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靈
渝東北一帶鄉(xiāng)間的百姓習慣在房前屋后擱架蜜蜂桶養(yǎng)蜜蜂。他們不是專業(yè)喂養(yǎng),而是方便自己食用,順便賣一點,增加收入。
蜜蜂屋稱桶,因其筑巢在篾條編織的圓筐里,筐壁內(nèi)外用泥巴混合牛糞敷抹,透氣不透風。明代文人張岱在《夜航船》里說:“蜜蜂桶用黃牛糞和泥封之,能辟諸蟲,蜜有收,蜂亦不他去,極妙?!?/p>
初秋的一天,我碰巧遇到一戶農(nóng)家割蜂糖。
割蜂糖需要木樓梯、繩子、籮筐、板凳、竹甑蓋等農(nóng)家用具,這些早已準備好,放在院壩里。吃過晚飯,割糖人開始割蜂糖。
兩個人從屋檐下的擱架上抬下蜂桶,抬到院子里的板凳上。由于蜂桶上下用木板封口,蜂巢附筑在桶內(nèi)蓋板頂,他倆抬起蜂桶,反過來倒放在板凳上,再抽開桶底封口板,拿甑蓋蓋住。
甑蓋手握的銴銴兒用繩子系著,繩子的另一頭掛在木樓梯梯步上。兩人頭戴紗布面罩,手持木條輕輕敲打蜂桶壁,讓桶內(nèi)的蜜蜂往甑蓋內(nèi)頂聚集。大約過了十分鐘,一人慢拉木梯上的繩子,輕輕吊起甑蓋,另一人彎腰低頭查看。只見內(nèi)頂上聚集了大部分蜜蜂,但蜂桶內(nèi)仍有不少,他們又蓋好甑蓋。約半小時后,蜜蜂差不多都聚集在甑蓋內(nèi)頂,他們便拉繩吊起甑蓋,在梯步上拴好繩頭,讓甑蓋懸吊起,好讓少量散飛的蜜蜂聚集。
割糖人打開手電筒,往蜂桶內(nèi)一照,光亮下飽含蜂蜜的蜂巢為一片一片的金黃色,透過光,呈現(xiàn)出玲瓏剔透的美麗。養(yǎng)蜂人把蜂巢稱“列子”——一片一片的蜂巢“排列”在一起。
有幾片“列子”邊沿粘在了桶壁上,他們便用一塊像小鏟子的竹片鑿開,然后向上提開蜂桶,“列子”全部顯露,留在木蓋板上。他們又用竹鏟子從“列子”根部,一片一片割下,裝在一個大盆里。“列子”往盆里放時,亮晶晶的蜂蜜直往下滴。我這才明白,為什么要說“割蜂糖”。
割糖人告訴我,不能用鐵刀割“列子”,蜜蜂聞了鐵味兒不煉糖,要跑掉。
割完“列子”,要收蜜蜂回蜂桶。割糖人首先解開梯步上的繩子,放下甑蓋,再翻過來置放在籮筐上,立馬罩扣上空蜂桶。蜂桶頂板已封好,桶底口留著,甑蓋里的蜜蜂才能歸位。同時,桶底墊了三支筷子,留一絲縫隙。割糖人舀來一瓢水,朝甑蓋和蜂桶噴了幾口水霧,讓沒進桶的蜜蜂盡快從縫隙回桶內(nèi)。
《夜航船》記載:“收蜜蜂,先以水灑之,蜂成一團,遂嚼薄荷,以水噴之?!毖巯逻@兩位雖沒嚼薄荷,但收蜂的原理差不多,薄荷只是防蜂蜇人。
接著,割糖人開始做最重要的事——擠蜂蜜。
蜂蜜飽含在“列子”里。以前擠蜂蜜,用紗布袋裝入“列子”,兩人握袋使勁扭轉,蜂蜜慢慢溢出。但人的手力有限,難免擠不凈?,F(xiàn)在,割糖人用上了榨糖機。他們將“列子”放進機器的漏筐里,雙手轉動壓板的支撐螺旋桿,步步緊壓,只見一小股蜂蜜從機槽緩緩不斷地流入盆中。擠出蜂蜜的“列子”有一盆,雖不能直接食用,但經(jīng)過加熱熔化、去雜質(zhì)、熬煉、脫色等加工程序后可入藥。
擠蜂蜜之前,他們還從“列子”上掰下“兒糖”——里面是幼蜂。這種“列子”擠出的蜂蜜含糖量不高,會酸,不能久存??吹疥碌摹皟禾恰辈簧伲矣X得可惜?!斑@些有用。我兌了水,灌給牛、羊喝,可以打它們肚子里的寄生蟲?!备钐侨苏f:“蜂糖賣得這么貴,我也不能害別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