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雪,張 瀟,劉繼海,張 暉,錢曉菁,肖 冉,方理剛*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1.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心內科;2.眼科;3.急診科,北京100730;4.基礎學院 組胚教研室,北京 100005;5.整形醫(yī)院,北京 100041)
心音是由跳動的心臟產生的聲音及雜音,心音反映了心臟瓣膜突然關閉時產生的湍流。聽懂心音具有重要意義,醫(yī)生通過聽診可以初步判斷患者心臟所處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評估病情,為后續(xù)診療奠定基礎。臨床醫(yī)生也需要通過病史、查體和自己的思考來培養(yǎng)自己的臨床思維能力,而生而具有的能力如五官、感受、思維等是臨床思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善用自身能力能夠幫助醫(yī)生更快成長[1]。隨著檢查手段的增多,醫(yī)生也可以借助其他診療手段明確心臟疾病病因,臨床醫(yī)生逐漸喪失了心音聽診的能力。聽不懂心音是世界性難題,近些年很多文章都對此進行了探討,可能的原因有多種,包括各國培訓制度不同,心音本身難以講授等[2],但是在國內這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此次的調查研究就是進一步明確心音教學需要改革的方面,以期能夠進一步提升心音教學效果。
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從3個維度調研醫(yī)學生在心音聽診學習方面的問題:1)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在校五年級及六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在學習心音或者在臨床見習早期接觸患者階段;2)心音聽診考核成績分析:調查對象是兩屆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在校學生,參加過《診斷學》考試中心音考核;3)小組訪談共2組,每組5名醫(yī)生,均為在心內科輪轉的住院醫(yī)師。
醫(yī)學生調查問卷生成word版本,通過微信發(fā)放給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已經參加過《診斷學》課程的在校學生進行答卷。定量問卷共16個問題,具體包括:課上學習心音的方法、課下學習心音的方法、心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理想中的心音聽診教學方式等。
學生心音考試成績由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教育處提供,供10道題,題目涉及到知識記憶類、案例分析和播放心音考核3個方面。
定量問卷及考試成績使用SPSS23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百分比進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如果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如果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中位數(shù)(25%,75%)描述分析。小組訪談資料提取要點,用于完善分析和討論。
調查對象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在校學生,共回收有效調查問卷47份,均為醫(yī)大5年級及6年級學過診斷學的學生。學生心音考核成績177份,其中90名為2012級醫(yī)大學生,87名為2014級醫(yī)大學生。小組討論共10名輪轉的住院醫(yī)師,包括經歷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臨床碩士、博士研究生和臨床博士后,臨床輪轉時間在1~4年。
在《診斷學》課堂上,絕大多數(shù)老師是通過播放心音錄音和語言描述來講解心音聽診,有46.8%的老師會結合病例講解,這種方式的學習效果見表1。
表1 “診斷學”課講的典型心音您聽懂了嗎?Table 1 Did you understand the typical heart sounds in the course Diagnosis?(n=47)
在見習課上,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練習心音聽診見表2。而在課下,76.6%的學生會尋找專門的心音教學軟件和音頻進一步學習,74.5%的學生會復習教材中有關心音的描述,23.4%的學生在門診/病房尋找典型病例并練習心音聽診。
表2 您在“診斷學”見習課上是如何練習聽心音的?Table 2 How did you practice heart sounds listening in the apprenticeship of Diagnostics?(n=47)
對于在診斷學課程中老師播放的心音,大部分學生(87.2%)認為課堂上覺得聽懂了,但其中53.2%的學生在臨床中完全不會聽,34.0%的學生認為聽病人時和課堂上聽到的相差甚遠的;另有12.8%的學生認為在教室完全聽不清楚。
在學習心音難點方面,81%的學生們認為個人聽診的結果無法獲得教師的校正;68%的學生認為缺乏重復練習的機會;66%的學生認為教材上抽象的描述,每個人理解各不相同;32%的學生希望有高質量的輔助教材。
一半以上的學生嘗試在網上找過也認真聽過心音聽診教程,但到臨床上還是聽不懂;而很少的學生認為此類教材和軟件幫助很大(表3)。學生們推薦的心音學習軟件有如Murmur或者蘋果APP中的軟件。
表3 您是否嘗試過在網上尋找心音聽診的教程?Table 3 Have you tried to find a tutorial of heart sound auscultation online?(n=47)
心音聽診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見表4。除以上內容外,72%的學生們希望增加心音培訓多媒體教程、心音數(shù)據(jù)庫及臨床病例庫;同時72%的學生也認為結合典型病例反復學習和練習;57%的學生認為增加床旁教學非常重要。
表4 您認為心音聽診教學改革是否必要?Table 4 Do you think the reform of heart sound auscultation teaching is necessary?(n=47)
心音聽診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見表5。面對臨床患者,80%的學生沒有信心做出合理的診斷。當聽不懂心音時,40.4%的學生有點焦慮,他們處理的方式是給患者開一個超聲心動圖檢查,44.7%的學生表示回來后仔細琢磨,爭取下一次能夠聽懂,14.9%的學生認為不是問題,因為他們認為周圍也沒有幾個人能聽懂,可以應付過關。
表5 您認為臨床工作中心音聽診重要嗎?Table 5 Do you think the sound auscultation is important in the clinical work?(n=47)
通過對177名2012級和87名2014級醫(yī)大學生進行心音聽診考核成績分析。2012級學生心音聽診考核成績普遍較高,80%的題目回答正確率在80%以上;通過率最低的題目答題正確率僅為21.1%,與心尖部聽診有關。2014級學生心音聽診考核成績普遍偏低,70%的題目答題正確率為30%到50%??疾靻柧?,2014年考題題目難度偏高,主要是因為考題中涉及了病例考察部分。對于理論性問題,75%的學生能夠正確回答,44%的學生能夠回答病例考察中的心音問題,但是僅有15%的學生能夠答對播放的心音。
心內科輪轉住院醫(yī)師們也認為聽懂心音是重要的,但是普遍對于能聽懂心音沒有信心。歸納起來,住院醫(yī)師們認為心音沒有學好,主要是因為心音描述太抽象,如像“吹風樣”“隆隆樣”雜音,對于這樣的描述,每個個體理解不同,無法體會,此外課下缺乏練習,病理心音聽的少,難以掌握;網上教心音的軟件失真比較明顯,難以與現(xiàn)實病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
同時輪轉住院醫(yī)師認為如果診斷結構性的心臟病,因為有更先進的技術,如超聲心動圖、核磁等能夠更明確診斷,這時候心音聽診顯示不出來特別的診斷價值。
醫(yī)學生心音聽診能力下降是世界性問題,調研結果也是如此。1)87.2%的學生認為心音聽診很重要,但將近80%的學生沒有信心聽懂心音,此問題從醫(yī)學生一直延續(xù)到住院醫(yī)生階段;2)醫(yī)學生記憶書本上的知識點時表現(xiàn)尚可,但對于臨床中對真實病例考核,答對問題的比例不到50%;3)教師講述+播放錄音的方式不能夠讓學生掌握心音聽診。
學不會心音聽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學方法不當。心音為低頻聲音,頻率為20~500 Hz,而人耳對高頻聲音更為敏感(20~20 000 Hz),絕大部分心臟雜音的主要頻率在此范圍的下限[3]。教學過程中,要把心音做成可播放的聲音,要經過一些聲強加強和降噪處理,會導致心音失真,所以學生們在課堂上聽懂了,臨床完全不懂。有教學機構嘗試過模擬心音教程進行教學,但并不比傳統(tǒng)教學更為優(yōu)化,很多教學單位不愿意使用[4-6]。目前有可以錄音的聽診器,費用昂貴,但只限于小規(guī)模教學(3~4個人),不能用于心音大課教學。這意味著需要采用更先進的聽診,人工智能的聲音識別技術,結合網上心音數(shù)據(jù)庫、手機APP等功能,使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聽到真實心音,并結合病例及多種影像學講解,讓學生理解異常心音產生的機理并且識別它們。
臨床帶教教師的繁忙不能夠有時間指導醫(yī)學生床旁教學,也是學生不能掌握心音聽診的原因,這也是國際性問題[7]。多年積累的教學問題,也導致缺乏有帶教能力的教師。對此技能需要在創(chuàng)新性的方法下進行全員培訓,才能夠培訓出有帶教能力的教師團隊。
總之,在醫(yī)學教學中,需要以培養(yǎng)醫(y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增強臨床能力作為主要培養(yǎng)目標,在此目標基礎下需要審視對醫(yī)學生的培養(yǎng)是不是真正能夠達到以及如何能更好地達到培養(yǎng)目標。此次對于心音的調研,充分說明了現(xiàn)有心音教學的弊病,需要加以改進。
局限性:本研究是一個小樣本的橫斷面研究,因此調查結果可能不夠全面。但基于研究者多年臨床和教學經驗,這些調研結果應該反應了心音教學中的絕大部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