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父親是個農(nóng)民。在人們的印象中,農(nóng)民大多老實巴交,只知道整日埋頭干活。父親卻不一樣。他熱愛生活,是個很注重儀式感的人,而且內(nèi)心有點浪漫。干活之外,他會抽時間帶我們出去玩。附近的小公園、房后的山坡、田邊的小溪……不需要太遠,也不需要特別的景色,重要的是一家人一起出游的放松與快樂。
父親尤其喜歡拍照,為此專門買了一個傻瓜相機。當時可不像現(xiàn)在這么方便,買膠卷、洗照片對我們家來說是筆不小的支出,所以,父親只在過年過節(jié)或者有特殊意義的日子,才會拿出相機給我們拍照。
翻開相冊,滿滿幾大本都是快樂的回憶。每張照片旁邊,父親還細心地標注了拍照的日期,簡單記述了拍照的緣由。每年過年時,拍一張全家福是必不可少的;有家人過生日,要拍一張慶祝;哥哥考上中學,要拍一張留念;我長高了,也要記錄一下……
父親的鏡頭下大多是家人的面孔,家里極少有他的照片。僅有的幾張里,一張是父親買了摩托后,騎在摩托上得意地笑;一張是新房蓋成時,父親站在朱紅的大門前眉開眼笑。然而有一張照片顯得有點奇怪:父親穿戴整齊,正襟危坐在沙發(fā)上,旁邊標注的日期是1992年3月11日,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這是很普通的一天,不是節(jié)日,也不是紀念日,拍攝地點也毫無特殊性,父親為什么會拍下這張照片呢?
我問母親,母親一臉茫然:“我不記得有這張照片。你爸啥時候拍的?誰給他拍的?”
我只好去問父親。父親看了一眼照片,嘿嘿一笑,說:“這張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把相機固定好,設置個倒計時,往鏡頭前一坐就行了。”
可是,為什么要拍這張照片呢?面對我們的疑問,父親說,有段時間他老是咳嗽,吃了很多藥都不見效。母親不放心,非要讓他去醫(yī)院檢查。檢查后,醫(yī)生告訴父親他得了肺癌。他怕嚇著母親,就沒告訴任何人。父親不打算治病,擔心到頭來人財兩空,就想著給自己拍張照片,給我們留個念想。
“好在那是誤診,后來咳嗽竟然自己好了?!备赣H哈哈笑著,好像撿了個大便宜。
母親推了父親一把,含淚說:“這么大的事兒,你怎么不告訴我?”父親撓撓頭,看著母親說:“這不是沒事嘛!”
父親說這話時,表情平靜,語氣輕松,仿佛在說別人的故事??墒俏覀冎?,這張看似普通的照片背后有著怎樣的驚濤駭浪,父親的心底曾掀起怎樣的軒然大波。他把一切隱藏于一張照片中,這是一個丈夫、一位父親無聲的擔當。