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自蓉 ,方學文 ,郭樹春 ,鄧圣粉 ,吳 悔 ,沈志丹
(1)云南新昆華醫(yī)院骨科,云南 昆明 650300;2)云南中醫(yī)藥大學2015 級同等學力中西醫(yī)結合護理1 班,云南 昆明 650500;3)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護理部,云南 昆明 650100)
壓瘡護理工作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在評審護理安全中將壓瘡護理工作作為重要指標之一[1]。壓瘡是由于局部組織壓迫,繼而因缺血、缺氧致使組織潰爛、壞死的疾病。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壓瘡發(fā)病率一直居高不下[2]。徐玲等[3]對全國12 家醫(yī)院39951 例患者展開調查發(fā)現(xiàn),壓瘡患病率高達1.577%,并且超過Ⅲ期的壓瘡患者接近50%。負壓封閉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術聯(lián)合肌皮瓣移植修復因具有良好的壓瘡修復效果,成為治療Ⅲ、Ⅳ期壓瘡的常用辦法,但護理工作仍為難點。集束化護理又稱集束化干預或捆綁式治療,是從ICU 延伸出來的護理模式,可以結合多種護理模式,彌補單一護理不足,從而達到臨床效果的促進作用[4]。本研究將集束化護理應用于VSD 術聯(lián)合肌皮瓣移植修復Ⅲ、Ⅳ期壓瘡患者,探討其干預效果,為其促進壓瘡愈合提供詢證依據(jù)。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2019 年9 月至2021年3 月于云南省某三甲醫(yī)院接受VSD 術聯(lián)合肌皮瓣移植修復Ⅲ、Ⅳ期壓瘡6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首次接受VSD 術聯(lián)合肌皮瓣移植修復治療;(2)原發(fā)疾病控制良好;(3)滿足2014年歐洲壓瘡學術年會發(fā)布《壓瘡預防與治療:臨床實踐指南》[5]中的Ⅲ、Ⅳ期壓瘡的診斷標準;(4)壓瘡最小直徑 >4 cm,需手術植皮治療;(5)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癌癥晚期、透析、長期接受放化療患者;(2)精神疾病或依從性差,無法配合護理程序患者;(3)中重度營養(yǎng)不良;(4)住院時間 <10 d。觀察組男性25 例,女性5 例,年齡范圍15~79 歲,平均(63.32±11.25)歲,Ⅲ期18 例,Ⅳ期12 例。對照組男性22 例,女性8 例,年齡范圍14~81 歲,平均(65.29±11.58)歲,Ⅲ期19 例,Ⅳ期11 例。2 組患者年齡、性別、壓瘡分期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 例。本研究經云南新昆華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患者入院后遵循相關檢查,評估患者并發(fā)癥、心肺功能、活動能力及創(chuàng)面情況。術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減少其負面情緒,并需輔助醫(yī)師清創(chuàng),積極控制感染,術后間隔2 h 輔助患者翻身1 次,保持床鋪干燥,減少皮膚刺激。同時及時更換床單被罩,保持干燥,溫水擦浴保持患者皮膚清潔,維持皮膚正常血液循環(huán),并指導患者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指導飲食,改善臨床癥狀,對術后手術切口、管路、VSD 膜封閉性進行常規(guī)觀察,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積極與醫(yī)師溝通。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集束化護理(1)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由責任護士和護士長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定期培訓小組成員,掌握護理操作技能,提升其綜合素質。護士長根據(jù)科室要點,制定和完善壓瘡??谱o理流程,評估壓瘡用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規(guī)范、調整壓瘡管理系統(tǒng),并根據(jù)每位患者的皮膚狀況和自身狀況制定特異性護理方案。
(2)心理護理。①心理咨詢:壓瘡患者因傷口遷久不愈,會對患者心里產生負面影響,部分患者常常不愿接受現(xiàn)實,并且會因為壓瘡愈合時間長及創(chuàng)口感染產生異味進而引發(fā)焦慮、抑郁情緒。護理人員需給予患者心理咨詢,解答患者疑問,指導患者正視疾病,告知其配合治療有利于病情恢復。②角色互換:患者于護理人員角色互換,理解患者的苦楚,輔助患者正確看待疾病,調節(jié)心理壓力,告知患者不良情緒對疾病恢復產生的負面影響,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③認知行為療法:通過患者不良行為糾正其不良認知,并通過案例法檢驗,建立正確的認知體系,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環(huán)境護理治療。全程均需保持病房干凈整潔、空氣流通,病房每日需進行紫外線消毒,嚴禁患者吸煙或探視者吸煙。
(4)體位護理。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合適臥位,給予患者高密度海綿床以達到減壓作用。在交接班時,護理人員需檢查氣墊床完整性,充氣過程中查看氣墊飽和度,以患者受力程度、睡眠習慣和體質為依據(jù)選擇合適的壓力檔,按時輔助患者變換體位,最大程度減少剪切力和摩擦力?;颊咝袀扰P位時,可分開放置“R”型側身墊2~3 個,規(guī)避皮膚二次損傷,保護皮瓣蒂部維持正常血運功能,輔助患者翻身時避免碰觸患肢。
(5)皮瓣護理。肌皮瓣移植修復術后,皮瓣是否恢復正常血液循環(huán)是手術是否成功關鍵的影響因素。遵醫(yī)囑按時給予改善微循環(huán)藥物;術后3 d 間隔0.5~1 h 觀察皮瓣溫度、顏色、張力及毛細血管反應,血管危象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術后72 h 內高發(fā),例如皮瓣出現(xiàn)顏色變淺、低體溫、張力下降時需及時與主治醫(yī)師溝通。如果血運良好,術后4 d 可改為間隔2 h 觀察1 次,如果皮瓣顏色轉為青紫或暗紅、出現(xiàn)瘀斑,提示出現(xiàn)出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障礙,使用無菌刀片在距離青紫部位1~2 cm 處將表皮劃開約0.5 cm 長度切口,一旦流出血液呈暗黑色,需間隔4~6 h 涂抹肝素鈉乳膏避免凝血,促進排出淤血。
(6)供皮區(qū)護理。密切觀察供皮區(qū)敷料包扎有無異常,一旦出現(xiàn)滲出或脫落現(xiàn)象,應立即報告主治醫(yī)師。
(7)負壓裝置護理。護理人員需保證吸引的有效性,保持負壓16.0~12.0 kPa,持續(xù)負壓吸引,保證皮瓣成活率,若出現(xiàn)漏氣需及時處理。
(8)創(chuàng)面護理。護理人員觀察創(chuàng)面分泌物、出血量等情況,嚴密監(jiān)測患者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如果出現(xiàn)高燒情況,需及時與主治醫(yī)師溝通,明確高熱原因,給予對應的治療措施,并采用32萬U 硫酸慶大霉素加500 mL 生理鹽水持續(xù)創(chuàng)面沖洗吸引。針對大小便失禁患者,要及時清潔局部皮膚;需適當約束躁動患者,在約束帶下放置保護膠墊,圍欄處放置保護棉墊或軟枕;水腫患者要適當抬高四肢;瘦弱患者需在骨凸處皮膚敷水膠體敷貼等敷料。
(9)營養(yǎng)護理及出院指導。由于患者長期臥床,易出現(xiàn)進食困難、食欲不振的現(xiàn)象,極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所以護理人員要遵循醫(yī)囑靜脈輸注營養(yǎng)制劑,指導患者選擇維生素含量高、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禁忌辛辣等刺激性食品,針對無法進食的患者給予鼻飼,保證機體攝取營養(yǎng)量。此外,糖尿病患者要保證膳食合理,避免血糖升高延緩傷口愈合。做好院外健康知識普及,告知患者復診時間,間隔2 周進行一次電話隨訪。
(1)采用壓瘡愈合計分量表(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PUSH)評估患者創(chuàng)面大小、組織學類型及24 h 創(chuàng)面滲液量,滿分17 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傷口越嚴重。在第7 d、14 d、21 d 時更換敷料時進行評分[6]??侰ronbach’ s=0.823;(2)愈合時間:記錄患者壓瘡愈合時間;(3)治療有效率:采用PUSH 量表評估,愈合:0 分,創(chuàng)口完全閉合且上皮覆蓋;有效:PUSH 評分下降超過50%,周圍皮膚正常且肉芽組織健康;無效:PUSH 不變[6]。治療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shù)×100%。
應用Excel2016 雙人錄入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25.0 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治療有效率采用n(%)表示,滿足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相同時間點PUSH 評分、愈合時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同時間點PUSH 評分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入院時,2 組患者PUSH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7 d,2 組患者PUSH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4 d、21 d 時,觀察組PUSH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 組患者干預前后PUSH 評分比較[(),分]Tab.1 Comparison of push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oints]
表1 2 組患者干預前后PUSH 評分比較[(),分]Tab.1 Comparison of push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oints]
*P <0.05。
觀察組各時間點PUSH 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14 d 與干預21 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觀察組愈合時間(29.2±8.6)d 低于對照組(35.7±13.7)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01,P=0.032)。
干預21 d 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 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n(%)]Tab.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壓瘡是全球衛(wèi)生保健機構面臨的共同難題,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有效的療護至關重要。Ⅰ、Ⅱ期壓瘡患者用藥即可痊愈,Ⅲ、Ⅳ期壓瘡患者需手術且經歷較長的護理過程方可痊愈[7]。目前VSD 術聯(lián)合肌皮瓣移植修復已經成為目前治療壓瘡的有效方式,但其護理仍為難點。本研究顯示,干預14 d、21 d 時,觀察組PUSH 評分低于對照組,與蔣靜等[8]研究結果一致,說明集束化護理能夠促進Ⅲ、Ⅳ期壓瘡患者傷口愈合。究其原因可能為:(1)集束化護理是指捆綁多種護理措施在同一環(huán)境實施完成的護理程序,能夠及時評估VSD 術聯(lián)合肌皮瓣移植修復術后的危險因素,實時監(jiān)測病情變化,降低患者風險程度;(2)針對性根據(jù)術后危險因素制定預防措施,包括皮瓣看護、負壓裝置護理等,針對患者實際病情提供個性化護理措施;(3)科學實時追蹤和設計,監(jiān)控力度增強,壓瘡風險因素可降到最低。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各時間點PUSH 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干預14 d 與干預21 d PUSH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2 組PUSH 評分變化幅度與干預時間有關,且集束化護理干預時間對PUSH 評分結果有顯著影響,與鄧美珍等[9]研究結果相似,證實集束化護理措施的有效性,具體而言,集束化護理充分體現(xiàn)了臨床個性化護理,對護理效果的提升有促進作用。
目前臨床公認壓瘡的影響因素包括理化因素、力學因素和低蛋白血癥,Ⅲ、Ⅳ期壓瘡治療護理一直是臨床的難題[10?12]。愈合時間一直為臨床療效判定的標準。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愈合時間(29.2±8.6)d 低于對照組(35.7±13.7)d。說明常規(guī)護理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為:(1)常規(guī)護理未實時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變化,護理措施實施時效性不佳,導致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延長;(2)常規(guī)護理要求壓瘡表面保持絕對干燥,杜絕外界接觸,規(guī)避感染,雖然會取得一定護理效果,但效果并不理想[13]。集束化護理以常規(guī)護理為基礎,結合VSD 術聯(lián)合肌皮瓣移植修復術的特點,以皮瓣血運情況為護理重點,對減少Ⅲ、Ⅳ期壓瘡患者愈合時間有積極意義。壓瘡患者由于長期臥床,體位活動受限,極易產生焦慮、悲傷等負面情緒,相關研究顯示,進行多次有效的護患交流,能夠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提升其治療依從性[14]。故本研究集束化護理除了基礎護理外,將心理護理也列為重點,同時做好飲食護理,保證營養(yǎng)供給,從而達到縮短愈合時間的目的[15]。
相關研究顯示,VSD 術聯(lián)合肌皮瓣移植術具有外觀良好、皮瓣耐磨、手術操作性強等優(yōu)勢,皮瓣成活是療效的保證[16]。臨床護理工作實施的優(yōu)劣決定皮瓣是否成活的影響因素,所以對護理工作較高。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集束化護理模式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專業(yè)的護理服務,結合患者實際病情,可體現(xiàn)出較好的護理效果。具體而言,做好圍術期護理工作對Ⅲ、Ⅳ期壓瘡患者的療效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對VSD 術聯(lián)合肌皮瓣移植修復Ⅲ、Ⅳ期壓瘡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能夠有效促進壓瘡恢復,可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缺乏隨訪療效觀察,在院內療效中未評估患者的疼痛值,忽略了患者的主觀感受。未來需增設集束化延續(xù)護理在Ⅲ、Ⅳ期壓瘡患者中的應用,探究其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