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 龐訓雷, 沈桂芳, 李 莉, 費素娟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江蘇 徐州 221004)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胃癌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我國Hp感染率超過50%[1]。Hp進入人體后會定植于胃部,長期感染會導致胃部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甚至是癌變[2]。目前,胃癌的早期篩查主要通過血清胃功能指標[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胃泌素17(gastrin 17,G17)]聯(lián)合Hp抗體檢測,有超過70%的胃癌患者可通過篩查確診[3-4]。因此,了解不同年齡Hp感染人群血清胃功能相關(guān)指標和外周血炎癥細胞水平,可為早期胃癌的篩查提供更多參考。
選取2019年8—11月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健康體檢者1 817名,其中<40歲1 273名(70.45%),≥40歲534名(19.55%)。根據(jù)Hp抗體檢測結(jié)果分為Hp陽性組和Hp陰性組。納入標準:進行血清胃功能、血常規(guī)、Hp抗體分型檢測,且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入組前2周內(nèi)服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和胃黏膜保護劑等影響本研究觀察結(jié)果的藥物;(2)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等嚴重疾?。唬?)有各種既往、現(xiàn)癥腫瘤病史;(4)有胃部手術(shù)史及其他手術(shù)史。剔除本研究涉及變量缺失的8名體檢者和2例胃癌患者,最終納入1 807名研究對象進行分析。
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禁食、禁煙酒12 h清晨外周靜脈血4 mL,離心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PGI、PGⅡ和G17,試劑盒購自合肥必歐瀚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采用免疫印跡法檢測Hp抗體,試劑盒購自深圳伯勞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采用XN2000血液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日本Sysmex公司)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為確保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樣本采集2 h內(nèi)由2名檢驗人員分別進行檢測。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呈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M)[四分位數(shù)(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shù)Mann-Whitney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或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Spearman相關(guān)分析評價各項指標的相關(guān)性.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評價Hp感染對不同年齡人群血清胃功能及外周血炎癥細胞檢測結(jié)果的影響。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不同年齡人群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0歲人群Hp感染率高于<40歲人群(P<0.05)。見表1。
在Hp陽性組中,≥40歲男性所占比例[253名(74.63%)]高于女性[86名(25.37%)](P<0.001);≥40歲人群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低于<40歲人群(P<0.05),PGⅠ、G17高于<40歲人群(P<0.05)。在Hp陰性組中,≥40歲人群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低于<40歲人群(P<0.05),PGⅠ、PGⅡ、G17高于<40歲人群(P<0.05)。見表2。
≥40歲人群中,Hp陰性者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PGⅠ、PGⅡ、G17均低于Hp陽性者(P<0.05),PGⅠ/PGⅡ比值高于Hp陽性者(P<0.05)。在<40歲人群中,Hp陰性者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PGⅠ、PGⅡ、G17均低于Hp陽性者(P<0.05),PGⅠ/PGⅡ比值高于Hp陽性者(P<0.05)。見表2。
在<40歲人群中,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PGⅠ、PGⅡ、G17與Hp感染呈正相關(guān)(r值分別為0.075、0.064、0.286、0.396、0.323,P<0.05),PGⅠ/PGⅡ比值與Hp感染呈負相關(guān)(r=-0.213,P<0.05),單核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與Hp感染無相關(guān)性(r值分別為0.035、0.055,P>0.05)。在≥40歲人群中,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PGⅠ、PGⅡ、G17與Hp感染呈正相關(guān)(r值分別為0.121、0.111、0.203、0.316、0.216,P<0.05);PGⅠ/PGⅡ與Hp感染呈負相關(guān)(r=-0.253,P<0.05),單核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與Hp感染無相關(guān)性(r值分別為0.082、0.079,P>0.05)。
以年齡(<40歲、≥40歲)作為分層因素,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40歲人群Hp陽性與Hp陰性者PGⅡ、G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0歲人群Hp陽性與Hp陰性者PGⅡ、白細胞計數(shù)、PGⅠ/PGⅡ比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Hp可定植于人類胃部黏膜及黏膜下層,已知Hp感染與胃良、惡性疾病密切相關(guān)[3-6]。因為Hp感染時間長短及感染者免疫功能強弱能決定Hp是否能在人體內(nèi)持續(xù)定植并刺激胃黏膜[2,7],不同年齡人群Hp感染狀態(tài)不同[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40歲人群中,男性Hp感染所占比例較高,可能與其社會交往多,外出就餐、吸煙、經(jīng)常飲酒、熬夜等有關(guān)[9]。
作為胃黏膜病變的血清學標志物,PGⅠ、PGⅡ、G17能較為準確地反映胃黏膜分泌功能[10]。PG是胃蛋白酶無活性前體,根據(jù)生化、免疫活性特征可分為PGⅠ、PGⅡ 2個亞型。PGⅡ較PGⅠ而言分布范圍更廣。G17由胃竇G細胞合成,分泌酰胺化胃泌素,其生理功能是刺激胃酸分泌,促進胃黏膜細胞增殖和分化。Hp感染人體后,可誘導胃黏膜細胞大量分泌PG[11],原因可能為誘導PG基因表達、引起胃黏膜炎癥,導致胃酸和胃泌素分泌增加。Hp感染直接定位于胃竇部,可造成胃竇部炎癥,并使胃部pH值升高,刺激胃竇部G細胞大量分泌G17[1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Hp陰性組比較,Hp陽性組不同年齡研究對象PGⅠ、PGⅡ、G17均增高,PGⅠ/PGⅡ比值均降低,提示Hp感染可促進PGⅠ、PGⅡ、G17大量分泌,導致PGⅠ/PGⅡ比值顯著降低;Hp陽性組<40歲人群PGⅠ、G17水平均低于≥40歲人群;而Hp陰性組中,<40歲人群PGⅠ、PGⅡ、G17均低于≥40歲組人群,可能與年齡越高,胃黏膜的炎癥狀態(tài)越嚴重,Hp感染可能促進了≥40歲人群PG顯著增高有關(guān)。
Hp感染早期多在胃角、胃竇部位,可致非萎縮性胃竇炎,隨著胃黏膜慢性炎癥性損傷的加劇,病變可累及胃體、賁門等部位[13]。有研究發(fā)現(xiàn),Hp陽性組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和單核細胞計數(shù)均增多[14]。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40歲人群中,Hp陽性者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增高;在<40歲人群中,Hp陽性者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高,表明Hp感染能導致全身炎癥反應(yīng),但對不同年齡人群外周血炎癥細胞作用的影響不同,<40歲人群感染Hp時,其感染處于早期或感染時間較短,呈現(xiàn)出中性粒細胞大量浸潤的狀況[15];而≥40歲人群感染Hp時,其感染時間較長,且炎癥程度較重,呈現(xiàn)出淋巴細胞增多的適應(yīng)性免疫反應(yīng)[16]。本研究中,Hp陽性組<40歲人群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均高于≥40歲人群;Hp陰性組<40歲人群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均高于≥40歲人群,提示Hp感染可刺激≥40歲人群單核細胞生成。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40歲人群Hp感染與PGⅠ、PGⅡ、G17及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均呈正相關(guān),≥40歲人群Hp感染與PGⅠ、PGⅡ、PGR、G17及淋巴細胞計數(shù)均呈正相關(guān),表明Hp感染對于不同年齡人群血清胃功能的影響較為一致,而對不同年齡人群外周血炎癥細胞的影響不同。可能是因為Hp首先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黏膜分泌功能產(chǎn)生變化,隨后根據(jù)感染者自身免疫情況促進其全身炎癥水平變化。淋巴細胞在適應(yīng)性免疫反應(yīng)中起核心作用,其功能或耐受性決定了Hp感染的持久性,因此年齡越大,感染Hp后越會促進淋巴細胞增殖[16]。本研究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40歲人群感染Hp后,PGⅡ、G17變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40歲人群感染Hp后,PGⅡ、白細胞計數(shù)、PGⅠ/PGⅡ比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與年輕人感染時間短、抗體水平高可直接刺激胃部PGⅡ、G17分泌有關(guān)[17]。≥40歲人群Hp感染對PGⅡ、白細胞計數(shù)影響較大,可能與年齡越大、感染時間越長,越易導致整個胃部和全身炎癥反應(yīng)有關(guān)。
綜上所述,≥40歲男性較易感染Hp。Hp感染可促進PGⅠ、PGⅡ、G17大量分泌。另外,Hp感染后,≥40歲人群存在淋巴細胞增多的適應(yīng)性免疫反應(yīng),而<40歲人群存在中性粒細胞大量浸潤;≥40歲人群Hp感染后對白細胞計數(shù)影響較大。了解Hp感染對不同人群的影響,可為胃癌早篩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