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姍姍 張喜喜 韓樹桐 蔣 飛
(1上海前衛(wèi)柑桔有限公司,上海 201913;2上海市柑桔研究所,上海 201913)
柑橘樹脂病,病原為柑橘間座殼菌[Diaporthe citri (Fawcett) wolf.],是柑橘遭受損傷或凍害后易發(fā)生和流行的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發(fā)生在柑橘的枝條、樹干、葉片、果實等部位(該病害因發(fā)病癥狀、受害部位和發(fā)病時期不同而有不同的稱謂,在枝條和樹干上發(fā)病稱“樹脂病”;在果皮和葉片上發(fā)病稱為“黑點病”或“砂皮病”),嚴重影響果品的外觀質量和商品價值,發(fā)病嚴重時會造成柑橘大面積毀園,或在運輸中造成大量爛果。柑橘樹脂病在我國柑橘產區(qū)均有發(fā)生,其中,上海地區(qū)以柑橘黑點病的發(fā)生較為嚴重。在此背景下,為篩選出對柑橘黑點病防效較好的藥劑,筆者在2020年選取28%波爾多液懸浮劑(佳銅)、自配波爾多液和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3種殺菌劑進行了田間藥效對比試驗?,F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在上海前衛(wèi)柑桔有限公司的柑橘種植園進行,試驗地土壤類型為黃夾沙。供試柑橘品種為“宮川”,栽培方式為露地栽培,樹齡為24年,株行距為3.5 m×3.0 m。在本次施藥前后10 d均未使用過其他殺菌劑,施藥時柑橘處于幼果期,長勢良好。
供試藥劑為28%波爾多液懸浮劑(佳銅,日本井上石灰工業(yè)株式會社),自配波爾多液(硫酸銅∶生石灰∶水=0.5∶0.8∶100),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鄭州志信農化有限公司)。
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1)28%波爾多液懸浮劑(佳銅)100倍液,(2)28%波爾多液懸浮劑(佳銅)150倍液,(3)自制波爾多液(硫酸銅∶生石灰∶水=0.5∶0.8∶100),(4)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5)清水對照(CK)。每處理重復4次,每重復10株柑橘樹,試驗區(qū)四周留有保護行。
于2020年6月6日上午,采用春豐3WBS-16B背負式小型噴霧器(噴孔直徑0.7 mm)施藥1次。
施藥當天(6月6日),陰天,最低溫度21.2 ℃,最高溫度26.8 ℃;觀察期間平均溫度26.6 ℃,雨日16 d,總降雨量396.8 mm。
施藥前選取未感病的果實并掛牌標記,每處理隨機抽取20個幼果,調查并記錄幼果果面黑點病的感染程度。6月6日—7月31日,每隔5 d調查并記錄每個幼果果面的黑點病感染程度,計算各處理的病情指數及相對防效。
柑橘黑點病分級標準(以果實為單位):0級,無??;1級,病斑不明顯,覆蓋面積在5%以下; 2級,病斑易辨識,覆蓋面積在5%~10%;3級,病斑覆蓋面積在11%~25%;4級,病斑覆蓋面積在26%~50%;5級,病斑覆蓋面積在50%以上。
計算公式: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株數×最高病級數)]×100;防效=[(對照區(qū)病情指數-防治區(qū)病情指數)÷對照區(qū)病情指數]×100%。
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MRT)對各處理的防效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按p=0.05和0.01的標準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由表1可知,不同藥劑處理對柑橘黑點病的防效有一定差異,28%波爾多液懸浮劑(佳銅)100倍液、28%波爾多液懸浮劑(佳銅)150倍液、自制波爾多液(硫酸銅∶生石灰∶水=0.5∶0.8∶100)、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 700倍液對柑橘黑點病的防效分別為91.3%、84.8%、93.5%、78.3%,其中,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對柑橘黑點病的防效極顯著低于其他3個藥劑處理,28%波爾多液懸浮劑(佳銅)100倍液和自制波爾多液(硫酸銅∶生石灰∶水=0.5∶0.8∶100)處理對柑橘黑點病的防效較好,防效均在90%以上,且極顯著高于其他處理。
試驗期間經田間目測,各藥劑處理區(qū)的柑橘樹均無明顯藥害現象發(fā)生,說明各試驗藥劑在本試驗用量下均對柑橘樹生長安全。
試驗結果表明,28%波爾多液懸浮劑(佳銅)100倍液和150倍液、自制波爾多液(硫酸銅∶生石灰∶水=0.5∶0.8∶100)、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對柑橘黑點病均有較好的防效,其中,28%波爾多液懸浮劑(佳銅)100倍液和自制波爾多液(硫酸銅∶生石灰∶水=0.5∶0.8∶100)對柑橘黑點病的防效較好,可達90%以上。因此,上述藥劑均可作為防治柑橘黑點病的藥劑在柑橘生產上進行使用。
但在實際應用時,因波爾多液的自制難度較大,且藥液不穩(wěn)定,故果農較難配出高標準的自制波爾多液,這可能會影響藥劑的實際使用效果,故宜使用成品28%波爾多液懸浮劑(佳銅)作為自制波爾多液的替代品,在柑橘生產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