影響到未來LMCA使用IVUS的指南推薦等級。

      綜上所述,造影評價LMCA臨界病變有很大局限性,IVUS不僅可以精確測量LMCA管腔信息,還可以提供有關的血管壁信息,因此,是LMCA病變評價的重要輔助工具。但使用單一的LMCA MLA判斷LMCA是否需要血運重建目前還沒有強力證據(jù)和確切標準,聯(lián)合使用FFR固然是一優(yōu)化選擇,但醫(yī)療成本的增加和操作的復雜性限制了其應用,而且,F(xiàn)FR指導LMCA臨界病變治療似乎也沒有足夠證據(jù)。IVUS指導LMCA的PCI應該是術前、術中和術后的持續(xù)使用,從術前斑塊性質(zhì)識別到預處理,從斑塊分布到單/雙支架術式選擇,從MSA絕對指標到支架術后膨脹評價的相對標準,以及邊緣、貼壁不良和變形等方面的判斷,盡可能個體化優(yōu)化每個LMCA PCI的結果是我們持續(xù)努力的目標。

      雖然IVUS指導LMCA介入治療已經(jīng)有很長的研究歷史,但依然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完整、全面的回答。LMCA病變幾乎是冠心病介入治療中最高危的一組人群,需要進一步對其進行更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遠端冠脈造影
      超聲造影在周圍型肺腫塊穿刺活檢中作用
      內(nèi)側(cè)楔骨遠端傾斜與拇外翻關系的相關性
      心肌缺血預適應在紫杉醇釋放冠脈球囊導管擴張術中的應用
      冠脈CTA在肥胖患者中的應用:APSCM與100kVp管電壓的比較
      256排螺旋CT冠脈成像對冠心病診斷的應用價值
      輸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脈CT和冠脈造影 該怎樣選
      輸卵管造影疼不疼
      遠端蒂足內(nèi)側(cè)皮瓣修復(足母)趾皮膚軟組織缺損
      超聲造影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
      建阳市| 南和县| 瑞安市| 安乡县| 馆陶县| 怀远县| 泸定县| 黑山县| 滕州市| 平塘县| 荃湾区| 长子县| 永城市| 深州市| 瓦房店市| 永康市| 炎陵县| 天柱县| 类乌齐县| 建德市| 信阳市| 阳春市| 凤庆县| 北京市| 长子县| 翁牛特旗| 河北区| 吴忠市| 商洛市| 延安市| 聂拉木县| 华安县| 哈尔滨市| 阳城县| 崇文区| 华坪县| 天祝| 蓬莱市| 伊通| 潍坊市|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